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书城是否继续营业牵动人心,经过泉州相关部门协商,泉州市政府决定原场地将继续经营图书
好消息!书城将继续陪着泉州人
一则泉州书城因租金上涨将终止经营的公告,让诸多市民揪心;一则书城面临关闭的消息传来,有位女孩甚至伤心哭了一夜,女孩的父亲因此写了一封信寄给“市长信箱”……连日来,对于可能说“再见”的泉州书城,许多市民深感遗憾,他们期待能保留下这座陪伴泉州人十多年的书城。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对于市民的呼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研究并报告泉州市政府。3月12日下午,市文广新局、市人防办、市财政局等部门聚集一堂,针对泉州书城场地续租问题,召开专项会议讨论协商。
昨日上午,泉州市文广新局特地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宣布结果:经市政府决定,为满足广大市民的阅读需求,中山公园地下人防设施将继续作为图书经营场所;有关部门将依照相关规定要求,实行定向优惠出租,泉州书城作为原经营者,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取得经营权。
牵动人心的书城有了较为明朗的未来,让不少市民欢呼点赞。我们也找到那个令人暖心的泉州女孩陈湘菲及其父亲陈志生,谈谈那封信背后的故事,聊聊他们与书城、与书的那份美好与感动。
书城场地 将仍为图书经营场所
据泉州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戴源水介绍,为营造“书香泉州”社会氛围,2006年,泉州市利用民间资本租赁在中山公园地下人防设施场所开办了“泉州书城”。12年来,泉州书城培育了一大批忠实读者,成为中心市区不可或缺的阅读场所和文化名片。
据了解,3月31日泉州书城租赁期满,而人防设施作为国有资产,届时将按国有资产续租规定重新招投标。泉州市文广新局向政府主管部门积极反映,在市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和协调下,最终商定,不改变原有业态,这里将继续作为图书经营场所。
戴源水说,有关部门将依照国有资产关于租赁经营的规定要求,以及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11个部委关于扶持实体书店的政策措施,实行定向优惠出租。“场地租金可适当优惠,泉州书城投资方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取得经营权。”这意味着,广大市民读者将可以在泉州书城这一老地方继续购书、看书了。
“目前标书正在制作中,下一轮招投标时间尚未确定,届时将按照法定程序启动招投标。”戴源水透露。
有条件的书店 有望纳入百姓书房
泉州书城是泉州现有最大的图书卖场,可用面积5000平方米,日均人流量1500人,是全省最大的民营卖场之一。
此前,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11个部委制定关于扶持实体书店的政策措施,有实力、有影响力的书店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可享受一定的资金补贴。“到目前为止,泉州只有三四家书店享受资金扶持政策。”戴源水说,这两年来,泉州的实体书店不断减少,虽然登记在册的书店不少,但目前真正经营图书的并不多。
戴源水透露,为了进一步扶持实体书店,今后有条件的书店有望被纳入百姓书房加以扶持,“当然得符合条件,场地合适、有相应的人员配套,而且是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
“感谢媒体的关注和推动,在这个碎片化浮躁的时代,让泉州还能保留一座充满书卷气的书店。图书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需要有文化图书,更要有热爱图书的市民。”戴源水表示。
声音
政府出手扶持书店 网友热烈点赞
@永生:这才是真正的为民办事!
@慕西:开心!看完书去中山公园操场跑步,心灵与体能释放一条龙。
@王华滨:大赞!为民办实事,泉州越来越可爱了!
@李太云:太好了!泉州需要一座书城,泉州人需要读书。
@放学别走等我啊:大学的心脏是图书馆!更何况是一个城市的书城呢!这才是办民事知民意。为泉州市政府“打call”!
@涵诺:太好了,书城不用关门了,我又可以带孩子去看了。
@涂明丽:政府扶持,百姓福音!
@小草:很高兴书城能留下来,这样孩子又可以去书城看书了,感谢政府体贴民心。
@窗外:赞,有书香的城市才有未来。
@蓝蓝泉州湾:感谢泉州市政府!
@JACI建才:有作为的政府,人民拥护,点赞!
@lin云:在泉州这座有着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待了十几个年头,每次走到中山公园都会进去书城看看。书店的实体经营的确有难处,政府这样做非常棒。
@微妙:在泉州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感谢政府的决定!
