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老专家考证南音起源古缅甸国
发布时间:2013-05-27 来源:泉州网
骠国乐的流播、嬗变与泉州南音
(一)跨越时空、历经演化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因骠国王“有内附心”而为其策划向德宗献乐,全过程煞费苦心。德宗却以其乐“无足采”,于是骠乐飘出宫闱,广为传扬。唐统治者重视音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社会功能。先前骠乐已“洋溢于南诏”,此番更得唐人喜爱。
韦皋治蜀21年,政绩卓著,也不会忽略他曾为之精心策划并记谱的高雅优美骠乐,作为“宣扬教化”而施政传播;还有他的节度使署衙,原是隋蜀王的蜀王殿。里面的灵和殿,历来都是歌舞管弦之所,不乏才艺精湛艺人的身影;且韦皋擅长音乐,座中兼有宾伎,骠乐当也有发扬展现其中的时空。韦皋宅中还养骠人的崇拜物孔雀,“暇日与诸公共玩。”的怀骠情结。剑南西川节度使署衙的成都,唐代有“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扬(扬州)不足以侔其(成都)半”之称。其间韦皋传扬骠乐,五代的前后蜀主,一脉相承。包括教坊唐乐,也保存较好。宋初“国朝大乐诸曲,多袭唐旧”、“宋初循旧制置教坊”而唐乐也只有蜀教坊乐工才得精通。况且五代的后蜀,也是燕乐歌曲的中心地带。因此宋平蜀带走“西川乐工”竟达139人,占宋教坊总人数近1/3,皆“四方执艺之精者”。从此唐乐、骠乐拢总随后蜀教坊乐工入宋了。
唐代以来,泉州一直是闽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社会相对稳定。五代至北宋初,这一海港城市已呈现“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盛况。宋元时期,更是“涨潮声中万国商”的东方大港,经济繁荣,人文鼎盛。宋室南渡,泉州成为“可避兵”的大后方,可苟安的“富州乐郡”的陪都。建炎三年(1129年),管理宗室事务的机构南外宗正司及宗子349人一齐移入泉州城区中心(今泉州梨园戏剧团团址)。
至景炎二年(1277年)的148年中,繁衍及迁入的宗子达3200余人,所有俸给及一切生活费用,全“请给”于泉州。由于南宋朝廷恢复宗室正任以上可借教坊乐人教学,京都诸多杂剧、提线傀儡、唱歌、舞蹈等国家级艺术家,纷纷前来。至此,司内杂剧歌舞、繁弦急管,好一派升平极乐的景象。其间又有建炎初及绍兴末的数次罢教坊,泉州又是这些教坊艺术家首选的地方。一百多年间,不知多少接踵而来,但他(她)们一届年老或适当时刻,就流转民间教乐传艺。尤其是景炎元年(1276年)元兵攻陷临安、直下福州。
[责任编辑:伍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