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湾大桥成长记
追溯泉州千年造桥史 从与潮汐抢时赶工到全天候海上施工
“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说的是从古至今,泉州造桥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泉州一千多年的桥梁史,创下了多项纪录。泉州湾大桥通车在即,记者采访了原泉州市公路局副总工程师尤建才,请他简要回顾泉州的造桥历史,点评几个关键性里程节点。
□早报记者 林福龙 柯丽娟 李波玲\文 王柏峰\图
古人造桥
与潮汐抢时赶工肩挑手扛很费时
时光倒回千年,北宋皇祐五年。清晨,早早来到工地上的人群,蹲在四周。老人们抽着烟袋,青壮年坐在锄头扁担旁,近乎无奈地盯着江面——他们在等,等潮水退下,露出桥基的位置。
“潮退了!”有人喊了一声。四面的工人蜂拥冲进淤泥里,数十把锄头在江面上起起落落。他们先在桥基位置围出一个方形地,即围堰。围完后,工人们合力将水一点点舀出。舀完后,工人们再次拿起锄头开挖,挖到一定深度后,抬着木桩的工友们,将桩打在泥地。所选为松木,它泡在水里千年不坏。数排木桩打完后,大家又七手八脚地把各种木板横竖两向铺在木桩上。
这,即是后来人们所称的“睡木沉积”。
尤建才称,古人们以这样的方法,避免河流冲刷掏空桥墩以下河床,造成基础不稳,“独步天下的洛阳桥和安平桥同样如此”。
桥梁的架设,在没有吊车的年代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桥高,而江面低。个子矮的如何够得着高个子呢?洛阳桥的建设者们很聪明,他们能自制“吊车”。
下午涨潮前,工人们把三根粗壮的木棍一头绑住,立地搭成三角锥状,称为“扒杆”。再用铁链或粗麻绳将长约11米、宽厚近1米,重近30吨的石板条吊在扒杆上。
这一切都在船上完成,等涨潮时,他们就开船起航,石板条要放在哪里,船就停靠在哪里,得掐得准准的才行。“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纤”说的就是这个过程。
石块拱桥
“搭积木”巧造桥难跨越大江大河
工人们不用下水,在岸上把质量上乘的松木锯成方块,按桥的一比一大小,将方木拼成拱架。这时,其他工友们,三三两两担着石块赶来。拼拱架的工人们拿起这些小石块在拱架上试拼拱桥。只是试拼,不用沙浆黏合。拼凑完成后,验收方验收认为这一“模型”达到设计要求了,工人们的试验就算成功了,可以实际开建。
在上世纪70年代,在泉州流行的石拱桥建造技术,说白了,就跟现在孩子们玩的积木游戏一般。
洛阳桥的造桥技术,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包括当时建起的旧金鸡桥,仍采用同样的筑基方法。到了70年代,石拱桥日益兴起,在永春、德化及南安等地都有。
那个年代里,钢筋水泥不足,石拱桥不需要动用多少机械设备,被锯成方形的松木和许多小石块,就能“拼”起一座桥,过程类似于做一个积木游戏。建设实桥的所有材料都拆自试拼阶段,过程也几乎相似。在岸两边两头开工,用松木搭拱架。搭完后将石块一块块垒上去,待石头拱架合龙后,下面的松木拱架就可以拆除了。
由于桥体重力分散到岸两边,因此拱桥对地方的气候要求有一定要求。它虽不用钢材水泥,但受拱形结构限制,最大跨径超不过50米。因此,无法建造现代的跨江跨海大桥。
“拱线合龙后,桥体重力会传到拱轴线上,分散到桥两边。”尤建才说,这是拱桥无需桥墩的原理。
跨海修桥
“全天候”海上施工高科技创造奇迹
两江交汇入海口,水深几十米,风大浪急,本不是施工作业之地,但在技术发达的如今,顶着海风烈日,泉州人正在这里创造新的桥梁奇迹:一件件硕大无比的干拼组合梁、防撞钢套箱,重达数百吨,在岸上预先造好,通过大型运输驳船,送到海中的预定位置,在吊塔的帮助下,精准安装到位……
“在几十米深的海底造基础、建修百米高的塔柱,这在过去连想都不敢的,对于如今的造桥科技而言,只是‘小菜一碟’。”谈起近年泉州造桥的飞速发展,尤建才这样表述。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泉州共建成大中桥梁2500多座,其中,1949年至1979年共建成631座,而1979年至2008年共建成1899座,这些桥梁几乎涵盖目前我国所有桥梁的类型。
如1980年开工建设的泉州大桥,为钢筋混凝土π型拱桥;1994年开工建设的安溪县凤城铁索桥,为铁观音之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94年,由爱国华侨捐资兴建的安溪县铭选大桥,是福建省率先采用的中承式钢管拱桥;1996年12月建成的泉州刺桐大桥,开创了泉州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的先河;1997年建成的永春县内格桥,为单跨120米箱型拱桥,桥梁修建在高达93米的深渊峡谷中,是目前福建省单跨最长、最高的拱桥;2005年开工建设的泉州晋江大桥,是泉州市第一座斜拉桥。
如今,泉州湾大桥又创造了新的历史,是福建目前在建最长的桥梁,也是目前泉州最高桥梁建筑。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林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