@慕西:真的要感谢政府,感谢文广新局,感谢文化自信的时代。
因为爱书 所以牵挂 他们让泉州书香更浓
牵动人心的书城有了较为明朗的未来,让不少市民欢呼点赞。在呼吁保留书城的市民中,一对爱书的父女和一位屡败屡战书店经营者令人印象深刻,今天我们和他们聊聊与书之间的美好感动。泉州正因为有一大批像他们这样的爱书人,才让这座城市充满书香。
昨晚,记者采访了陈湘菲、陈湘莉姐妹
一封来信
他写了一封信 盼为女儿留住书城
3月1日晚上,晚自习结束后,泉州五中高一年级的陈湘菲像往常一样,回到位于鲤城区县后街的家。当听到父亲说泉州书城要关了,她一下子没忍住流下热泪……
这一幕,被一旁的父亲陈先生看在眼里,他不禁红了双眼。他太懂女儿了,因为陪伴了女儿12年的泉州书城,给了女儿满满的精神食粮,是女儿最惬意的阅读所在。漫漫求学路,女儿与书城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它甚至已变成她另一个家。
为此,陈先生写了一封信寄到信访局,信访局又转到分管部门,这封信打动了原本就已为此事奔波的、市文广新局分管领导戴源水的心。“希望能有更多人爱读书、喜欢阅读,让书香满城。”戴源水说。
从小热爱阅读 初中作文近乎满分
陈先生家距离泉州书城很近,2006年泉州书城成立时,他的双胞胎女儿:姐姐陈湘菲和妹妹陈湘莉才五岁,“我每天都带她们到书城看书,不知不觉中她们爱上了阅读。”陈先生回忆,从女儿幼儿园小班起,他们经常举家到书城看书,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书城陪伴女儿长大。长期的耳濡目染,女儿的写作能力与日俱增,“女儿初中时作文经常被当成范文, 满分60的作文能拿到59分……”陈先生的语气中充满骄傲。
在阅读的同时,身为职校教师的陈先生,十分重视女儿的教育,从小培养她们对书法和绘画的兴趣。小学时,她们是有名的“双子星”,年年都获评“三好学生”,还登上东南早报《教育周刊》的“校园之星”封面。
郑志勇希望经营“有温度”的书店
女孩说“书是观照内心的那道光”
“小时候读泉州实验小学,每天下午放学都要去书城看书。”昨天晚上,记者在泉州五中大门口采访了刚结束晚自习的陈湘菲姐妹俩。
陈湘菲回忆,从小到大她几乎天天逛书城,小时候喜欢看有趣的绘本故事,到了初三,“似乎一夜间突然认识了阅读的意义,书给了我非常多思考”。陈湘菲说,到如今最喜欢看历史类书籍,书是了解自我、发现自我、观照内心的“那道光”,书城是另一个“家”,“心情低落的时候去书城看看书,心情莫名就好了许多”。如今读了高中,陈湘菲还是经常到书城看书,“被书卷气包围的感觉很温暖”。
陈湘菲对阅读的热爱和深情,感动了不少网友,网友们纷纷留言“我被她的眼泪感动了, 被她的深情感动了”……
一份坚持
“想开有温度的书店,即便不赚钱”
昨日,听到泉州书城有望继续经营的消息,50岁的郑志勇也舒了一口气,他更加坚信自己这几年坚持开办书店的选择是对的。
早年他下海经商,此后把赚的钱先后投在刺桐花书城和多家书店连锁店,书店倒一家他就再开一家,只因为始终怀有一份爱书情怀。
因爱看书投资书店 经营一年无奈关闭
作为一名成长于安溪农村的“60后”,郑志勇直到现在都记得,自己小时候对看书有着多么热切的渴望。那时的他,除了课本,就只能接触到早已被人翻破的“小人书”,从书里,他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上大学后,他更是把图书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
20世纪90年代初,郑志勇辞去美术老师的铁饭碗下海经商,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那时,生活已算安逸的他,最常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刺桐花书城。那曾是一代人的回忆,同样也是他时常怀念的地方。
在2009年前后,刺桐花书城是一家复合型书店,人气很高,郑志勇在里面开了家精品店,自己也是书城的“粉丝”。到2011年,郑志勇正式承包经营书城,信心满满地要将它打造成富有生活美学的文化聚集地。但书城遭遇租金等问题,在郑志勇接手的一年后无奈关闭,他投下的七八十万元打了水漂。
在郑志勇经营刺桐花书城的前后,他还开过另外两家书店,皆因房租贵、阅读受众变少等问题无奈关闭,存活期仅一两年。
不赚钱的书店开了又开 只为传递书的温度
郑志勇也困惑过,实体书店到底还能不能开、社会还需要不需要它。深思熟虑后,在亲朋的一片反对声中,郑志勇决定仍要坚守这份情怀,将书店开下去。
机缘巧合,2014年,晋江市实验小学旁需要配套规划书店,郑志勇去找校方商榷,经过努力,他把每月1.6万元的租金谈到1万元,2016年,通过与晋江市图书馆合作,书店成为图书馆分馆。
即便这样,郑志勇坦言,这家书店并不赚钱,每年都有十余万元的亏损,但他还是选择坚持开下去。让他庆幸的是,这几年也遇到了一些志同道合、对书有情怀的人,在他们的合伙投资下,2016年下半年,他们又在泉州开办了3家连锁书店。
他们开办书店的理念是:小而精,有温度,有文化植入。所以在书店里,人们不光能惬意地阅读,还能参加各种公益性读书会、阅读沙龙,书店也是分享和交流的空间。
郑志勇说,这四家书店到目前都难以盈利,甚至还处在亏损状态,但在书店开起后,有来自宁德、福州等地的商城投资人纷纷来谈合作开分店,这让他觉得人们还是需要阅读的。他希望,未来几年能将这一书店模式落地到泉州各个社区,给更多的市民提供优质阅读体验,成为泉州作为东亚文化之都的一个文化亮点。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曾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