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时期,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国家战略构想。古老的丝绸之路,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以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为契机,率先拔锚,扬帆起航。从即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从历史人文、规划设计、基础设施、海洋合作、外贸投资、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展现泉州传承海丝精神,推进先行区建设的积极作为和明显成效。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外交格局的新变化。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积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千年刺桐古港迎来新的机遇,吸引了全球越来越多的目光。海内外泉州人,正扬起“海丝”风帆,创造新的辉煌。
东方第一大港
成就一流造船术
“闽在海中。”《山海经》这句记载,似乎注定了泉州与海洋的不解之缘。商周时期,泉州先民就留下了海洋文明的遗迹。春秋时期,泉州土著居民闽越族已擅长造舟航海。唐代末年,丝绸之路重心转向海洋的时候,泉州迅速崛起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历史上的泉州港,有“三湾十二港”之说。泉州港深湾阔,为航海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唐五代以来,泉州环城遍植刺桐树,故称“刺桐城”,港以城名,古代泉州港亦称“刺桐港”。宋元时期,达到鼎盛的刺桐港曾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有商贸联系,如印度的马德拉斯,伊朗的西拉夫港,阿曼的马斯喀特,还有远及非洲坦桑尼亚东北部的桑给巴尔岛。
1291年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抵达泉州。他在那本后世广为流传的游记中,对这座城市倍加赞赏:“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1347年,阿拉伯世界最伟大的旅行家、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造访中国,和那个时代的多数人一样,他的首站是刺桐港。他在游记中这样回忆触目的惊艳:“余见港中,有大船百余,小船则不可数矣……城内每户必有花园及空地,居屋即在其中央。”
成就泉州港在海上丝路重要地位的还有这里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王连茂说,泉州造船技术历史悠久,1974年在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海船,从船型、结构和造船工艺等方面,都显示我国宋代海船的建造技术在世界造船史上的领先地位。这艘古船是我国水下考古中,发现年代最远、形体最大的海船,被称为“中国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涨海声中万国商
曾是国际大都市
千百年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泉州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起密切的经贸文化往来。
“那时候,操着不同语言的外国人纷至沓来,既有传教的,也有游历的,当然更多是经商的。当港口成为各国友好往来的重要口岸,泉州也逐渐成为一座五方混处、华夷杂呈的国际大都市。”熟悉那段辉煌历史的研究者向记者如此描述:当时,泉州港口吞吐着令人眼花缭乱的丰富物产,除了龙涎香、丁香、沉香、降真香和胡椒在这里大量进口外,菠菜、南瓜、荷兰豆等,无一不由这里登陆,踪迹渐遍中国。同时,泉州的陶瓷、刺桐缎、茶叶等源源不断地输出,有的运抵欧洲时,虽然贵重得与黄金相当,却仍然供不应求。
由于贸易兴盛,海上贸易管理机构应运而生。这就是“市舶司”。泉州市舶司设立于1087年,其功能类似现代海关,宋绍兴年间,泉州市舶的年收入近百万缗之多,约占南宋王朝全部财政收入的五十分之一。泉州市舶司历经南宋、元朝,到明成化十年(1474年)迁往福州,历时近400年,见证了泉州港海外贸易的发展变迁,为我国古代海外交通史留下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市井十洲人
多元文化大融合
“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带来贸易的繁荣,其深远的影响在于推动东西方文化文明的交流。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著名的世界贸易大港,各国的商人、旅行家、僧侣及各行各业人员汇集于此,带来了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和犹太教文化等,外来宗教和中国本土的儒教、道教、民间信仰交相辉映,和谐相处,泉州也因而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元宗教文化相互融合,造就了独具魅力的泉州宗教景观。
沿着海上丝路,世界人来泉州,泉州人也走向世界。千百年来,泉州人漂洋过海,扎根异国他乡,在世界各地留下打拼奋斗的足迹。早在唐朝末年,便有泉州人迁居南洋,之后,泉州经历了多次大规模海上人口播迁。如今,泉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泉籍华人华侨分布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上世纪末,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来到泉州。当考察团成员看到泉州如此丰富的海丝文化遗存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无不惊叹。负责人迪安博士说:“海上丝绸之路的重新开辟,不仅是为了贸易,也是为了不同国家的学者组织在一起,探讨历史上的各个国家如何以海上丝绸之路为纽带联合在一起的经验。丝绸之路是经济文化交流之路、和平与发展之路,是友谊之路,泉州在新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将发挥中心作用。”
□本报记者 陈智勇 实习生 李自蹊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