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松
“五一”小长假,国内各大影院青春电影“集结”上映,苏有朋导演处女作《左耳》、冯唐小说改编的电影《万物生长》以及在前期的电视剧中积累了超高人气的《何以笙箫默》等系列青春题材电影涌上银幕,在引爆院线观影热潮的同时,引发有关青春题材电影的热烈讨论。
青春题材成为“盈利大户”
上映首日拿下6300万元票房,5月1日以8000万元的单日票房勇夺当日票房桂冠,小长假3天共揽走1.7亿元,累计票房达到2.33亿元……甫一上映,《何以笙箫默》便显露青春题材类电影的“吸金”本领,以一长串的耀眼数字回应了那些批评者所谓“烂片”的质疑;虽已上映一周,但《左耳》依旧热度不减,累计票房突破4亿元,而《万物生长》等其他青春电影也收获不菲票房。相比之下,张艾嘉执导的《念念》和王小帅执导的《闯入者》虽然口碑上佳,业内诸多人士也都发出呼吁希望院线增加排片,但“五一”期间两部影片的票房加起来仍不足1000万元。
青春题材俨然成为“掘金”重镇
“青春题材电影的火爆有些‘刹那间’的味道,从《那些年》到《致青春》再到《匆匆那年》,青春片突然成为电影市场上备受重视的一种类型片,屡屡创下票房奇迹。”潍坊市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兰荣说,这类电影已经成了如今中国电影市场的“盈利大户”,它们的话题制造能力和吸金能力异常强大,“长期浸淫在电影市场的导演和制片人的嗅觉相当灵敏,也许他们不想随波逐流,但他们得为投资人负责,不可能放过这种商机。”
现在,我国拥有电影院4677家,电影银幕20980块,每月观影人数超过1亿人次,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巨大的市场吸引着大量热钱的涌入。“电影也是一种商品,哪种类型的电影盈利,热钱就会不由自主地向它们流动。”在齐鲁证券战略规划部分析员蔡风华看来,快赚钱、赚快钱是投资人的天性,电影投资商也不例外,“能轻松地赚到1000万元的时候,你不会想着去费尽心力地赚1010万元,那些浪费掉的心力和时间足够他们赚到第二个1000万元。”
引导观众的观影习惯
“青春题材电影的火爆恰恰是因为有一大批粉丝或者拥趸,而这些人需要从电影中获得某种‘被满足的快感’,而这种快感无关好坏。”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教研室主任杨濡豪举例说明,3部《小时代》在一片骂声中收获13亿元的票房,“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票房是那些批评者贡献的,他们就想看看片子到底能烂到什么程度。”
“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中青年对电影情节的泪感,还有各种层出不穷的槽点都能吸引不少关注,而这种关注恰恰反过来成为卖座电影的主题。”在张兰荣看来,电影对观众来说,有时仅仅是一种即时性的消费,而不少粗制滥造的商业电影则打着尊重观众文化需求和欣赏习惯的幌子被批量生产出来,“这成为一种难以走出去的怪循环。”
“要打破这种循环,需要有一方率先站出来,做出改变。”潍坊新农村院线公司经理伦绍臣认为,青春题材的电影走红是“跟风”作祟,“今天有可能是青春题材吃香,明天就有可能抗战题材受宠,电影制作人应少些跟风,多些创意,给观众多一点选择。”
“市场经济条件下,逐利是投资人的共性,但作为电影人应该有自己的担当和思考。”杨濡豪认为,“电影应该在迎合受众的同时,引导观众,用自己的思考和创作来提升观众的审美和观影习惯。”
青春不只有怀旧和爱情
喝酒、打架、逃学、作弊、恋爱……各种所谓的青春元素被堆砌在一部部电影中,虽然看着过瘾,但不免让人唏嘘:这到底是谁的青春?“我的青春是在书山题海中度过的,为了考上大学,每天睡不到7个钟头,我坚持了4年。”29岁的王伟带着妻子,抱着孩子看完《左耳》感慨道,“我就想看看别人的青春,怀念自己的过往,但在这里找不到我的青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70后’的青春在改革开放中度过,‘80后’‘90后’青春的主旋律大都是高考,而电影中恋情、友情、竞争及背叛的情节只能是‘故事’。”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张立国看来,那不是真实的青春,是电影人或者所有人“脑子中的青春”,是一种“幻想”。
“从商业运作角度看,可观的票房代表了青春题材电影的成功,它们迎合了观众对青春的幻想和憧憬。”伦绍臣话锋一转,“但它们缺乏反思和审视。青春有迷茫,更有追求,电影把我们对梦想的追求弄丢了。”
看过很多部反映青春的电影,王伟对《老男孩》中的情节念念不忘:“电影不长,但其中对梦想的执着和追求深深感动着我,甚至为它掉过眼泪。”
“现代年轻人没有经历大的时代变革,缺少跟这个时代的砥砺与激荡,而在社会高速发展和信息海量摄入等的影响下,难免产生浮躁的心态。”在张立国看来,即便这样,在每个年轻人内心深处仍藏着一股为梦想奋斗的激情,“青春题材的电影不能迎合浮躁,而要去竭力激发年轻人潜在的奋斗热情,励志他们以更大的魄力去开拓创业。”
责任编辑:林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