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内容

泉州古城:颜值气质 活韵生香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0-07-16

泉州,宝藏之城。泉州古城,宝藏中最为璀璨的那一件。

历史长河中,这片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土地,见证世事、孕育文化、累积底蕴,是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最生动有力的注脚。白岩松说,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汪勃说:“泉州古城是文化传承有序、信仰协同发展的典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近年,泉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重要论述,古城不断保护发展,愈发呈现颜值气质、活韵生香的动人魅力。

活,是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是独特文化的原生态保护传承。历史上,中华文明从这里走向世界,海丝沿线各国人民在这里和谐交流交易。至今,多元文化文明在古城中完好遗存,原汁原味的宗教信仰、城市风貌、建筑形制、街巷格局,经久不衰的南音、南戏、南建筑、南拳、南派工艺等“五南文化”,共同诠释古海丝之路历史“活化石”的美誉。

韵,是直观可知的城市风情,是精微可品的城市底蕴。“初见枝头万绿浓、忽惊火伞欲烧空。”刺桐花开一树红,渗透闽南乡园风韵,表征闽南人沸腾炽情,也以Zayton这一寰宇所知的名,标记东方大港的荣耀。“出砖入石燕尾脊, 雕梁画栋皇宫起。”艳丽恢宏红砖厝、中西合璧番仔楼、因地取材石头厝,刻录时代风貌,写下地域特色。“天下上元、无逾闽中”的灯灼之盛,跟着节气过日子的民俗之美,勤佛日、拜天公、笋江拜月、开斋节等,古城之丰富细腻,美在日常、贯穿四季。

生,是原住民、原生态生活的生生不息,是古城保护发展背景下涌现的全新活力。近年来,“见人见物见生活 留人留形留乡愁”的保护发展理念、“低冲击、微干扰”的修复模式的践行,以及古城双修“七个一”工程的实施,留住原住民,维系最为核心“人”的生机,也以综合提升改造的实效,为老片区、老街巷、老水系、老空间,带来新风景、新风潮、新人气,造就文旅融合发展蓄势勃发的生机。

香,是古城感受体验的“怎一个香字了得”,是古城品牌形象声名鹊起。如今的古城街巷,古早味历久弥香,老字号世代传承,老行当留有余温;新的文化休闲复合空间、夜经济形态、文化创意园区不断涌现,古老商业文化和新业态、新模式相交织,让“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需求,各得其所、爱其所爱。与海丝国际艺术节、央视春晚分会场等一道,连续四届古城徒步、连续六期润物无声青年创客文化IP孵化计划和主题展览、连续四届环湾自行车赛,打造古城文化新IP,进一步擦亮城市名片。

这就是泉州古城。欢迎你跟着本期特刊,走近她、了解她、爱上她! (灿芬)

千年古城的古遗迹“活记忆”

活记忆承载着千年古韵。

自盛唐起,泉州古城开始兴建,五代及宋、元、明,随着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与兴盛不断扩大。宋元时期,刺桐港的海上贸易活动空前繁盛,帆樯林立,梯航万国,留下了“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的繁华图景。千年后,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古城至今仍保有丰富的历史遗存、较完好的古城肌理等,这些“活记忆”让世人能够回望曾经灿烂的岁月,感受千年古城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

历史价值高

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出类拔萃,当之无愧”

1982年,泉州古城以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绚丽璀璨的海外交通史迹入选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排在北京、西安、南京等古都之后,位列第九。据说专家研究排名榜时,对泉州曾有评价:“出类拔萃,当之无愧。”

而古城是泉州历史文化的集中反映、“历史文化影响圈”的核心,拥有众多的文物和历史文化遗址、典型的传统地方民居、尺度适宜的小街巷系统、完整的骑楼式商业街、丰富的城市水系、地方特色树种,以及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和传统特色文化。

谈及古城的历史价值,泉州城市规划建设专家顾问组组长周焜民认为,泉州古城是中世纪“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是古城丰富历史遗存中的最大特色”。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项目的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中,有7个位于古城内。其中,泉州市舶司遗址,是全国现存唯一的古海关遗址,见证了宋元明三朝海上贸易的繁荣;南外宗正司,是迁居泉州的宋代皇族群体的管理机构,它的设置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政权对泉州海洋贸易的推动,体现了强有力的官方管理保障;开元寺是宋元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大雄宝殿殿后檐明间两柱辉绿岩雕刻的印度教石柱,呈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清净寺是中国现存的创建年代最早、最具典型古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寺;泉州府文庙是江南地区最大、规格最高的孔庙,体现了“文献之邦”“海滨邹鲁”的深厚积淀。

文物密度大

6.41平方公里57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

从泉州府文庙出发,不远处就是清净寺,间隔不到百米便是通淮关岳庙,再走一段就能看到印度教遗址番佛寺,附近还有明万历进士、“东观侍读、西台御史”吴龙徵故宅即现今的吴氏大宗祠,与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寿庚有关的棋盘园、讲武巷、东鲁巷……

“三五步就有一个文物古迹,三五步就能看到一个名人故居,三五步就可听闻古街巷里的遗闻轶事、民间传说。”周焜民对泉州古城历史遗存的密集程度这般形容。

古城文物之多,还可以用一组数据来证明。据统计,6.41平方公里的古城范围内,共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69处古建筑及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建筑等传统风貌建筑。

古城肌理好

173条街巷保留千年古城格局风貌

密集的文物古迹背后,是泉州古城1300多年的深厚文化积淀,也是泉州古城肌理得到较好保护的佐证。

按照最新的《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统计,泉州古城173条街巷,其中包括西街、裴巷、金鱼巷等36条一类历史街巷,台魁巷、通政巷、米仓巷等104条二类历史街巷,以及东街、涂门街、讲武巷等33条与历史格局相似的街巷。纵横交错的老街巷,就像从历史延伸至今的脉络,较完好地保留泉州古城的格局风貌,见证了“刺桐城”的繁忙与富庶,也在烟火气中传承着千年历史文脉。

活文化·润物无声

图为文艺惠民演出

图为南少林十八铜人

图为梨园戏

千年文脉,生生不息。古城泉州良好的文化生态成为全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去年12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首批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包括泉州在内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名列其中。

人是城市最宝贵的资源。泉州领跑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得益于广大市民对南音、南戏、南建筑、南拳、南派工艺等老祖宗留下的本土文化的热爱。千百年来,这些文化不仅给一代代泉州人带来精神享受和文化自信,还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泉州人文精神重要支柱。

泉州曾为东方第一大港,世界各地文化在此共生共荣,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老城区是“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的缩影,千百年来东西方文明在此繁衍生息,和谐交融。2017年,泉州市被住建部列为第二批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加快了泉州古城保护利用步伐,让泉州古城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实践取得更多实效。□本报记者 陈智勇

再创新:非遗瑰宝 绽放光彩

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上个月中旬,泉州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清源山老君岩风景区举行,数十项非遗集中亮相,全面展示我市非遗独特魅力和保护传承最新成果。活动现场,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授牌仪式隆重举行。前一阵子,我市公布了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全市新增38项文化瑰宝,进一步丰富了我市非遗体系。至此,泉州共有市级非遗262项,其中,世界级非遗代表性名录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34项,保护成果走在全国前列。

在这些非遗瑰宝中,有泉州南音、提线木偶戏、梨园戏、南少林武术、德化陶瓷烧制技艺等,也有灵源万应茶、老范志神曲、泉州养生香制作技艺、针灸(泉州留章杰针灸)、泉州正骨疗法(廖氏)等,有饮誉海内外的文化名片,也有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凝聚了一代代泉州人的智慧,至今影响着泉州人民的生活方式,不断增强泉州人民的文化自信。

泉州非遗保护成果全国瞩目,这些文化瑰宝也是闽南文化杰出的代表。作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域,我市此前已制定《〈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泉州市实施方案》,规划期从2011年至2025年,分近期(2011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长期(2021年—2025年)三个阶段实施。目前,泉州已完成近期、中期预期建设目标。长期目标将实现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法制化;实现各县(市、区)有一个综合馆、一个专题馆的目标;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和自觉意识,文化自信心明显提高,发挥闽南文化的创造力,促进闽南地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继承传统,不断创新,两条腿走路,让泉州文化瑰宝不断绽放新的光彩。在泉州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上,提线木偶书法作品《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就是创新作品;上个月下旬,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余杭赛区)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泉州南音《安平明月》参与角逐,深受评委和线上观众的好评,《安平明月》是南音创新作品,以被誉为“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为创作素材,展示泉州作为著名侨乡的发展历程;“南少林十八铜人”近日在家门口首次亮相,气势如虹的少林棍法、虎虎生威的少林拳法,首秀就技惊四座的“南少林十八铜人”用全新方式演绎少林功夫,展示出的高超武艺,令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真实惠:文化成果 市民共享

我市长期注重文化场馆建设,泉州南音、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歌舞等市直五大院团均有各自专业演出剧场,泉州歌舞剧团新剧场近期也将投入使用。特别是过去一年来,泉州大剧院、东海工人文化宫、市图书馆新馆、泉州市非遗馆相继投入使用,让广大市民享受更多优质的文化发展成果,也助力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让市民共享优秀的文化发展成果。近年来,我市先后推出文艺惠民演出、文化惠民卡和“润物无声”系列文化主题展览等,让更多的市民参与文化建设,感受文化魅力。

这个月,泉州市文艺院团公益性文艺演出好戏连台,泉州南音、梨园戏、提线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闽南民间歌舞等均有好戏上演,将陆续进行数十场的演出,大部分免费,也有一些场次是超低价格惠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泉州市文艺院团公益性文艺演出自上个月恢复以来,已举行了60余场,精彩的表演受到现场观众的好评。

我市从2013年开始推动惠民公益性文艺演出活动,采取政府补贴、低票价运营的模式,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现在中心市区泉州南音艺苑、梨园古典剧院、木偶剧院、泉州嘉礼馆、高甲剧院等场所每个月均举行常态化公益性演出。全市每年惠民公益性文艺演出,从最初的数十场到几百场,2016年起均超千场。

与此同时,从2016年10月起至今,古城区先后举办近十场大型“润物无声”系列文化主题展览,包含80多个展项,邀请百余位来自泉州本土、福建地区甚至国际范围的参展人。这些展览先后吸引近40万人次本地市民及海内外游客前往参观,带动30多个民间年轻文创团队到古城创业,同时以文创带动旅游。

泉州素有“海滨邹鲁”美誉,泉州书院曾遍布全市各地,这些书院始建并发展于唐末,鼎盛于宋,巩固于元明两朝,这些历史时期共建有书院60多所。这些书院虽然大部分已经淡出历史舞台,但有的至今还在影响泉州的文教事业发展。

近年来,泉州书院复建工作迎来新的东风。今年5月30日,泉州府文庙朱泗桥西北侧的正音书院正式开放使用,这是泉州启动书院复建工作以来投用的首个书院。正音书院是清雍正年间为矫正语音而成立的语音训练班,泉州共设立了4所正音书院,分别位于百源庵、承天寺、奉圣铺和铁炉铺。正音书院投入使用后,将依托府文庙的千年古城文脉,延展尚学文风,并结合“润物无声·古城悦读”公益活动推广计划等,营造千年古城、万人悦读的全民阅读氛围。同时,还将以多种文学体验为活动载体,整合多方面的资源优势,致力于打造泉州青少年文学素养提升基地。

