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闽南建筑 > 正文
一楼一家族的风情
发布时间:2013-05-27 来源:泉州网

  在泉港后龙镇割山村有一条楼下新街,这条街上的建筑全由当地华侨修建,采用的是折中主义风格,细部装饰体现浓郁的南洋风格。尽管时光已在它身上刻画皱纹,但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得到半个多世纪前海外游子对故土的思与恋——

  □本报记者 吴拏云 陈起拓 文/图去年,姜文、周润发、葛优等大腕联手奉献了一部精彩大戏《让子弹飞》。影片不但以诙谐表演和荒唐离奇的情节赚足眼球和钞票,也让拍摄之地一夜间名声大噪。那条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鹅城”大道,着实令人眼界大开、印象深刻。实际上,这条“鹅城”大道就是广东台山市端芬镇梅家大院(又称汀江圩华侨建筑群)的一部分。近日,笔者在泉港区后龙镇割山村也发现了一条类似的由华侨修建的小街,此街名为楼下新街。街长虽不足300米,但建筑群整洁大方,几乎都是二层带骑楼的房屋,中西混搭的风韵犹存,看上去赏心悦目。楼顶的雨漏装饰尤为精美,一条街几十种雨漏造型(如图),形象各异,色泽鲜明,蔚为奇观。

  三段式的立面

  住在新街街口的阿球(闽南语)老先生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说,这条新街大概建于1948-1949年间,是由旅居南洋的华侨们投资的,迄今已有62年的历史。当时,几乎整条街的房屋,都是由一位名叫阿四(闽南语)的建筑师一力承担建造的,因此风格统一,齐整有序。这街上的建筑也被当地人称作“番仔楼”。

  笔者看到,新街沿街立面处理基本分为三段式:下段为骑楼立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檐顶或露台。站在街中央,举目上望,有不少浮雕“攀爬”在窗台以下的墙面上或檐口窗楣边,但是没有看到南洋建筑常见的山花。从外观上看,整体的装饰与纹样不算丰富,但与周边建筑却能默契融合。看来,当初的建筑师也有考虑到新街与四周建筑的整体观感问题,力求协调,所以在外饰上,并没有过分凸显“南洋风”。

  “工”字形内部结构

  新街“番仔楼”基本都是二进结构,分为主厝与护厝。一幢名为“登碧楼”的大宅内,前后厝宅是用一条短廊连接的,形成一个近似“工”字形的结构。在割山村村委会主任陈宗顺的带领下,我们进到屋内观看,发现主厝房间大而宽敞,护厝的房间则相对狭小,居住区楼顶皆为传统中式的“金”字形瓦顶。后厝宅也是分上下二层,共有十来间屋子,气派大方。据居民介绍,在这里居住冬暖夏凉,房间采光、透气方面也相当不错。

  这样的建筑感觉是中国传统的檐廊式建筑对西方敞廊式建筑逐步吸收、融化、演变而来,为的是适应南方多雨、多风、酷热的气候特点。木头、红砖、灰岩是三种最基本构建物,它们互相配搭合理,线条明朗,一点都不会给人予杂乱的感觉。

[责任编辑:伍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