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闽南建筑 > 正文
首座乡村钟楼见证潮涨潮落
发布时间:2013-05-22 来源:泉州网-泉州晚报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一首耳熟能详的《大海啊故乡》曾唤起多少人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在外出工作的泉港区后龙镇割山村年青一代的记忆里,故乡不仅有大海,还有一座挺拔屹立的美丽钟楼。

  □本报记者 陈淑华 文/图

  18米高建筑矗立大海边

  日前,记者重回老家割山,头一回仔细探究这座18米高、掩映在葱翠林木间的钟楼。它共有5层楼,每层面积16平方米,框架结构,四面外墙用小块的深红色长条砖规则贴就,顶楼天台放置着多个毛笔状扶手。远远看去,显得格外秀丽、大方。18米高的建筑,在上世纪80年代的偏僻山村,足够吸引眼球了。即使是现在,外地人驾着车从钟楼和浩瀚大海之间的沿海大通道经过时,也会忍不住多看它几眼。

  问起当年建造钟楼的原因,在家颐养天年的主人陈荣坤老先生一脸调皮的笑。“我喜欢清静,在外做生意有点积蓄后,就想在海边建房子。可是,规划的庭院恰恰在4条溪流的出水口边上。古人建塔镇水,我嫌建塔太土,所以干脆建造了这座钟楼。”

  毛笔状扶手寓意美好心愿

  说时容易,建时难。上世纪80年代,海边荒凉一片,不是洼地就是杂林。陈老先生在海水涨潮线以外筑起了4米高的围墙,然后不断填石填沙,将地势抬高2米多。土地平整后,开始运石头建房子。石头是现成的,就在不远处山上的石窟里。但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工人们沿着羊肠小道,一路翻滚石头,将石头滚到海边,再用小船运到几十米外的基建建房处。

  “钟楼是自己随便设计的,为了避免有倾斜感,四个角落的梁柱由下往上变瘦,所以,从外面看钟楼,会感觉一、二层比较胖,三至五层比较瘦,其实钟楼内部是均匀的四方形。”陈老先生笑着说。让他自豪的还有钟楼天台的几个毛笔状扶手。“毛笔,寓意着我们年老一辈的美好心愿。”他略带自豪地说,钟楼建成后,年青一代就出了两个留学美国的博士后呢。

[责任编辑:伍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