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泉州古城文化旅游渐入佳境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05-06

  “据统计,2014年全区接待旅游总人数541.60万人次,同比21.1%,实现旅游收入53.57亿元,同比增长23.3%,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增速均位居全市首位。”笔者近日从鲤城区相关部门获悉,该区旅游接待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旅游产业实现较快发展。

  近年来,鲤城区积极把握旅游市场从组团式向自由式、从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变的趋势,出台《鲤城区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互动融合,把6.71平方公里的古城作为一个文化旅游的整体景区来打造,策划生成泉州闽南生态文化园、新门旅游文化休闲街、源和1916等多个文旅项目,推动古城文化旅游渐入佳境,打响“古韵鲤城·文化之旅”文化旅游品牌。

  聚宝城南将建设 “文化一号工程”

  “我们要把‘聚宝城南·泉州闽南生态文化园’项目提升到老城区‘一号工程’,也是文化‘一号工程’的高度来看待,是老城区重中之重的项目。”近日,鲤城区主要领导前往城南片区,现场调研该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求指挥部和临江街道增强大局意识,加大工作力度,形成合力,确保项目尽快推进、尽快建成、尽快产生效益。

  据了解,“聚宝城南·泉州闽南生态文化园”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0.5平方公里,预算投资超5.5亿元,计划在今后5年内,按照“修旧如旧”原则,统一规划,精心修复保护文物、历史建筑、古民居、遗址等,将其改造成为民间技艺、小吃、武术、医药、表演艺术、童玩等闽南民间活态遗产展示区域,并重点整修八卦沟大濠水系3000米,复兴聚宝街、青龙巷、万寿路三条传统街巷,营造“一河三街”活态文化空间,建设没有围墙、开放性的“泉州闽南文化生态园”,打造成闽南文化生态、海丝文化遗址、东亚文化之都民俗风情的活态展示区。

  据悉,目前鲤城区正在积极做好项目的规划、筹资、文化资源摸底等前期准备工作。下阶段,鲤城将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对拟实施的非遗中心展馆建设、牌坊建设、统一规范生态园店牌、李贽公园及智慧停车场建设、城南游客集散中心改造等项目,逐一明确责任人和时间安排;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居民参与的运作机制;主动与专家学者对接,优化、深化、细化项目规划设计;加快统筹整合辖区现有自然、文化、资产等各类资源,分类开发,真正实现古城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并举的双赢局面。

  新门街拟打造成 “文化会客厅”

  “泉州与水是密不可分的,此次新门街将做足‘水文章’。”泉州新门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新门街转型升级将结合笋浯溪、八卦沟串成独具闽南风格的观光休闲线路,并把甲第巷和西街贯通起来,实现以新门街为主轴的点、线、面联动发展,形成旅游文化辐射圈。

  据介绍,新门街转型升级计划开发笋浯溪水岸休闲旅游项目,让市民和游客在水上看泉州。规划通过对笋浯溪两旁的旧房改造,增添风情凉亭、闽式小商铺等,激活笋浯溪的旅游潜力;开发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和公共立体停车场,解决旅游巴士和来往游客的停车问题。

  近年来,鲤城区按照“古城文化复兴计划”的要求,持续推进新门街转型升级,加快旅游项目建设配套,推动古城繁荣与发展。正在全力推进的新门旅游文化休闲街项目将重点围绕“东亚文化之都”和“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以“海丝文化”和“闽南文化”为主题,将最具闽南建筑风格的新门街和城市独有的水系与周边芳草园、南音艺苑、梨园剧场、临漳门、源和1916、甲第巷、八卦沟、开元寺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有机结合,着力推进一溪、一园、一街、一门、一巷等“五个一”及“五个文创园”、“两个非遗展示馆”项目建设,实现新门片区商业转型升级,将其打造成泉州的“文化会客厅”,向八方游客展示具有丰厚底蕴的泉州文化。

来源: 责任编辑:林巧云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