我市正着力复兴复建中心城区及周边的书院还有10家,小山丛竹书院就是其中一家。该书院曾是泉州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泉州旧八景之首,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是朱熹在泉州任职期间创建的一所书院。201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结合“古城双修”,以“重现盛景+修复场地+服务社区”为规划理念启动“小山丛竹”复建工程,如今复建工程一期景观和建筑类修复已完工。期待不久的将来,这批书院将陆续建成开放,融入广大市民的文化和休闲生活当中。

泉州文史专家杨清江说,许多专家、学者十分赞誉泉州古城的历史脉络、肌理空间。被誉为“古城守望者”的阮仪三也曾表示:“满街的古厝、保存完好的城市肌理,都带给人们震撼的感觉。”

古城肌理能够得到较完整的保护,得益于泉州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路网格局的重视。据泉州城市规划建设专家顾问组成员、高级工程师谢玉文介绍,泉州入选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后不久,就编制了《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随后又编制了《泉州市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古城“三片一线”(三片即以开元寺为核心的西街保护片、以府文庙为核心的中心区保护片、以天后宫为核心的城南保护片,一线即中山路)列为重点保护区,为古城传统格局、历史古迹和建筑群体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7年我市再次修编《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古城的保护更加严格和完善。

“如今,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四个层次的保护,从大到小,为古城保护加码,希望今后在有序的修旧如旧、整治更新中,更好地延续古城风貌。”谢玉文说。 □记者 陈凌鹭

活地图·草根力量

图为外国友人游览古城

陈建国免费奉茶已坚持20年 (黄宝阳 摄)

泉州是一座“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鲜活古城,更是一座“有情、有义、有爱心”的有爱之城。

当你行走在古城,可能会有一个“活地图”义务带你游览,有人奉上一杯免费茶水,有人予以一次详细指路,有人报以一个温暖的微笑……人,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

导览讲解古迹、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出行、维护环境秩序、扶弱助残助学……这座城市的许许多多普通人,因为热爱,主动站了出来,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古城,凝聚起城市向上向善的温暖气质。

草根的力量,让这座城市更有活力。□记者 黄宝阳

志愿者:志愿精神耀古城

“一天四场活动,满满的爱。”6月19日,泉州微公益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肖建福的朋友圈有点忙,当天,该协会组织了“‘粽’夏公益 情暖端午”等4场志愿活动。

成立于2015年的泉州微公益协会,拥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5000余人,常年在古城开展扶弱助残助学、古迹讲解导览、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出行、维护环境秩序等社会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

泉州微公益协会只是鲤城区391个注册志愿服务组织中的一个。记者从鲤城区文明办获悉,鲤城区注册志愿者总数多达67998人,今年以来发布志愿服务项目总数8989个,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50个左右的志愿服务项目发布。

2017年3月5日,泉州市“守护古城·共创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在鲤城启动,此后,鲤城区文明办又陆续推出“守护古城”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守护古城”主题由此延展开,外化成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小学生、青年、老年人等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的市民,从各自实际出发,考虑如何更好守护古城;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发起“小手护古城”活动,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组织“寻找诗意古城”研学活动;老年大学、老年协会等组织各种移风易俗活动……

许多基层党组织、执法监管等单位,也纷纷主动将“共建共享美好古城”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纳入本单位主题党日社会实践中,除了鲤城区辖区内的相关组织和单位,许多市直单位也利用节假日时间,到古城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古城。

讲解员:古城文化“活字典”

近期,泉州市古城办、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正在组织对第五届古城讲解员的考核工作。第五届古城讲解员培训首次成立英语讲解学习小组,组织有英语特长的学员约40人,学习探讨如何使用英语讲解。

为着力培养一批热爱古城、了解古城、善于讲解的古城文化使者,2017年夏,由泉州市古城办、泉州市旅游局启动第一期古城讲解员培训,至今已完成4期的培训考核,131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古城讲解员正式受聘,成为活跃在泉州历史街巷的文化“活字典”。

古城文化爱好者陈凌滨曾分别于2018年、2019年参加了两期古城讲解员培训。第一次参加培训时,她已怀孕6个多月,顶着孕肚坚持参加培训。孕晚期,连走路都辛苦,还经常要去医院吸氧,她仍坚持参加培训,直至临盆,一期不落。第二年,为了参加培训,她经常抱着才三四个月大的孩子上课。通过考核后,陈凌滨正式受聘并应邀担任过多次古城讲解。

“泉州历史文化底蕴如此深厚,我希望有机会让更多人知道。哪怕没机会为游客讲解,给自己的孩子讲讲,培养他们对古城的感情,把文化传承下去,我觉得也够了。”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陈凌滨一样,热爱古城文化、愿意为传承古城文化出力的普通人,古城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才得以更精彩地呈现给四海宾客。

社区营造: 激活社区内生力

古城是800多万泉州人共同的古城,如何凝聚起千千万万普通市民群众的力量,一起共建共享、共管共治美好古城?2017年9月,由泉州市古城办、鲤城区政府主办的“美丽古城 家园共造”社区营造活动启动,迈出新型社区治理模式的探索步伐。

该项目根据“培训—提案—竞赛—选点”系列流程,一批由社区干部、专业人士和热心人士组成的泉州社区营造团队,在古城范围内自主选取街巷,开展活化文化业态、提升居民文化认同感、增强居民凝聚力等工作,古城掀起了探索“自下而上”的社区营造热潮。

如何从“要我做”变为“我愿做”,社区民众的参与性及对社区环境、文化的认同感等是竞赛重要的评判标准。因此,各个竞赛团队都很重视与居民的沟通交流。溪亭家婆团队牵头联系溪亭社区居民,筹集资金对社区内一处闲置小楼进行重新装修与水电布置,使其成为社区新的公共活动空间。“在社区营造小组的号召下,社区居民自发地修缮、整理房屋,甚至捐出自家家具,发挥积极性、主动性,联手改造社区公共空间,这种变化令人惊喜。”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表示,部分社造团队还一度在没有外部资源、外部要求的情况下,继续自发地进行社区口述历史、闲置资产再利用协商,或小微空间共享活化,呈现出有韧性的社区内生力量。

2019年11月,参加亚洲遗产网络AHN2019国际会议暨第三届华侨大学与京都府立大学建筑学术年会的近50位来自亚洲各国的专家学者,来到泉州,走进溪亭社区和隘南社区两处社区营造点参访。泉州的社区营造给与会专家学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奈良社造中心的二十轩起夫理事长说:“令人吃惊,泉州有许多年轻人关心古城的发展、关心文化的传承,并且积极参与其中,十分活跃,这在许多国家的古城中,十分少见。”

“社区营造”在泉州走过两年多,从改善公共生活场所,到注重邻里关系的营造、公共精神的培育,居民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共谋共治共享”的理念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爱心奉茶: 一杯茶暖一座城

“天气太热了,一杯茶下肚,感觉好多了。”“是啊,我每天都会过来喝一杯。”在市区南俊路一家名为“珍豪呷”的小吃店门口,一位老人和一位环卫工人在奉茶点旁聊天。

这个奉茶点,一年365天,全年无休,即便是今年年初疫情最严峻的阶段,老板泉州市第六届道德模范陈建国还是每天照旧开门,只为了奉茶。免费奉茶,他已经做了20年。“很多人都说,我自己在卖饮料,还在门口奉茶,好像很不会算账。”陈建国说,其先祖是在泉州有近300年历史的名药“老范志神曲茶”的创始人吴亦飞,几代人一直在观音宫前奉茶,奉茶作为一种家风传承到他这里不能断。

西街的许水治阿婆,在西街坚持默默奉茶20多年,去世前还交代下一代把奉茶坚持下去;西街旧馆驿爱心奉茶点主人、鲤城区道德模范黄惠兰,从1995年夏天开始,便与老伴苏汉民免费给路人奉茶,一摆就是20年,老伴去世后,她仍坚持奉茶……除了个人奉茶点,许多单位、社区、公园、寺庙都设有奉茶点,奉茶点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古城大小街巷。

以民间自发免费奉茶、扶贫助困、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等向上向善的情怀在民间延续、扩散,成为泉州古城最动人的风景之一。

城之韵·交相辉映

闽南红砖厝的红,是一种乐观进取的红,也是一种温情脉脉、深入骨髓的红。 (陈英杰 摄)

弯曲的屋顶、高翘的燕尾脊、色彩斑斓的红砖白墙,张扬着闽南建筑的特有风格。(陈起拓 摄)

精湛的木雕(陈起拓 摄)

蚵壳厝(陈起拓 摄)

“闽南小埕院”口袋公园(肖世木 摄)

从民居建筑来说,泉州可以说是国内“最红”的城市之一。每个来到泉州古城的人,几乎都会被那一片浓烈的红砖古厝惊艳到。2012年11月,国家文物局将闽南红砖古厝聚落列入申遗预备名录。这种建筑皆有优美舒展的屋面曲线,红砖白石,燕尾脊如翚斯飞,雕饰文光艺彩,独树一帜。她们或在闹市中熙熙攘攘着,或在街头巷尾悠哉地疏落着,但都极为含蓄地表露着自己的魅力。打开红砖厝的宅门,那便是一方和谐、秩序,充满理性与智慧的天地。在不动声色的观察之下,你也许更能体会闽南人丰富的生活层次。 □本报记者 吴拏云 实习生 刘炅

一砖一石皆有故事

顺着古城小巷里青石板的指引,游人很容易被吸引到泉州城内大小不一、格局却极其相似的红砖古厝中来。这些始建于明清时期甚至更加久远的厝宅,有着禇红色的、古色古香的旧意。触摸那些温润的白石基、红砖墙,眼望厝居层叠进深,你会感受到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花一木似皆有故事,不妨放下世俗烦躁的心情,与身边的建筑艺术不期而遇,与泉州古城的故事欣然相逢。

城市建筑不仅是一城百姓心灵栖息的港湾,它还是一种文化“容器”,形塑了一座城市的外在风韵。可以说,泉州红砖建筑有能量、有气质、有内在空间氛围,集中展现了泉州人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泉州作为闽南文化的核心区和富集区,其红砖建筑特色正是对闽南地区建设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最佳利用。闽南红砖建筑产存至今,已成为中国大地上一种难得的特殊建筑范例,与“闽南语”相似,其根源来自中原地区,却又生发而成一种令人啧叹不已的独特文化。

泉州民居建筑不光有“宫殿式”的大厝,还有土楼、木楼(吊脚楼)、洋楼(骑楼)和蚵壳厝等,在建筑分类上则还有宗教建筑、宗祠家庙等,它们折射了泉州人多元的文化与生活。

一红一白色彩浓烈

再看如今泉州古城内的西街,厚重的历史底蕴随着时光的推移,深镌于这条历经千年风雨洗礼的街巷的肌理之中。古刹开元寺、巍峨东西塔,坐拥一派肃穆之气,而那些古大厝、名人宅邸、商铺货摊,以及出砖入石的宗祠家庙,更多的是升腾着繁华的人间烟火。历史与现实,在这里勾兑出别具闽南味的活色生香。

