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信箱:tg@hxci.cn
国际文化大都市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景观?我个人一直有个也许并不成熟的观点,上海这样一个国际都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建设一定要走一条有创造性的新路,虽然30多年改革开放带来发展和繁荣,但国家对公共文化建设的目标还不能提升得过高,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定位在保基本和文化均衡性等方面的保障以及市场失灵方面的补充。但对上海这样一个经济和文化相对发达的大都会来说,公共文化建设则有一个重要的参照系值得考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相对成熟,文化市场、国际文化交流相对发达。
可以这样判断,50%以上的人口的文化需求基本不再靠公共文化。所以如果我们的公共文化成为文化扶贫,或者仅仅是为了一部分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那么,公共文化建设的定位以及作用,显然被我们低估了。
改革开放30年,上海的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公共文化建设特别是2010年世界博览会之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很多做法引领全国。但总体上而言,上海的公共文化建设还是政府主导型的文化建设,一些试验性的举措还都是在局部进行。所以,如果从这个方面来看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我们就不能被全社会参与性的众多文化活动淹没,而有必要看到发动和组织过程中思想和理念上的创新,更要及时对诸多创新性举措进行归纳和总结。
的确,在上海众多的节事活动中,还没有哪一个节事延续时间超过市民文化节,也没有哪一个节事能够举办那么多场次活动,也没有哪一个节事有那么广泛的参与度。举办这样一个宏大的文化节本身,就是基于一个重要的判断:对上海文化建设的深厚积累的自信,首届市民文化节对上海文化建设是一次重要的检阅。同时,也是对上海文化建设自觉和能力的一次有意识的考验,是在公共文化建设上寻求重大突破的一次成功尝试,是上海国际大都市文化景观中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一次探索。
市民文化节特别强调在办节思路上的全新举措,实质就是关乎政府在这次文化节扮演什么样的一个角色?我们欣喜地看到,政府虽然主导着文化节,但并没有去包办,而更多地是承担了动员、规划、服务方面的工作,发动全社会各类组织积极参与,甚至采取购买竞标的方式,从理念上贯彻这样一个办节思路,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举措,在全国也属于创造性的举措。这就回应了十八大提出的政府职能转变,政社分开、责权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的目标。
市民文化节中,众多的社会性组织积极参与,成为一个重要的特色和亮点,但也还应该看到,这也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因为它最终取决于我们社会组织建设的发达程度,当然市民文化节的举办,从另一个方面会催生更多的文化性社会组织的出现,鼓励更多的有识之士不仅仅是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参与到文化活动组织的建设中。
文化节有家庭、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社团等多种主体参与,比如203家社区活动中心在组织上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某种程度上这些参与的主体仍带有比较强的政府背景,所以我觉得特别值得我们珍视的是那些民间自发的文化团队以及参与组织活动的一批社会性的非营利性机构。
上海的公共文化建设也具有全国共同的特征,比如公共文化建设基本上还是与行政管理层级相对应,比如市一级掌握着主要的公共文化设施以及院团等资源,区级以图书馆、文化馆等资源作为其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第三级就是街道或社区,以文化活动中心为主要阵地。这种资源和管理的行政化特征,在公共文化建设落后地区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在发达地区特别是大都市,往往可能就显得机械,有时候会造成资源条块分割,资源共享程度不够。
这次市民文化节用一系列重大的活动打破了这种分野,比如10大市级大赛,分别由与赛事特色相关的区级文化单位来组织,打破行政区划对文化活动的阻隔,让各个社区的居民能够在文化活动中互动交流;这次市民文化节显示了上海社群文化的繁荣,有一定的基层和草根特色。
文化节有意识地整合了专业性的文化艺术资源,一是把专业院团和行业文化艺术行业协会动员起来积极参与,二是把活跃在社区的专业文化艺术人士引导到活动中来,“市民”文化虽然带有草根性质,但生活在社区里的专业性文化艺术人也是“市民”的组成部分。因而,首届市民文化节用活动打破以行政区划来统领公共文化建设的方式,更多地以社会力量来承担这些职能,使社会的细胞更加发达。
首届市民文化节总体上还是处于“策划”之中,虽然使更多的社区文化得以呈现,但在社区中一定还有更多的文化形态和活动处于“策划”范围之外。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带给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它有一个非常特别但非常有活力的部分,就是“艺穗节”,那些不能被正式邀请的节目也可以以边缘艺术节目的方式在节庆期间上演,从而增强了艺术节的魅力。这些都是打破“组织”的行为方式,这些活动作为一种非正式文化景观与城市文化互动,并不断更新城市文化,构成一个城市的更为广泛的力量,值得我们借鉴。
当然,第一次办这样一个全国乃至其他国际大都市都少见的市民文化节,如何打造成为一个品牌,如何把公共文化活动与上海日益增长的消费性文化结合起来,如何把市民文化节在内容上与上海其他节事区别开来,如何把这样一个全民参与性的文化节在区域内外甚至海内外进行辐射和交流,如何在这样一个全民性的文化盛宴中更加有意识地培育市民对城市和社区的认同度、归属感等都是需要我们继续探索的命题。
首届市民文化节行程过半,赢得了广泛的好评,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取得重要的实效,尤其是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值得肯定,相信文化节落幕后,一定会引起各方认真地去总结。我们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艾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