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闽南建筑 > 正文
精雕细琢福兴堂
发布时间:2013-05-27 来源:泉州网

  李武宗的传奇故事

  说起李武宗、李武庸两兄弟的故事,岵山镇人几乎都耳熟能详。特别是李武宗,他的生平充满传奇色彩。

  陈敬爱先生称:“李武宗最早是一名‘摇鼓担’(挑货郎),他时常向一位商铺老板进货。有次他在进货后,发现自己的货筐中,竟有数块金锭被包在了布匹下面。李武宗并没有把这黄金私吞了,而是挑回商铺,退还给老板。商铺老板十分感动,从此,在商业上给予李武宗各种无私的帮助。李武宗的生意越做越大,在十几年的时间之内,终于拥有了庞大的资产。”陈敬爱还表示,李武宗在巅峰时有财有势,而且远近闻名,除了福兴堂外,他在永春还有好多座古厝和洋楼。“李武宗和弟弟一起做的生意覆盖面很广,有火柴石厂、葡萄糖厂、纺织厂、药厂等等。李武宗结交的名人也非常多,其中就有陈嘉庚。据说在盖福兴堂时,陈嘉庚曾三次前来参观,可见他们关系的密切程度。”

  李光泽遗憾地说,李武宗其实从没住过福兴堂,在这幢古大厝即将全面完工之际,他就在上海遇难了。“李武宗生平致力于公益事业,1940年他在家乡创办启新小学,他乐善好施,救助难民,深受本地群众的尊敬。在抗日战争时期,福州民众缺衣少食,生活艰苦。李家兄弟当即出资从海外买了两轮船的粮食,无偿供应给民众。有感于李家兄弟的感人行动,当时的福州市政府提议,将李家兄弟推选为省参议员,还向李家兄弟赠送‘视国犹家’的牌匾。”

  永春人陈天赐先生幼年时常在福兴堂内玩耍,他说:“李武宗于1945年在上海吴淞口不幸遇难,当时他所乘坐的轮船遭日本水雷袭击。据说,为了抗日,他经常偷偷利用货船帮国民党运送军火,结果被日本人发现,才惨遭毒手。”

  (感谢庄先生热心报料,奖线索费100元)

[责任编辑:阮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