闽南红砖厝的红,实际上是一种先锋式的“红”。在中国古代,建筑如同服饰一般,是高度礼制化的事物,有严格的身份等级规定。如《宋史舆服志》对一般宅制规定:“私居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但长期从事海外贸易,眼界开阔、勇气十足的闽南人,破除了封建陈规,他们毅然把红色塑造成一种家的颜色,也把红色添入最深的梦里。这是一种乐观进取的红,也是一种温情脉脉、深入骨髓的红。

闽南红砖厝也不光是一种红,在建筑立面上即有红、白、青、灰等诸多色彩,它们层递出现,支撑着各自不同的“舞台”与追求。传统闽南古厝既有中国传统民居对称、严整、封闭的性格,又具有华丽活泼、夸张矫饰的特征。弯曲的屋顶、高翘的燕尾脊、色彩斑斓的红砖白墙、花枝招展的剪瓷与彩陶,张扬着闽南建筑的特有风格。

一脊一墙独具匠心

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蕴涵博大精深的多元传统文化。营造过程充分展示了匠师对于地理堪舆、宗法礼乐、风情信俗、班门科仪等传统文化的理解与阐释。匠师掌握营造工法技术的同时,还须熟知其中的文化,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据《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一书介绍,闽南有“皇宫起”的独特建筑形制,在这基础上也衍生了营造技艺上的一系列独创。闽南传统建筑独具双曲坡屋顶、燕脊高翘、“运落”舒展的特征,由此衍生出造型工艺上“升山”“举圻”“暗厝”等独特技法和“造脊”“造规”上的特殊工法。此外,在建筑的立面上,设置“塌寿门路厝”,别具一格,展现了奇巧的工艺。

闽南传统建筑通常采用木质结构,木构造上多为穿斗式,也有和抬梁式混合运用,所不同的是独具地域特色的“穿斗网状式结构”,形态美观,受力分布均衡,具有“墙倒屋不倒”的效果。网状穿斗结构和精妙的“蜘蛛结网”藻井、“飞天斗拱”等构造特点,包含着独到的营造技艺。“无木不雕,无石不刻”是典型闽南传统建筑的真实写照。石木雕刻已不再是一般的装饰,而是与红砖建筑的造型结构、建筑文化、艺文表现密切相关。

正因古时福建与中原相对隔绝的地域环境的限制,业已形成的闽南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量原汁原味的传统建筑技艺得以较好保存和传承。除了大木结构、墙体砌筑、屋面铺装等建筑做法和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外,剪粘、灰塑、髹漆、彩绘等技艺也十分丰富。这是一份珍贵的文化财富,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是传统建筑技艺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

一草一木 诗情画意

泉州古城不只有沧桑感,它也随处充满着诗情画意。近些年来,泉州积极推进“古城植绿行动”,注重以人为本,突出百姓导向,力求做到“推窗见绿、转角有绿、深巷有花”,显著提升了老城区的绿色宜居品质。“古城植绿行动”注重空间布局、实用性、树种选择、重要节点打造等方面的科学统筹。在空间布局上,对视线所及的道路及边角地、闲置弃置地、硬铺地和老化绿地等加以利用,进行路面破拆和绿化,建设小绿地,营造微景观,增添街头绿意,提亮城市街景。在实用性方面,新增树池结合坐凳进行设计,供市民群众休憩、活动使用,千方百计为老百姓打造休闲空间,让市民有参与感和获得感。在树种选择上,遵循自然、生态的理念,保留原有乔木,增加种植白玉兰、朴树、石榴及红果冬青等乡土树种,均为深根性,对房屋不会造成破损。在重要节点打造上,结合古城区的特点,突出体现闽南元素。在南俊北拓示范段的“闽南小埕院”口袋公园,就格外引人注意,以绿地、铺装结合泉州记忆特色立体残墙的形式,打造闽南埕院式的游憩空间,已成为一处独具魅力的“网红”打卡点。

临水而居、择水而憩,自古就是人类亲近自然的本性。因“泉”而名的泉州,是滨海城市,海岸线绵长,城区又有晋江、洛阳江环绕,大小内沟河穿行。近年来,泉州市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连通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为目标,加快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建设河湖连通工程,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加大造林绿化、湿地保护、水土保持和山体修复等力度,有效改善了水生态环境,努力将城市打造得江清、水净、岸绿、景美,也为泉州古城注入生机与活力。

通与达·多彩便民

“小黄人”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庄丽祥 摄)

“小白”穿梭古城(庄丽祥 摄)

“小红”外观富有泉州文化元素(苏凯芳 摄)

尽精微,致广大。泉州古城千年的文化遗存,藏在每条老街深巷中。如何改善古城内的公共出行方式,打通古城交通“微循环”,让古城可触可感,一直是泉州各界着力在思考解决的问题。

2018年,泉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建“公交+慢行”交通方式,打造公交“小蓝”、社区巴士“小白”、自行车“小黄人”、三轮车“小红”等“多彩交通”。经过两年多的分项实施,目前泉州古城内基本构建起“公交+慢行”“多元文化、多彩交通”的公共出行体系。

多彩交通延展了古城的气韵,让旅游者可以放慢脚步,获得个性化、差异化的体验,可以近距离触摸有温度、有情怀的泉州古城。□记者 黄宝阳

慢行体系多元代步

“我不懂我们槟城为什么不像泉州这样采用‘小白’?我们落后了。”去年11月,出席亚洲遗产网络AHN2019国际会议的马来西亚槟城古迹信托会前主席邱思妮女士,对既节能环保、又能自如地穿梭往返于古城街巷的社区巴士“小白”赞叹不已。在这场活动中,代步、赏景两不误的“小白”,成为50位与会嘉宾们喜爱不已的小清新。

除了“小白”,如今古城内穿梭着的,还有纯电动车“小蓝”、公共自行车“小黄人”、公共三轮车“小红”……无论你想到达古城哪个角落,都可以有N种选择,漫游古城,悠然自在。

就在几年前,交通还是古城的一个痛点。古城内鱼骨状街网密度大,但许多道路系统和街巷空间在小汽车出现前就形成,连通性差。以前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出行大多靠走路或骑自行车,交通不成问题,但随着时代变迁,车多游客也多起来,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古城内的居民天天苦于堵车;很多深藏在小街巷中的名胜古迹、名人故居,只能通过电动车、自行车到达,外地游客缺乏合适的交通工具,很难抵达……

最初,有关部门采取拓路腾空间方法,但随着车辆越来越多,发觉这条路根本走不通。如何让古城恢复往日的人来人来、有序宁静?关于古城交通的规划组织一直没有停歇。基于保护古城、古城道路条件及古城区内市民的公共交通出行需求,根据城市双修与古城交通提升规划发展需要,我市绘就了构建中心城区“六位一体”(即常规公交+小型公交+电瓶车+公共自行车+公共人力三轮车+公共停车场)公共交通服务配套体系,打造出一批彰显泉州古城文化底蕴的公共交通工具,形成“多彩交通、多元文化”特色的古城交通发展蓝图。

经过两年多的分项实施,目前泉州古城内已基本构建起“公交+慢行”“多元文化、多彩交通”的公共出行体系。

“蓝白红黄” 多彩竞发

今年“五一”期间,曾经承载着数代泉州人记忆的载客三轮车,以更加时尚、美丽的形象重返古城。红白相间的车身、四角砖红色的遮阳棚、古朴舒适的木质座椅,加上刺桐花、鲤鱼、东西塔等有着浓郁“泉州味”的文化元素,“小红”成为人人争相乘坐拍照的“新网红”。

“小红”出现之前,她的几个小伙伴们已逐步走上街头。为完善古城旅游配套,助力古城旅游发展,提升古城交通微循环,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多种微型公共交通工具在古城内的运用,大大缓解了古城交通拥堵的问题,为市民、游客漫游古城打通“最后一公里”。

最先出现的“小黄人”,于2016年6月亮相泉州街头。此后,站点密度和租赁系统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小黄人”已在古城区布设站点95个,投入车辆3040辆,站点使用次数累计2203万人次,平均每日租赁次数约1.5万人次,平均日周转率5转。

为实施古城保护、大型公交车逐步退出古城区内提前做好运力补充,2016年10月起,社区巴士“小白”率先在全省推行块状经营模式,截至2020年6月,“小白”客运总量多达613万人次,节假日高峰期间月客运量高达6万人次。

2017年底,泉州公交集团率先在全省投入755辆纯电动公交车“小蓝”,截至目前,共有1131辆纯电动公交车,途经泉州古城公交线路42条,大型公交车退出泉州古城,中小型纯电动公交车进入服务,进一步改善了古城内的空气质量,保护了环境。

贴心满足多样需求

这些古城里穿梭的精灵们为了更好服务游客,各项技能日趋成熟,愈加智能化。

为了满足古城居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和乘坐舒适感,“小白”几次变身。2017年,泉州市公交集团特地为“小白”采购并安装了皮质坐垫和靠垫,新增透明遮雨帘、遮阳幕布,全车前后配灭火器,提高车辆安全系数;2018年1月起,“小白”约租平台正式上线官微,市民和游客可通过“泉州公交”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乘坐,实现“门对门、点对点”接驳;2018年9月,“小白”开通2条古城旅游专线,串联古城各大著名景点,途经关帝庙、府文庙等十二景点时,将向乘客语音播放该景点的宣传介绍。

“小黄人”也经历了几次成长。租借方式实现多样化,满足不同年龄层市民需求,目前有一卡通租车、微信扫码租车、“泉城通”APP租车,还在全国首创银联芯片卡租车功能,乘客无需注册、无需缴交押金便可手持银联卡租借“小黄人”;2019年元旦起,“小黄人”实现免押骑行,更加便利古城市民及游客。

泉州市公交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加速智慧交通发展,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与交通出行服务深度融合,包括建设电子站牌、公交“大脑”、“智慧”交通等,为泉州市民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时时处处多点暖心

公共交通体系是城市格局的重要一环,在我市公共出行体系建设中,还有许多周到用心的细节,体现着政府和有关部门为民服务的诚意和温度,也传达了这座古城对游客的善意。

这些微型公共交通工具,不仅实用方便,也力求舒适、美观、有情怀。泉州市公交集团温陵分公司经理陈志东介绍,“小红”投入试运营,是对市民及游客个性化出行服务新模式的积极探索。该车从车型设计、技术设计、外观包装到征集市民意见,前后经历8轮修改。车上标识设计融入了文化古城泉州元素,有着浓厚的泉州印记和色彩。2019年“小白”进行升级改造,在原来装有遮雨帘一侧安装一钢结构框架,并设置有泉州元素的雨帘。

为更好地服务游客,日前,三轮车“小红”驾驶员在古城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启了古城探索学习之旅。据悉,今后,“小红”还将与民宿、酒店更紧密挂钩,为游客、市民漫游古城提供更多便利。

