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传统走文化产业之路 用创意布局未来
赤贫子两度濒亡 没死就要去改变
许文杰1957年出生在福建晋江龙湖的一个小村秀茂,在家中排行老大。父亲是革命军人,曾在淮海战役中光荣负伤,退伍回乡务农。许文杰至今仍记得父亲出生入死换来的全部家当:复员证,一件棉袄,一双布鞋,两个本子,200斤大米。
当时一家六口人仅有一间15平方米的房子,凳子只有一个,父亲的那件棉袄许文杰三兄弟和妹妹依次穿用了多年,每年生产队一结算,他家总是欠钱,没资格在春节前领花生,稻米,只能领红薯,地瓜的份儿,按说作为退伍军人,徜向政府申请补贴肯定可以得到,但父亲却从未开过口。有一年超支最多,达到370多元,父亲仍然一声不吭。
作为长子的许文杰,15岁就开始跟父亲到生产队劳动,尽管他懂事早拼命地干农活却难改家里的窘境。穷则思变,许文杰开始着眼农田外的活计,寻找各种突破困境的机会。
1974年,秀茂附近要修建一个总长千余米的渡槽,正招收民工。许文杰主动报名,得到首肯后,17岁的他第一次离开家,不料他在工地上与死神擦肩而过:那是工程进展到地基已做好,支柱已立起的做拱阶段,他正在离地面20多米的拱桥第二跨上,第一跨突然垮塌,几位工友和数百块拱石瞬间坠落。几米之外的许文杰虽然逃过此劫,大脑却一片空白,直到工友们把他从桥上解救下来尚心有余悸。
事故夺取5条人命,6个摊派式的农民工程队也全部解散了。大难不死的文杰却不想回去继续干农活。他想:“要么改变,要么去死,既然没死,就只有改变。”他请求渡槽修建总指挥,自己愿意做保卫和安全工作。许文杰在工地上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总指挥知道这孩子“靠得住”,于是爽快的答应了。
随着水电工程的资金到位,建设团队重组,工程再次启动。许文杰的保安工作要求全天候守在工地,上级发给他一身工作服,一个手电筒和一支79式的步枪。许文杰清工匠钉造了一个临时木屋,24小时不离岗。工程一推进,他的小木屋就要向前平移。有两个月许文杰就睡在一座坟旁。好几个深夜,有人想偷水泥等物资,他都及时警告成功制止。工程完毕,他的班上从没丢过一砖一瓦。许文杰把工资和利用业余时间敲石子挣来的钱,全部交给父母,更让他自信的是: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改变成功后,许文杰坚定了外出闯荡的决心。他跑去三明钢铁厂干装卸,搬运,这种活儿既脏又累还有极大的危险性,工程是每装卸50吨生铁4次才挣5元,有一次,她干完活儿,没等吃饭就累得精疲力竭,一头倒在铁轨上昏睡过去,这时一列火车倒开过来,幸运一位师傅下意识把他拖出轨道,否则,必将粉身碎骨!屋漏偏遭连阴雨,几天后,他辛苦半年得来的270元工资被人冒领,许文杰哭了,他不是哭自己,而是哭没能给贫寒的家里挣来钱。
做五金后起之秀 制玩具非同凡响
家境没有改善,许文杰没有气馁,他发誓:“宁可活短点,活好点,也不要这样半死不活!”
1975年他游走到石狮,发现做鞋扣也能卖钱,就去探访人家的小作坊,几次三番下来,基本上摸清了工序,他把捡来的半成品带回家,找来两块纸皮,请母亲用针线缝好,做成了10来个不用型号的鞋扣。为参加在郑州召开的全国百货订货会,他说服母亲把家里唯一的半大猪卖掉,用得来的140元当盘缠,带上样品出发了。
许文杰辗转到达郑州,却因为没有介绍信和身份证明,根本进不去订货现场,只得在门外打地摊。第二天竟招来了主顾,是兰州塑料六厂的供销员;第三、四天,又有西安皮鞋二厂,宝鸡某皮鞋厂的人来问津,许文杰极力推荐,还给自己当时并不存在的厂子起了名字叫:“秀山工艺厂”至于报价,是“您说”,“可以”。订货会结束,他又专程到这几个工厂上门推销。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1975年,许文杰终于等来了第一笔1040元的订单。他从生产队借来冲床,拿着图纸到石狮开模具,冲压,去毛边,全是自己干。有时每天最多工作20小时。
又请电镀工帮忙,挑出最好的成品,像正规工厂那样接单,包装,发货。
结果他的产品一炮打响,被兰州塑料六厂赞为其“史上最佳配件”。用赚来的利润,许文杰一举帮家里还清了欠债。小五金行业的大门也由此向他敞开,“秀山工艺厂”真的成立了。凭借诚恳的态度,上乘的品质和优质服务,工厂很快得到了客户的认可,短短七八年,秀山工艺厂就已成为小五金行业的“后起之秀”他用挣来的第一桶金,供弟弟,妹妹上学读书。
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偶然的机会,许文杰接触到上海一家做玩具配件的厂商。窥探到相通之处。他敏捷地捕捉到又一次商机,于是决定改行做玩具配件。
此时已是百万富翁的许文杰,他放下身段,到上海出口创汇重点企业——上海玩具进出口公司以及其配件企业虚心求教。搞清楚个中奥妙之后,他找到一位有号召力的专业人士,与他促膝长谈。最终对方被他勾画的壮美蓝图和礼贤下士的态度所吸引,加盟后带来了一批设计,生产人员,连材料供应商都带动了过来。
为了获得进出口权和更好的经营权,许文杰试着移民香港,主管领导表态:“许文杰是人才,他去香港是为了开公司服务内地,国家鼓励外销,他去不了是国家损失,突破常规也要把他批过去。”就这样,许文杰1991年获得驻港资格,开始筹备恒盛玩具公司。
他清楚,要大规模生产玩具成品,过去在老家的小作坊肯定不适合。他看中了龙湖梧坑的一块土地。那片地高低不平,周边没有像样的道路,是早年解放军和金门国民党炮战的地方。许文杰合作者都不愿搬迁,且那片地五方杂处,买地工作又极难推进。但历经摔折磨练的许文杰“再大的挑战也能应对”。
他采取不同策略,挨家挨户做工作,终把所有人都变成了统一战线。1990年,他买下60亩地,并动工建厂房,1991年,秀山工艺厂迁至梧坑。1992年,脱胎换骨的恒盛公司成立。
玩具是讲究创意的产业,在今天的中国,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文化兴国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恒盛公司犹如扦上了腾飞的翅膀。20多年来,许文杰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只要有助于恒盛发展就大胆尝试。如今恒盛已成为“出口创汇龙头企业”,产品远销欧、美、韩、日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在地梧坑工业区恒盛工业园也成为中网品牌之都,中网体育产业基地,中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来源:泉州文化产业网 责任编辑:谢自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