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由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科学技术协会、泉州晚报社联合举办,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意作品大赛将举行。该赛事将围绕“五个泉州”建设主题,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锻造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造积极性,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三大类作品可参赛 以个人或团队形式
“创新创意展风采,主动融入促发展”是泉州市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意作品大赛的主题。活动时间是3月至9月,参赛对象为在泉州的各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在读的全日制研究生、本科大学生及高职高专学生。参赛者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加,每个参赛团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8人。
本届创新创意作品大赛的参赛作品类型分为科技创造发明、技术革新、创意设计三大类;作品形态主要包括产品实物、样机模型、创意设计作品等。
我市高校鼓励大学生将创意付诸实践,图为仰恩大学学生制作的机器人
大学生制作的免浇水花卉
科技创造发明类:
指在科技创新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产生的科技发明创造作品、加工制造作品(包括产品外观、工艺与结构设计)等,鼓励已经获得专利授权的作品参赛。包括制造大类:机械设计制造类、自动化类、机电设备类、汽车、交通类等;信息大类:计算机类、物联网类、电子信息类、通信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等;其他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土建大类、轻纺食品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财经大类、旅游大类、公共事业大类等。
技术革新类:
指从生产、生活中的某个环节和方面入手,通过小发明、小设计、小改造等途径对现有技术或工艺流程进行革新改造制作的作品。
创意设计类:
指包括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动漫设计、游戏开发、影视制作等设计作品。参赛者需利用模型或实物进行展示,参赛作品需附带详细说明。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 指导教师不超2人
大赛组委会要求,参赛作品必须符合本次大赛的主题和要求,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泉州制造2025”需求,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实用性。
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在高校学习期间自己出题、自己设计、自己完成的原创作品,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属明确,无争议,未剽窃他人成果、未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提供的技术文件和资料真实、可靠。参赛作品可以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但每个作品的指导教师人数不得超过2人。
创新创意作品申报还需详细说明以下内容:创新创意产生的背景;创新创意的内容;该创新创意的潜力、发展前景或具有的现实意义。文字描述要求文笔流畅,内容完整,简明扼要,格式清晰,版面美观大方,与作品联系紧密。
凡已参加市级以上创新创意或同类型竞赛的作品,或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相抵触的作品不得参赛。每个参赛者必须使用真实身份报名,自行负责一切法律责任。主办方保留进一步补充完善本比赛规程的权利,并有最终解释权。
分初赛和决赛 设立两个组别
大赛将根据学生类别分成A组(包括研究生、本科大学生)与B组(高职高专学生)两个组别,每个组别分别设置科技创造发明、技术革新、创意设计三个类型。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由各高校自行组织开展。每所高校通过初赛,筛选出10—15件优秀作品报送至组委会参加决赛。决赛由组委会组织开展,组委会邀请相关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对各高校报送的作品进行评审,并按A组与B组分别评选出各个类型作品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推荐获奖名单。
A组与B组每个类型(科技创造发明、技术革新、创意设计)各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分别按各个类型送评作品总数的5%、10%、15%和20%设置获奖名额。对获奖作品予以一定的奖励并颁发获奖证书,其中一等奖奖金2000元、二等奖奖金1500元、三等奖奖金800元、优秀奖奖金300元。对获奖作品的指导教师授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并予以与获奖作品同等名次同等金额的奖励。大赛组委会还将根据各校组织、宣传和推动情况,结合参赛学生数量、成绩等因素评选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相关新闻
第31届省创新大赛 泉州队获奖数居榜首
泉州网-泉州晚报讯 日前,以“创新·体验·成长” 为主题的第31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行。我市代表队获得科技创新项目金牌总数、奖牌总数、推荐参加全国赛项目等多项全省第一,创下自参加省赛以来最好成绩。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综合性、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竞赛活动。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省九个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以及金门、马祖近300名学生和科技辅导员现场参赛。今年,我市共有52个学生科技项目参加本届大赛,夺得一等奖1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4项的优异成绩,获奖率高达92.3%。其中泉州培元中学、泉州实验中学、泉州师院附小、泉州七中、晋江一中、南安侨光中学等6所学校各有1个学生科技项目被推荐参加全国赛,占全省推荐总数的三分之一强。这是我市继2014年金牌总数和推荐参加全国赛项目数全省“双第一”之后又一次荣居榜首。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谢自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