此外,公共自行车“小黄人”更换PVC材质的把手套,为的是让市民骑行时不会觉得“黏手”;公交车上设置“爱心伞吧”和“诚信零钱桶”,以解乘客的不时之需;为配合古城提升改造,缓解中心城区内道路交通拥堵现状,优化调整数十条古城公交线路,移除了设立60年的泉州威远楼公交首末站……许许多多小细节,都传递着为民的情怀。

民俗韵·薪火相传

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等活动,让古城泉州化身为闪耀舞台。图为泉州与波兰南音爱好者合作进行南音表演。(张九强 摄)

泉州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多种宗教在这里互相融合、和谐共生。图为游客在泉州开元寺里参观古印度教石柱。 (陈起拓 摄)

泉州提线木偶表演《偶之趣·元宵》亮相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活动年开幕式(本报资料图片)

泉州润饼菜(周湖健 摄)

泉州花灯汇集雕刻、绘画、书法、造型、配色、漂染于一体,极富工艺美术价值。 (陈起拓 摄)

说到民俗文化,泉州可以称得上是国内仪式感最强的城市之一了。作为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本土民俗文化经过长期的交流、碰撞、整合,由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糅合而成,积淀深厚、绚丽多姿。它的独特韵味,不仅呈现在建筑外观之表或美学镜像之中,更融进了古城普通人日常的烟火生活及精神世界。

薪火相传的民俗、典雅庄重的礼仪、壮观盛大的国际艺术文化活动……悄无声息地渗透在泉州人勤勉而忙碌的生活场景之中,犹如一双厚重的手掌,探入历史灰烬的深处,感受着此中的阵阵余温。□记者 周湖健

灯火之美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天下上元灯灼之盛,无逾闽中。泉州元宵民俗源于中原,兴于唐宋,其主要的活动便是闹花灯和民俗踩街。所谓“迎神赛会,莫盛于泉”,说的便是古代泉州元宵节化妆游街的盛况。

据史料记载,唐武则天久视元年(公元700年),泉州开始建城便已经有上元花灯活动记载。这一天,古城泉州家家户户门口店前都张挂着精心制作的一盏盏花灯。男女老少盛装打扮,争相欣赏品评这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花灯,人人沐浴在祥和瑞气之中,祈望新年行好运。

小孩手提春灯,点上蜡烛,走门串户,信步游灯。按照传统民俗中的说法,孩子们不慎把灯烧了,被称为“出灯”。如果烧的是红灯,预示生女孩。烧了白灯,预示生男孩。“出灯”亦称为“抢灯”,这一民俗饱含人丁兴旺的寓意,同时也是智慧游戏的代表词。此外,猜灯谜是元宵赏灯活动的一大趣事,把谜语贴附花灯上,供人边赏灯边猜谜,猜中者便向主持人领取奖品,其乐融融。

泉州花灯最具特色的当属“无骨灯”和“料丝灯”,其中“无骨灯”为泉州独创,直接用硬纸连接而成,与一般灯用竹子做骨架的做法不同。而“料丝灯”则八面通透,采取镂空的做法,点灯后整体通透。泉州花灯聚集了雕刻、绘画、书法、造型、配色、漂染于一体,极富工艺美术价值。灯中的人物故事,山水风光,民俗风情都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

此外,泉州一些乡镇在元宵之夜,通常也会安排颇具当地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值得一提的是由晋江东石镇、台湾布袋镇联手申报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闽台东石灯俗“数宫灯”民俗。东石数宫灯活动从每年正月十三开始,为期三天,闽台两地东石人上一年新结婚的新郎官把新娘陪嫁的宫灯挂到“三公宫”里。正中挂着一盏公共大红绣球灯。元宵午夜时分,各位新郎官齐集“三公宫”,在主事者通报当年台湾及本地的宫灯数共庆两岸人丁兴旺后,就开始举行数宫灯活动的重头戏“卜灯”:新郎官们在“三公爷”座前掷茭杯,掷得杯数最多的人,大放鞭炮,用大红甲吹把大红绣球灯迎回家。随后,其他人也将各自的宫灯迎回家挂在新房内,祈求“三公爷”保佑婚姻幸福美满、早生贵子。

“一夜灯前得遍赏,斑斓亮丽照古城”。泉州元宵花灯,令无数海内外游客在赏尽灯火之美的同时,领略到了别样的泉州民俗韵味。

宗教之韵

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波斯、阿拉伯、印度和东南亚诸种文化曾交融汇合,留下了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景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外来宗教珍稀历史遗存。在这里,多种宗教在历史和当下,互相融合、和谐共生,因而也被联合国授予了“人类多元文化展示中心”的称号。

据《闽南与台湾神明庙宇源流》一书记述,泉州1.1万平方公里的地界里,仅民间信仰的神明庙宇就有6000多间,主祀神明不少于500种,数量之巨、种类之丰以及民间信仰与民俗关联之密,实属罕见。不管是在纷繁喧嚣的马路口,还是在古香古色的巷道里,抑或清雅静谧的街角处,总有一座香火袅袅的庙宇,以一个城市历史守护者的姿态,静立于此,看世间沧桑变化。

位于泉州中心市区县后街尾和模范巷交界处的白耇庙,是泉州多元宗教和谐共生的一个鲜活例子。踏入白耇庙内,映入眼帘的是太极图案的屏风和寓意着延年益寿的仙鹤图案,颇有中国传统道教的特色。再往里走,方能见到这座庙宇的主角——毗舍耶,印度洋山神白狗。而庙宇壁画上的画像,则大多以大象等神灵为主体,凸显出印度教的元素。

据了解,由于世氏汉化,白耇庙的祀神屡次更换,相对复杂。现中殿还奉祀毗舍耶、杨六郎、玄天上帝、田都元师、文昌帝。据泉州文史专家研究,祀白狗是印度教遗风,与中国民间信仰之神祗同祀,是难得一见的异教并存和谐共生的现象。

除了星罗棋布的庙宇,在泉州,每逢佳节,各种别开生面的宗教和民俗仪式,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农历腊月廿六,是开元寺春节前的最后一次“勤佛日”,被称为“尾敬”——这也是泉州人历来十分重视的特殊日子。而另一场在泉州全民性的民俗仪式则是“敬天公”。每一年的正月初九这天,是泉州民间所称的“天公生”——这是传说中的神祇玉皇大帝的诞辰。当日凌晨,泉州家家户户都会敞开房屋的大门,并在屋内的厅堂摆上一张摆满贡品的正八仙桌,桌上铺上红布,并点上红烛灯,亦称“老天爷灯”。祭拜开始的时候,全家老小会穿戴整齐,双手合十,跪在桌前,依照长幼顺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礼,祈求新的一年里,全家能够福运高照、万事如意。拜天公的供品也颇有讲究的,通常要有五果、六斋、搭饭、烧酒、三牲等,另外面线、鲜花、水果、柿饼、桂圆干、红枣等也是必备之品。

香火袅袅,梵音悠悠。多元文化宝库的独特魅力,如同一朵遗韵千年的古莲,纵然岁月如梭,依然曼妙如歌。

节气之味

许多地方文化的印记,其实是可以从当地的食物中得到答案的。传统的泉州人习惯跟着节气过日子:清明节吃润饼菜、端午节吃粽子、冬至吃汤圆、元宵吃元宵圆……将每个传统佳节都过成了名副其实的美食节。

对于泉州人来说,润饼菜不仅是清明的味道,同时也带着思念的味道。来到泉州,如果不吃上一卷润饼菜,似乎白跑了一趟。家住泉州中心市区东湖社区的黄碧英老人,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泉州人。他向记者道出了泉州润饼菜为什么如此美味可口的独家秘籍:“润饼菜好不好吃,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润饼皮’的手艺。润饼皮,要薄,又要有韧性,才是最好的。”而关于泉州润饼菜做法的由来,一直有着这样的说法:清明节泉州人通常都要在家中备办丰盛的五味筵碗“孝敬”厅中祖先神位等。祭祀之后,大伙为图方便,直接将各种菜肴如胡萝卜丝、绿豆芽、荷兰豆丝、豆腐条炒蒜、糖炒浒苔、花生末等一齐倒入锅中拌匀加热,再铺上一层薄薄的润饼皮,抹上辣酱,加入浒苔、花生末及菜肴,便能直接双手捧起吃了。

而到了端午佳节,则轮到驰名海外的泉州“烧肉粽”隆重登场了。泉州“烧肉粽”采用上等的糯米为主料,再加入卤得又香又烂的精选五花肉、香菇、莲子、虾米及肉汤、白糖等,用旺火滚水煮制而成。将粽子从滚水中捞出,剥开粽叶之后,再蘸上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花生酱等多种佐料,味道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令人赞不绝口。

随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元宵圆端上泉州人的餐桌,元宵节便到了。泉州元宵圆的制作,与其他地方大有不同,因此味道也很不一样。制作泉州元宵圆时,总共需选料、粗加工、研磨、敲馅、成型、滚粉、烹煮等八大工序。此外,在其他地方,制作元宵圆时,通常是先配好馅、后包皮。而泉州的元宵圆做法很特别,是先将馅料混合拌匀,放入特制的工具中敲打成圆形馅料,然后沾水放进盛着糯米粉的圆盆内,反复多次滚成元宵圆。

许多泉州人将元宵节之际所食的元宵圆称为“头丸(圆)”,而冬节时候所吃的汤圆,则被称为“尾丸(圆)”。汤圆的制作和元宵圆的制作有所区别。如果说,元宵圆是“敲”“滚”而成,那么汤圆则是被捏制而成。通常来说,泉州人自家做的汤圆都会做成红白两种颜色,故而,泉州的汤圆,亦有个小别称叫“红白丸子”。泉州人制作汤圆的时候,首先将糯米粉均分为两份,并将一份糯米粉加色素染为红色。分别加入水之后,反复揉搓成面团,再放置于手心,即可搓为红丸和白丸。

庆典之盛

近年来,泉州曾先后多次举办国际性艺术文化盛宴。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亚洲各国艺术家汇聚泉州,凝聚亚洲力量,共筑文化丝路;东亚文化之都开幕闭幕式,文都泉州展现厚重文化底蕴,万国之港盛景重现。还有连续十三届的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六届的中国泉州国际木偶节等大型国际艺术活动,将最具泉州当地特色的非遗精粹和民俗韵味,展现给世界。而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永久落户泉州,更是凝聚了全世界的目光,让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海丝文化记忆,熠熠生辉、绽放光芒。

一曲南音,如泣如诉、如丝如缕,唱尽曲中人款款深情;一台木偶戏,指尖悬丝、舞动古韵,演绎世间百态人生;还有端庄诙谐的高甲戏、优雅委婉的梨园戏,一台戏,一场梦,青衣花旦,衣袂翩翩,共同演绎着关于古城的动人故事。泉州亦因此有了“戏窝子”“戏曲之乡”的美誉。文化遗产、艺术精粹,似一条透明无痕的丝线,串联起泉州历史上的芳华,焕发出别样的光辉。悠悠古韵、缤纷偶艺,化身为闪耀舞台,汇聚民族与世界、古典与现代的别样风采。

“古曲千年唱未休,管弦韵美出泉州。”南音也称“弦管”,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地区、东南亚闽南华侨居住地区,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如果说古城泉州是闽南历史文化的沃土,那么南音就是一颗从中原传来,并在此落土、生根、发芽的种子。如今,在古城泉州,南音更是早已从“御前清曲”的高堂雅乐,传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泉州人日常生活中亲切熟悉的一部分。

“我只不过是只华丽的木偶,演尽了世间所有的繁华,才发现身后无数的金丝银线,牵动我的——哪怕,一举手,一投足……”伤感动听流行歌曲的这番引述背后,却是一项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泉州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属于傀儡戏。据有关文献记载,木偶戏于唐末五代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如今,泉州的木偶戏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名在外。当全世界将眼光投向这方舞台,舞台的灯光逐渐亮起,木偶猴子亦步亦趋地跟随着泉州木偶艺术表演者隆重登场。30多根线在表演者的十指操纵下此起彼伏,木偶小猴时而抓耳挠腮,时而上蹿下跳,不时爬到表演者腿上,做起了各种行云流水的高难度动作,可谓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烟火气·生生不息

黄丽凤(左)带着智权去逛古城,领略泉州文化的魅力。(陈小阳 摄)

顾天锡(左)热忱地向游人介绍顾珀陵园(郑冰芳 摄)

颜欣欲为美食进行摆盘(陈小阳 摄)

留晓芳(左)在为患者抓药(陈小阳 摄)

泉州古城内居住着十来万“老泉州”,保存着众多年轮印痕与光阴故事。见人见物见生活,古城居民让历史以更鲜活的姿态展现在眼前。

古树、老井、祠堂、戏台仍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泉州人。从充满人间烟火味的古城市井生活中,我们能一窥城市变迁、市井风貌、家族传承,以及点滴温馨时刻。厝角的袅袅炊烟、水井旁浣洗的阿嫂、骑自行车沿街叫卖的阿叔……有老居民,古街巷也有了真正的灵魂。□记者 吴拏云 实习生 刘炅

悬壶解厄 报答古城

在面积不大的“求医斋”正中是一张木桌,中医留晓芳坐在桌前,一边认真倾听患者的病况描述,一边在病历簿上记录着,还不时抬起头来与患者开开玩笑,缓解气氛。从清末留氏祖先于西街创立中医门派以来,留氏中医在泉州的传承已逾200年。而今,已是老泉州人的留晓芳则继续传承祖辈医德,肩挑治病救人的重任。

从推开西街的留氏老宅“留园”大门,到升起位于刺桐路的诊所卷帘门,这是留晓芳现今每天行医的必经之路。不仅是候诊室外排着长队的患者们,每日出门照面的邻里们也是他嘘寒问暖的对象。这不光是职业习惯,更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源于人性本能的关怀。他说,中医一定要接地气,要生活化,而他也将这样的准则融入自己的生活当中。

作为一位西街老泉州人,从小于古城长大的留晓芳也深爱着城里的市井生活。西街每天熙攘的人群,叫卖的喊声,车水马龙的交通,以及那些和“留园”一样存在已久的古厝老宅,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那些走街串巷,与朋友一同小酌的时光,亦让他对这座古城的感情日愈深厚。作为善意与回报,留晓芳每月都会进行一次义诊,送医送药、悬壶解厄。正如他自己于《义诊书》中所写:“顺应天道之补济不足,亦报泉州民众两百年来对留氏中医的信赖和支持。”

有时,留晓芳会严肃地跟患者或朋友强调《礼记》中的“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慷慨动情地表达中医传承的重要性。虽然闻者未必尽皆信然,但他却抱有一股信念并且勇敢地执著着。因为他坚信,自己所传承的不仅是留氏中医的药方,更是仁心仁术的医德和一份发自内心对泉州的热爱。

非遗传承 弘扬文化

对于从小生活在传统美术工艺家庭里的黄丽凤而言,刻纸与花灯从她懵懂之时就如玩具一般陪伴身边。奇妙的是,后来通过潜移默化的家庭传承,刻纸与花灯创作又逐渐成了她傍身的技艺。一切宛如最初,恰似光阴可逆。

李尧宝刻纸与无骨花灯传承到黄丽凤这里时已是四代,这两项传统技艺如今已成了泉州的文化名片,不断被发扬光大。而黄丽凤也从昔日在外公身边琢磨学习的小女孩,变成了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令人欣喜的是,儿子张智权正如过去的自己一样,喜欢上了刻纸与花灯。黄丽凤回忆,儿子张智权小时候也很爱自己动手,常拿刻纸的边角料制作小陀螺。从十三四岁开始,智权便参与到了花灯的制作中。如今,智权已长大成人,作为新一代泉州人的他,在对待传统艺术时多了一份新思考。他的作品《破框》就借鉴了西方解构主义思想,将宫灯分解成一个个部件来展示,以更好地体现无骨花灯的奇妙结构。

一有空,黄丽凤就会带着智权去逛古城,领略泉州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更多创作的灵感。“非遗传承正在走入千家万户。”黄丽凤道出的不光是一段家族技艺的传承史,也是一段泉州市井的回忆录。

老街忆旧 旧居悟理

在中山路的顾氏祠堂里,顾天锡点上三炷香敬奉在祖先神位前,双手合十,虔诚地祷告着。祠堂,这一宗族传承的象征,对他来说,是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早在宋代,顾氏的先祖就由莆田来到了泉州,因为喜爱清源山水,遂定居于此。顾氏古厝内那块已斑驳模糊的石碑上,仍记载着这段家族历史。到了明代,名宦顾珀的出现成了顾氏家族的骄傲。顾天锡称,2013年顾珀陵墓移址迁建,作为顾氏后人的他才开始真正意识到鼎建祠堂、慎终追远的重要性。2015年台湾彰化的顾氏后裔来寻根谒祖,两岸顾氏族谱终于成功对接。兴奋不已的顾天锡于是一头扎进了整理顾氏家族族谱、重现先人故居的事业中。多年来他不辞辛劳,致力于搜集历史资料、联系海内外宗族血亲,以及重建顾珀陵园等工作。如今,重建的顾珀陵园即将面世,这对于顾天锡及其族人来说,是最为欣慰之事。

顾天锡认真地说,“老街忆旧,旧居悟理”是自己传承顾家文化的重要理念。老街忆旧,即是通过古城街巷里的历史风物,追忆昔日的历史与传统;而旧居悟理,就是要通过像祖先故居这样的传统厝院,来感悟祖辈们艰苦奋斗、筚路蓝缕的精神,并加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在人生这座浩如烟海的城池里,行者来往匆匆,有些已成历史,有些则正在开创历史,只要能不忘初心,路必定越走越宽。“如何一丸墨,舒卷化山川”,这是顾天锡当下的心境。

美食天地 烟火人间

每天清晨,家住涂门街的颜欣欲都会早早起床,去菜市场准备食材,有时间的话还会去趟獭窟抢购海鲜。自从1999年接手父亲的快餐小炒店后,颜欣欲已经在餐饮界从业20余年。他说,像马加粳、目鱼粳这样的闽南传统粳食,家族打制的手艺已经传承了三代人。到了颜欣欲这一代,他也开始探索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良与创新。比如,在配方不变的前提下,颜欣欲对目鱼粳进行了口感上的改良。在原来以全肉糜打制的基础上,加入目鱼肉块和蟹子,使得目鱼粳不仅更有嚼劲,还带有时下流行的“爆珠”口感,口味独特。

在厨房里,颜欣欲熟练地翻着锅,火焰在锅边舞动,一缕缕烟气萦绕在锅的上方,食物的香气从锅中溢出,令饕餮食客不由得垂涎欲滴。小小厨房,汇聚着烟火人间的酸甜苦辣。在这里,人们往往能回味起温馨与幸福的时光。

经营餐馆其实不易。颜欣欲称,如今的餐馆是他和老婆两人经营的“夫妻档”,除了在春节这样的大节庆外,难得有休息的时候。作为土生土长的泉州人,颜欣欲的妻子林参参会抽空去古城的大小庙宇参与传统的民俗祭拜活动,祈祷生意兴旺、万事顺意。颜欣欲常笑着说,向神灵上香,那也是升起心中“不一样的烟火”啊。

新风潮·创客涌动

宋宅改造成艺术空间 (吴达新 供图)

曾经的蔬菜公司变为“盒子空间”,成为年轻人分享工作与生活的共享场所。(盒子空间 供图)

在众多创客眼中古城本身就是一个优美的文创作品,深深吸引着他们。当他们到来时,古城以海洋一样宽广的胸怀再次拥抱年轻梦想,延展出星罗棋布的文创空间。

目前,仅在古城就有5家省级众创空间,创客人数每年呈几何级增加,老城区年年都有草根创客空间进驻,主要从事民宿、咖啡馆、书店、酒馆等业务。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等形式多样的文创空间,为创新创业者带来一片新天地。□本报记者 谢伟端

百年洋楼 艺术重生

中心市区西街116号的宋宅后座洋楼,在经过泉州籍艺术家主理后,成为名为“1915艺术空间”的地方。

1969年出生于泉州古城的吴达新,曾在日本、美国等国家学习、创作,归国后,把工作室设在北京。洋楼曾经的女主人是吴家的亲戚,这是他儿时就熟知的地方。“我知道,把洋楼做成艺术空间,再合适不过。”归乡的念头,逐渐在吴达新心里占了上风。而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原因,是使命感,“这么好的建筑,如果一直关着门,渐渐地就蒙尘了。比起让它成为别的业态,我更希望带着对它的尊重,好好地保护它,让它迎来最荣耀的时刻。”

“当代艺术要因地制宜,我们要努力让泉州成为有别于北上广的另一种文化生态和另一种精彩。”身处小小的洋楼,吴达新的想法并不设限,他看到了用当代艺术让传统文化增值的可能性,在古老与当下之间,找到了一个可能的出口:“保护古城,其实就是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再往前走一步,找到传统与当代的结合点,让世界各地的艺术在这里对话,让当代人理解古人的伟大,增加文化认同感。”

在这里长期办展,将国内外优秀的艺术家请到泉州,开讲座、办展览,让这个空间每个角落都有艺术品,慢慢将它打造成洋楼里的艺术殿堂,这是吴达新对1915艺术空间的期许。

“盒子社区” 消弭疏离

在邻里关系疏离的城市中,“盒子社区”所提倡的空间共享模式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再次拉近,将原本被套房割裂开的空间与人心重新联结。

在泉州古城新门文旅街区原蔬菜公司2号楼,“盒子社区”已正式运营。从一楼进入“盒子”,豁然开朗的公共空间散发着纯粹质朴的动人气质。一楼作为公共空间,具有强大的社交功能,会议区、桌游区、阅读区、饮料区、酒吧区、电玩区、电影区等一应俱全。

二楼主题展览区和沙龙分享区的装修保持工业风格,除了两侧楼梯外,在空间中央增设螺旋扶梯与三楼相连,让居住者的交流联系更加方便。

在三楼公共空间部分,厨房已经投入使用,“盒子”里的住户可以自己采购食材,在厨房内一展身手。在三楼其他区域,卫浴、洗衣机、大型储物柜等配套设施也已经投入使用。在三楼,还能看到十几个组装完成的盒子,它们已经全部出租了。面积5.4平方米的盒子,内设简单的床位、足以满足日常需求的收纳空间、可折叠的工作台、小型空调、便捷式灯管等用品,小小空间能让人在休憩之时有舒适的体验。

“在这里,使用者们除了免费体验外,还可以预约举办展览、聚会、演唱会等活动。”据空间主理人杜晓峰介绍,公共空间实行会员准入制度,会员手机中安装了开门软件,只要打开该软件,对准闪光门禁即可验证进入。“目前,‘盒子社区’已有会员上千人。只要认同我们的理念,或捐赠共享一本书籍,就可成为我们的会员。”

年轻创客 一路前行

西西里、府里集合创想空间、吾问东西、道梦空间……近年来,越来越多在泉州发展的文创青年令古城焕发新颜。

青年创业者蔡景森带着他的团队,租下西街沿街最大、最高的一栋楼——原糖饼干大楼,创建西西里创想集合区,“希望这个集合区可以聚集有文化力、有创造力的原创项目。”他说,在小而美连接的开放街区里,自有其多元与浩瀚,容易拥有更自然的街角社会和市井生活。多元、开放,海洋文明往往会出现多种文明的交织与碰撞,往来者被接纳和再出发,产生的文化力量和创意是无穷无尽的。西西里投入使用后,将把泉州本土又国际的城市文化,融入年轻人充满活力又接地气的生活里,进而连接所有人。

泉州府里是另外一家集合创想空间。9年前,主理人“吹神好摄咖”开始通过新浪微博账号,用影像记录着泉州,分享古城的点点滴滴。2016年6月,缘起于首届泉州古城穿越活动,吹神在社群中组建了30人的徒步团队,在古城中用脚步丈量。

在粉丝伙伴们的支持下,古城徒步一期一期进行,从玩变成了责任。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活动以每个月一期的频率,举办了36期,带领5300多人在古城穿梭。这期间,在泉州的街头,一群年轻人在闹市里穿梭;在惠安、晋江、永春、德化、安溪,一支徒步队伍跋山涉水,访寺问庙,去探索、挖掘不一样的泉州。同时,他们还通过线上图文传播,去感受和了解这座城市。“事实上,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路前行,一路思考,传播泉州文化,徒步只是一个入口。”吹神说,图片、视频、文字、设计、延伸产品等方式,都能将泉州文化渗透进生活,让更多人在这座城市过得更有意义、让更多外地人知道并爱上这座城市。

七个一·街巷新生

中山路综合提升工程,“快工”出细活。(张九强 摄)

承载老泉州人记忆的泉州旧车站改造正在进行,目前外立面已落架。 (陈晓东 摄)

小山丛竹作为泉州旧八景之首,古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七个一”工程之一,一期工程已建成开放。这里是泉州文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陈起拓 摄)

构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内沟河环境。图为涂门街八卦沟内沟河。(陈晓东 摄)

古城千年的辉煌并没有因循守旧,而是不断催生创新传承的前进动力。2017年3月,泉州市被住建部列为第二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泉州古城6.41平方公里是重点实施区域。2017年9月,我市出台《泉州古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实施方案》,在古城范围内全面启动“七个一”工程,即一园(小山丛竹公园复建工程)、一区(龙头山片区改造提升工程)、一河(八卦沟及两岸地区综合提升工程)、一街(西街综合提升工程)、一路(中山路综合提升工程)、一厝(老范志大厝展示提升工程)、一站(旧车站改造提升工程),以实实在在的项目建设,推进古城保护提升。

今年,我市还将启动街巷提升工程,分期、分批对29条分布在西街—中山路片区的古城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提升,结合动静分离原则和业态分布,街巷分为文化类、生活类进行综合提升。文化类街巷蕴含较多传统文化资源,生活类街巷以居民生活为主。目前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记者 殷斯麒

老街焕新:重塑古城核心商圈

西街、中山路是古城绕不开的地标核心,承载着千年古城的根魂。中山路综合提升工程、西街综合提升工程牵动了各方的心。

2018年11月初,中山路示范段(打锡街—涂门街)综合提升工程正式启动。2019年6月,中山中路(打锡街—钟楼)综合提升工程启动,城市领导者、建设者们争分夺秒抢抓进度,同时推出多项人性化、便利群众的暖心措施,生动诠释了“快工”也能出细活。

便民、利民成为中山路保护提升工程施工者们考虑的首要问题。在施工现场,围挡也成了一道风景线——走进中山路施工段,施工围挡上印着一幅幅具有童真童趣的绘画作品,天真可爱。其中,有“童心护古城”摄影作品,展示小朋友们参观开元寺、府文庙和在古厝出砖入石墙边了解建筑知识等生动景象;有“童心绘古城”绘画作品,400多幅绘画作品内容围绕古城文化元素,既有古早味美食,也有古城美景,体现了孩子们对古城的热爱;还有古城街巷文化典故的照片、漫画作品等,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古城保护。

施工场地灰尘大、垃圾多怎么办?绿色环保施工更彰显匠心——“这支队伍24小时轮班,及时打扫清理骑楼地段垃圾,保持路段清洁。加强安全巡逻,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施工组负责人介绍,除了骑楼路段的保洁,在施工场地还设有10人的清洁小组,及时清运建筑垃圾,不堆放过夜,及时冲洗施工地面,降低扬尘。施工车辆要在移动的洗车平台清洗干净后才能驶出施工场地,坚持文明施工。“以前卫生一天就做一次,车子来来往往的,特别到了下午灰尘非常多。现在有专门的保洁人员每天多次清扫、洒水、拖地,我们店门口更干净了,还有保安来回巡逻,感觉治安也更好了。”中山路商店业主李阿姨笑着说道。

“文明施工”是工程贯穿的理念。“针对群众反映比较多的扬尘、燥热问题,我们在施工路段安装了两条水喷雾、水喷淋线,一条水喷淋线安装在骑楼走廊外侧,共有300多个喷头,能有效控制扬尘。一条水喷雾线安装在骑楼走廊内侧,有600多个喷头,可以防暑降温。”

西街有随处可见的宝藏,更保留着浓郁的生活烟火气息。近年来,“古城文化复兴计划”拉开了西街街区保护发展的大幕,“西街综合提升工程”纳入古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七个一”工程,遵循“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这份流转千年的乡愁将绵延不息。根据工程,主要通过对沿街建筑修缮、夜景照明设计、步行环境建设、市政管线提升等。对于西街的守护,不仅仅在硬件,更着重业态、文化等软件提升。我市出台《泉州西街(钟楼至新华路)经营业态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制定“西街业态管理考评机制”,详细列出《泉州西街(钟楼至新华路)经营项目清单》。

如今走进西街,南来北往的人熙熙攘攘,仿佛可见当年“市井十洲人”的胜景。“古早味”都还在,“西街老布店”、老书店等一些老泉州人心中响当当的店铺仍让人驻足。新商业对接老市井,老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旧馆驿内的青年客栈、小西埕等一批萌发文化创意业态的进驻,让更多的年轻人在西街玩戏曲、玩摄影、玩音乐、玩绘画、玩创意,文旅产业风生水起,让人享受美好的生活。

旧景重现:打造古今“对话”窗口

在不少老泉州人的记忆里,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流行的“泉州八景”带着年少时的生活印记,是当时泉州的名片,寄托了不少人的乡情。小山丛竹是泉州旧八景之首,古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七个一”工程之一,历时一年多,在各方的努力下,小山丛竹复建一期完工,以文化公园的新姿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走进重建后的小山丛竹,绿竹掩映,清幽雅致。基于“保护、还原”的出发点和打造精品文化园林的初衷,设计组走访了泉州规划专家顾问组、方志委、博物馆、民间文史专家等,搜集大量文字图片资料,保护修缮方案基本还原了小山丛竹的历史风貌。古建筑建造部分邀请了闽南古民居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的团队来参与设计、建造,“修旧如旧”的手法力求重现当年风貌。小山丛竹公园项目一期主要为修建景观和建筑,规划8.9亩的公园复建已经完工,二期将考虑周边文化资源整合。

1954年建成投用的泉州旧车站,是泉州第一个旅客汽车运输集散地。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这里的物流和人流开始增多,每天车水马龙,非常热闹繁华,也是不少老泉州人心中的记忆。随着泉州汽车站(俗称“新车站”)的投入运营,旧车站运输旅客业务慢慢分流,并于2005年7月停止客运业务,之后这里成为电商商贸市场。

去年11月底,旧车站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启动,经过修整,独特的苏式建筑风格原貌重现。作为泉州古城双修“七个一”工程之一的泉州旧车站改造项目,今后将转变成集公共停车、旅游集散、城市展馆、商贸购物于一体的古城旅游集散中心。“大楼在改造修缮过程中,为保证修旧如旧,保持大楼的闽南建筑与前苏联式建筑原有风貌,同时根据要求,对房屋进行专门检测、设计、加固。”施工人员介绍。

龙头山片区位于临漳门对面,紧邻新门街传统文化街区,周边还有石笋公园、笋江公园、芳草园、西岳龙山寺等景点。古代泉州城墙就在龙头山旁边。因为泉州古城地势朝海(晋江)的方向逐渐降低,位于西南的龙头山就成为这一带的最高点。以前的地脉,这个地方像龙的头部,石笋公园一带是龙身,浮桥一带是龙尾。“古城是我的家乡,从小我走过很多街巷,像西街、龙头山。现在脑海里出现的常常是小时候的街巷和生活的场景。”黎明职业大学校长黄世清认为,相比古城内其他片区,龙头山算是一张可以重新描绘的白纸。“我希望这里可以恢复一个比较传统、原汁原味的老泉州,成为能够体现传统泉州、本真泉州的一个集中展示的街区。对于接官亭的规划,我认为可有更丰富的想象,有一种带入的场景感。通过一些元素的结合,吸引不同的人群来体验这个有意思的街区。”

正如期待,龙头山片区改造提升工程利用人文历史资源和面粉厂、麻纺厂等工业遗存资源,打造龙头山与西街、笋江桥片区的通道,重组片区功能,活化新门街片区,完善古城旅游服务配套,重现古城临漳门的“入城仪式”。

功能提升:看得见水留得住人

内沟河是一座城市的“血脉”,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丰富人民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八卦沟及两岸地区综合提升工程将打通城市“血脉”,激发古城活力,构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内沟河环境。该工程将改造市政管线,整治岸线景观,修缮建筑立面,建设滨水慢性通道等。

为了保护内沟河,2018年1月1日,泉州第二部实体性地方法规《泉州市市区内沟河保护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明确了内沟河管理范围、管理要求和法律责任等,规定内沟河保护管理实行河长制,也为八卦沟及两岸地区综合提升工程提供法律支持。

古厝是独特的闽式建筑,老范志大厝展示提升工程旨在通过抢救性修缮行动,完善古大厝内部配套设施,整合周边景观的文化资源,焕发古城古建筑的活力。“项目的实施,也将为其他文物保护修缮工作起到示范性作用。”项目方介绍。

金鱼巷:泉州首个古城背街小巷“微改造”项目

2018年5月,泉州首个古城背街小巷“微改造”项目金鱼巷以崭新的风貌呈现在市民面前。踩着石板路,行走在改造后的金鱼巷,古城居民平凡的生活日常映入眼帘,清朝进士故居直观展示着闽南红砖古厝的流光溢彩,上个世纪的人民电影院旧址让人想起难忘的流金岁月,271米的街巷,唤起了古城不同时期的历史记忆。

此次改造对背街小巷的管线布局实现精细化设计。改造后的金鱼巷实行雨污分流,石板路面上专门设计收集雨水的金鱼纹线性排水沟,地下增设污水管线。此外,金鱼巷的管线全部下地,天际线变得整洁许多。针对居民建筑外立面的水电表箱,用统一美观的设计进行了处理,减少了安全隐患。

在金鱼巷49号和黄氏古厝之间有一条约20米长的支巷,两边房屋的墙体原先破败不堪。对这条巷子实施立面改造时,施工方巧妙地植入十余种闽南传统建筑工艺进行破损修复,包括乱毛石、走山仁、鸟踏、筒瓦、滴水、小木作、出砖入石、封珀砖等传统技艺,一条窄窄的支巷,凝聚了闽南建筑工艺精华。

“保留不同历史阶段的空间,形成记忆叠加,展示原居民原真生活状态”成了金鱼巷改造的核心要义,也是近年来泉州古城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模式实践的一个缩影。

古早味·历久弥香

颜国建正在帮顾客精心挑选布匹

浓浓古早味,深深家乡情。

面线糊里藏着几代人的苦心钻研

父女二人齐心协力做润饼皮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耳熟能详、曾经伴随大家长大的“古早味”老店,不可避免地渐渐没落并消失。打铁店、打面店、弹花店……如今,大家已经很难看到这些和“潮流”有着鲜明对比的老店了。但有一些保存下来的老店,不仅充满着老城的烟火气息,而且生命力极强,作为古城复兴和发展的原动力,一直活跃在大家的视线里。近几年,它们在新一代传承人手里生机复发。

兴于市井的老铺,何以能永续于汹涌的时代洪流之中,它们靠什么坚守和发展?走进他们的故事,你会发现,延续着这历经几十年、甚至百年的骄傲,他们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他们追求更为极致的品质,让古城的古早味“溢出”文化自信。□记者 赖小玲 通讯员 尤婷婷 文/图

传统美食:这里藏着“家的味道”

“老板,给我来一碗面线糊。”清晨,鲤城水门巷,“水门国仔面线糊”店里人头攒动,点餐声此起彼伏,品类繁多的配料诱惑着食客们的胃。

“厝边头尾提起面线糊,都会想我的名字‘国仔’,听到他们赞一声‘好吃’,我心里就觉得很满足。”讲起祖传的这门手艺,谢锡国掩饰不住骄傲之情。谢家做面线糊的手艺已经传承了六代,当初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叫卖,如今开起了多家连锁店。

谢家这碗面线糊,经历了几代人苦心钻研。45年如一日,面线糊俘获吃货千万人,这与谢锡国的工匠心态关系紧密。“每天都会定时检查汤头,注重选材,各个加工厂的面线口感不同,我只向固定厂家购买,配菜不新鲜,我会当场退回给商家。”

“跟其他传统小吃店不一样,我的传承人可以是我的员工。”谢锡国敢于创新,打破了家族式的传承模式,将面线糊的制作技艺传给了员工,使他们成为各连锁店的业务骨干,也成为“水门国仔面线糊”制作技艺的第五代、第六代传承人。“以后,我准备以入股分红的形式开店,让更多想传承面线糊的人加入到我的团队中来。”谢锡国说,不少外地员工如今都说着一口流利的闽南语,他希望这碗面线糊能带着大伙发家致富奔小康。

把店像家一样对待的,还有红梅新村的彭氏红梅卤料店。店老板彭铁狮表示:“在我有记忆的时候,父亲就在做卤味了,我是在卤味的手推车前长大的。”有着父亲味道的美食,是彭铁狮童年最好的记忆。在十几年辗转多地打工的日子里,卤味的香味仍旧萦绕在他的心头,以至于到最后,他毅然决定回归故里,让卤料的香味继续在巷口飘荡。在多年的卤制生涯里,彭铁狮将父亲的手艺传承创新并发扬,使其在这个喜爱美食的城市中占有一席之地。做着有温度的食物,传递一份温情,让卤味陪着这小巷一起在时间里静静地老去。

坚守老店:匠心守住时代余味

从钟楼信步走进西街,在肃清门广场附近,就能看到“西街老布店”,店面不大,却层层叠叠装满往昔岁月。这里曾经风光无限,顾客盈门,随着时代变迁,量布裁衣的人群渐渐散去。而这个老布店也经历了4次搬迁,从西街西一直搬到了西街东。虽然成本年年涨,但怕常来的老人找不到,颜国建始终不曾离开西街。他和老店,目送着一位位常客,从初老走向深邃苍茫的最后一程。“我一直保证货真价实有口碑,才维持到了现在。”颜国建说,自己不想让老布店就这么在市面上消失,他始终尽力坚守。这种坚持让他觉得过得幸福和知足——在朝阳里打开布店的一片片木门,也许寂静地坐一个晌午,也许一天只见三五个客人。早上挥手跟家人说“再见”,晚上又回来,电动车停在同一个地方,旧皮鞋塞在同一张椅下。他和老店的日常,像是被按下了重复键。多少个日日夜夜,西街亲密地陪伴着他,看他从年少到成人,看他从中年到初老,布店也站成了西街的老店。

中山路的大上海理发厅和西街老布店的命运相似,再也拴不住大部分年轻人的心了。但是,理发师坚持用心服务,好手艺仍然赢得好口碑,再加上“剃头价”不高,“始终是大人18元,小孩15元,刮脸10元”,至今仍吸引不少老人和小孩过来。

他们的坚持,让时代余味不绝,让古城充满特别的风情。

“古早”之心:在传承中不断思变

“没有古早心,做不出古早味。”对于传承人来说,时刻需要一颗坚守的心。

“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不是光模仿父母就好了,他们那一代重视工匠精神,重视‘人情味’,我们这一代应该更重视‘文化味’,只有文化,才是一个地方最宝贵、无法再造的资源。”海丝金凤元宵圆的第四代传承人林永松表示,信息时代瞬息万变,他曾是焦虑的,因为传统技艺的变化和革新需要考虑的东西更多。只有以不变应万变、扎根传统、保证品质才能更好地延续。所以,他立志将元宵圆卖出文化,不断加入新的想法和元素。他重视元宵圆的文创包装、做网络推广,参与开分店、做运营,相较于金鱼巷的老店,他负责的新店多了一份年轻的味道。

传承需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既然我们名称里有海丝两字,那更需要有包容开放的心。我们在推出元宵圆的同时,还有蒜蓉枝、芋泥、月牙酥等小吃,这些都是客人每次来必点的古早味。”林永松说,经典的小吃,就是可以让大伙儿幸福发酵的催化剂。

“海丝金凤元宵圆”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林永松认为,祖辈兢兢业业“打下的江山”一定要守好,同时,要重视消费者的网络消费习惯,积极探索。为了广泛宣传,增加知名度与传承,他多次与不同的商家、幼儿园、媒体等合作,教授元宵圆制作手艺,通过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来发扬这种美食文化。

在西街,陪伴了泉州人整整一个世纪的亚佛润饼店里,老板的女儿、戴着眼镜做润饼皮的傅锦娜已成为老铺的一道风景,老板傅国忠也受邀给更多的孩子们讲授润饼皮的故事和技艺。“我和父亲将携手将传统文化传播给新一代的年轻人,让他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作为“第四代传人”,傅锦娜接棒了家传手艺的同时,也在脑海中规划着未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技术还可以再提高。接下来,我考虑重装店面,还要开通外卖,那才跟得上时代的潮流。”

慢生活·业态更新

金鱼巷41号,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展示精品咖啡。(市文旅局 供图)

古色古香的杨桃公馆(殷斯麒 摄)

几年前说起泉州古城,大家想起的关键词大概是开元寺、东西塔和一些老字号。如今说起古城,很多人会提到咖啡馆、旅游商品文创店、民宿、书店、美术馆以及很多文艺或有趣的小店,这里变成了一座年轻人驻扎和吸引天南地北年轻人到来的地方。随着越来越多新业态的涌入,这座“古早味”的古城,慢慢散发出时尚和艺术的气息。 □本报记者 殷斯麒

温润气质:小巷里也有好咖啡

一直以“慢生活”“原生态”为文化深度游标签的泉州古城,仍在探索快慢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安放的问题。或许,在一条270米的金鱼巷里,正在形成某种“答案”。

前不久,出生于1992年的林世苗从家里带来七只猫,给泉州古城的金鱼巷添了一家叫“猫屿”的咖啡馆,据说在这里应以“撸猫”为主。大家一度以为开在金鱼巷那些咖啡馆会倒,没想到一年后,前四家经营尚好,第五家又入驻了。

作为泉州古城“润物无声”咖啡文化展示中心、金鱼巷“润物无声”咖啡馆孵化基地和咖啡人才培训中心,金鱼巷41号的德兰·书咖啡文化学院承担着古城咖啡文化宣传和推广的使命。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世界顶级的精品咖啡。泉州古城精品咖啡分享会、手冲咖啡公益课堂、大大小小各种咖啡品鉴与分享……德·兰书咖啡文化学院成立这一年,很热闹。孙子带着爷爷奶奶过来,或者父母带着小孩来,当然更多的是聚集了一批年轻的“咖友”。“他们中,许多人对精品咖啡有独特的情愫。有人慕名而来就想品鉴一杯顶尖咖啡,有人天天在家做手冲,一直等待时机学习金字塔顶尖的咖啡豆,还有人通过‘口碑’找来。” 德·兰书咖啡主理人齐小兰说道。

如今,因为五家咖啡馆入驻,整条金鱼巷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味,行走其间,更感受到古城的温润魅力。

民宿风潮:感受地道泉州生活

有人说要翻阅一座城市,除了去大街小巷走走逛逛,还要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在民宿客栈里听听最有韵味的故事。相对于酒店的标准化,这些大多位于小巷内的个性化民宿,因为充满泉州文化和生活气息,得到不少游客的青睐。近年来,随着古城文化魅力不断绽放,古城里的民宿客栈日益增多。自2009年第一家民宿——旧馆驿青年客栈在西街开张营业以来,目前已有数十家。蓬勃兴起的民宿客栈,不仅成为推介泉州文化的新窗口,还让越来越多的游客从“路过泉州”向“住在泉州”转变,进一步带动古城深度游发展。

走进一家民宿,就能领略泉州茶、瓷、香文化。在西街的杨桃公馆里,最让负责人吴志超引以为傲的就是摆在院子里的一张茶桌。“每到晚上闲暇时分,民宿里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便围坐在茶桌边,点上一根香,泡上铁观音,听各式各样的故事,掌柜也向他们讲述泉州古城的故事。”吴志超说,他们经常向游客展示泉州茶文化、香道文化,民宿里还摆放着精美的德化陶瓷。此外,他们还推出了“杨桃公馆手写攻略”,描绘水煎包、润饼、姜母鸭等泉州特色小吃路线图,将古城特色街巷介绍写成“小清新”的攻略,深受好评。

众山小国际青年旅舍开业多年来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马来西亚、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的游客前来住宿。2015年夏季,众山小承接了湖南卫视《汉语桥》节目的摄制,十多位参加节目的外国青年入住旅舍的“汉语宿舍”,在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内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电视媒介展现泉州旅舍的“国际范”。“一直想做‘在地体验式’旅舍,让更多的游客在这里体验到风土人情,推介最有泉州特色的景点和美食。”众山小国际青年旅舍工作人员陈先生说道。

“住民宿更能感受古城生活的魅力,住在老房子里,与天南地北的背包客聊天,掌柜还会说说泉州古城的故事,体验非常棒。”来自广州的许小姐对古城民宿情有独钟,希望有时间能一一体验不同的民宿。

复合空间:多重文化体验丰富

西街东段炙手可热,不少人把店搬到这条老街上,府里就是其中之一。这栋小三层的楼经过改造,成为文化复合空间,每一层都有一重文化体验。一楼是自营品牌“泉州府”文创周边产品,后院不定时演出南音、木偶戏等,二楼可以品茶闲聊,三楼有一个小天台,可以俯瞰西街风景。“这种形式的空间非常好,可一站式感受泉州文化,吃、购、娱兼有,属于优质的文创业态。”今年端午节刚来西街游玩的江西人吴小姐说,她带着孩子在府里玩了一下午,觉得非常有趣,也符合西街的气质。

不同于西街东段的喧嚣,西街西段显得更市井和低调。不少文创工作者入驻西段,打造梦想栖息地。“一直想做一个复合空间,作为原创项目的策源地和试验场,所以租下这栋楼打造西西里创想集合区。”西西里创想集合区的发起人蔡景森说,西街西段有老泉州的生活气息,希望这个集合区可以聚集有文化力、有创造力的原创项目,大家一起来做一些创造性的事情。

李绵绵就是入驻西西里创想集合区的人之一,她从地产行业辞职,花了大半年时间精心布置楼顶的天台,“疫情期间正好可以精心研究菜式和咖啡,邀请了具有丰富经验的师傅指导,希望能做出品质的菜品。”她认为,西街东段大多是快速消费的群体,西段则聚集了文艺青年,真正吸引他们的是老城慢生活的态度和方式。

业态的丰富多元和不断更新,给古城带来了“烟火气”,无论时代更迭,这里永远是泉州热闹的地方,聚焦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新IP·声名鹊起

润物无声系列演出、展览常态化进行。 (殷斯麒 摄)

古城的小巷

古城徒步活动成为许多年轻人了解古城的新方式 (张九强 摄)

凤凰花开的开元寺 (陈英杰 摄)

泉州古城 (陈英杰 摄)

环湾自行车赛成为推荐泉州名片的新IP (陈起拓 摄)

正音书院开辟公益阅读空间 (殷斯麒 摄)

“润物无声”——这不仅已经成为泉州古城文化的一张响亮名片,更是古城近年来文化IP打造的生动写照。以春风化雨的文化培植,连续4年开展的古城徒步活动、环湾自行车赛古城段展示推介、“润物无声”创客孵化计划和主题展览、国企平台机制创新运作古城项目……一系列古城文化IP的打造,不仅为古城增添活力,也在潜移默化中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古城、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古城保护发展中来,激发了更多人对古城的文化认同感,泉州古城文化符号渐入人心,掀起了一股古城文化热潮。□记者 殷斯麒

体育IP: 徒步活动解锁古城“活化”

2016年6月,泉州市举办了首届古城徒步活动,受到热捧。4年来,民间掀起古城徒步文化深度游的热潮,增强了古城活力,唤起年轻人保护古城的意识,进一步“活化”了泉州古城。一年一度的古城徒步已然成为一场全民狂欢的健走嘉年华,在穿越中感知古城风貌,传递城市文明。

2019年古城徒步,以强大的号召力点燃了许多人的心。45286人报名,再创新高。从2016年第一届徒步活动以来,来自五湖四海的报名者就不断创新高。这其中,有带着家人走读古城的,有跟爱人携手共行的,有与朋友精彩穿越的,还有为了真正挑战自我的……无论何种原因,他们在古城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回忆。在朋友圈、微博,一张张满是笑脸的照片生动记录了关于古城的美好回忆。

延续4年的古城徒步活动,不设门槛、不限身份,参与范围覆盖全世界,参与者年龄范围覆盖广泛、参与群体多样,是一场全民性的活动,成为更多人解锁泉州城市的新方式。贯穿其中的非遗文化,以活灵活现近距离接触的方式,生动演绎着泉州文化的内涵,让参加者在走街串巷中感知魅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场全民健身的热潮,润物无声地推动着古城的保护和活化,泉州文化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和弘扬。古城徒步活动,不仅是领略古城风韵的徒步,更是一种探寻不止、抱团向上精神的淬炼,成为展示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优势,向全国乃至全球讲好中国海丝故事的重要平台。

而作为全球唯一以“海丝”和“环湾”为主题的专业自行车赛,环泉州湾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海内外享有盛名。2018年比赛以“海丝·青山·古城”三个独具特色的泉州标签,设计“海”“山”“城”三条赛道,全方位、立体化展示泉州的多元文化、多彩城市。通过古城赛段,让自行车的小小车轮,带领大家领略精彩的泉州故事,让全世界的人民感受古城的魅力。“古城的每条街巷,都有自己的故事。泉州的‘海’‘山’‘城’充满着各自的精彩。”两大活动的主办方表示,精彩的全民嘉年华,将成为泉州每年一度的海丝人文盛会,成为打开泉州文化旅游最好方式之一。

文创IP:“润物无声”促文旅融合

每到节假日,泉州古城都会成为焦点。熙熙攘攘的游人、西街小广场的创意集市、金鱼巷“润物无声”展览等成了朋友圈、微博里刷屏的动态。这些吸引眼球的动态里,毫无例外都有年轻人的身影,或是游览的年轻人,或是年轻的策展人。不断涌入的年轻文创者,得益于我市在泉州古城保护活化业态、加强业态培育和引导所作出的努力。泉州古城“润物无声”青年创客文化IP孵化工作的启动,让更多青年文创工作者在古城找到了实现梦想的一条大道。

走进金鱼巷,古色古香的巷子里有五间“润物无声”的展厅,年轻创客们带着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我市启动泉州古城“润物无声”青年创客文化IP孵化工作,以金鱼巷等古城范围内适宜空间为依托,以政府鼓励支持为动力,以政策扶持为手段,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吸引众多青年创客入驻古城。

孵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试验期,主要依托金鱼巷22号5家店铺,以4个月为期,甄选15名创业者入驻。第二阶段培养期,通过第一阶段考核的孵化对象,将转移至古城范围内集合空间进行重点孵化,可享有讲座培训和学习考察、获取第一手行业咨询以及专业顾问团队的创业咨询服务,参与市场竞争考验。孵化时间为3年一期。第三阶段成熟期,随着不断成长起来,创业团队最终固化为兼具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涵的独立IP。完成孵化的创业项目,或可获得市文旅集团投资支持,在古城创立独立经营店铺。作为最终受益者,孵化成功的IP则需要以协助孵化、经验分享等方式,反哺古城孵化工作。

据润物无声孵化计划运营团队成员蔡舒翔介绍,2016年10月至今,创客计划孵化了近25个品牌,不少年轻创客受益匪浅,并打开了古城的文创市场,也促进了古城的文旅融合。

文艺活动IP:以艺术之名惊艳海内外

艺术之光闪耀刺桐古城。连续举办了四届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以艺术之名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文化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多项活动在古城开展,非遗演出的魅力令全世界惊叹。海艺节期间,古朴典雅的梨园古典剧院里上演了精彩的梨园戏,国际南音大会唱吸引大批粉丝前来观看,精彩的国际木偶展演让人领略东西方木偶艺术碰撞的火花……

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分会场、2019年央视春节戏曲晚会泉州分会场在泉州府文庙录制,市府文庙管委会主任何振良激动不已:“泉州府文庙承载着灿烂的文明,挖掘阐释文物资源优势,让文物‘活’起来,是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任务。”这座千年文庙,两度在全国人民面前美丽绽放,彰显了影响力和美誉度。更多的人,见微知著般地从保存完好的文庙风采中感受到泉州古城的人文魅力。

2018年元宵节,一场“刺桐点灯红”——2018年泉州古城元宵笔会在古城举办。包括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王祥夫、任林举,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张陵,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潘耀明等以及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诗刊》等报刊的海内外20余位知名作家齐聚泉州。在4天时间里,他们看灯会、逛街巷,体会刺桐古城浓烈的传统佳节氛围、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借由他们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笔触,书写刺桐古城故事,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运而生,最终汇编成册结集出版。“这里总有让人怦然心动的传奇,这座城市的味道也便藏匿于此。”著名文学刊物《山花》的主编李寂荡说道。

机制创新IP:

引入国企平台运营古城项目

一个个文化项目落地、一次次活动成功举办,古城文化IP的愈发闪亮,背后离不开相关部门、国企平台、项目指挥部等的多方联动。以机制创新破解难题,高效运转的项目推进流程,快速响应的人才调配机制,各个部门和平台畅通的沟通机制,为泉州古城的文化复兴、品牌打造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泉州市文庙蔡清祠旁,刚刚复建投用的正音书院吸引了很多孩子和家长。在这里,快速阅读公益体验课和“正音领读者”征集活动正在进行。“正音书院是泉州市首个复建完毕并投入运营的古代书院,这也是我们盘活国有资产,复兴古城文化的一个举措。我们希望活化利用正音书院,使之成为泉州阅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泉州青少年文学素养提升基地。”泉州市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龚志阳告诉记者,书院复建后必须通过适度的运营,才能真正可持续发展。

引入国企平台运营古城项目,实现资源优化,也解决了后续长效管理机制的问题。2019年正月初三,西街游客中心正式开放,由泉州市文旅集团运营。“这里不仅有古城最美的天台,更是了解古城旅游的一扇窗口。一楼是古城文创产品展厅,可以看到最具有泉州味道的东西。二楼还能不定期看各种主题文化展,了解泉州旅游特色。三楼是最美天台,俯瞰西街。在游客中心里,还能咨询旅游线路等,服务很好。古城IP的打造是多方合作的成果,包括政府部门、国企平台、项目指挥部等通力协作,我市成立泉州市文旅集团对古城的保护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整合资源、接轨市场、吸纳文化人才、统筹资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市古城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赵孝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