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泉台交流 > 正文
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3-05-22 来源:泉州晚报

  (四)闽南人移居台湾的第四次热潮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奉清政府之命收复台湾,郑氏在台湾的政权结束,大陆和台湾出现了政治上大统一的局面。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将其划入福建省进行管理。从1684年到1883年,是中国历史上长达200年之久的“闽台合治”时期。这一时期,清政府先后开放了福建泉州、福州等地港口与台湾对口通航。特别是由于地缘、血缘密切关系等原因,闽南人前往台湾持续不断,几乎遍布全岛。这就形成历史上闽南人移居台湾的第四次热潮。据1926年调查资料显示,这一时期,台湾人口中的80%以上祖籍是泉州或漳州的,其中泉州籍约占45%,漳州籍约占35%。⑤相应,闽南文化也在台湾全岛广为传播。

  (五)闽南人移居台湾的第五次热潮

  1893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腐败无能而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之后的50年间,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闽台两地处于分离状态。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政府从日本殖民主义者手中收回台湾。台湾回归祖国后,闽南人再次兴起移居台湾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从1946年到1949年短短的4年时间里,就有177万大陆人移居台湾,其中大量是闽南人。               ⑥这就形成了历史上闽南人移居台湾的第五次热潮。闽南文化也因此进一步在台湾传播。

  二、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随着一代又一代的闽南人移居台湾,成为台湾地区的主体居民,他们把闽南文化带到台湾,使其在台湾传承与融合,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台湾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闽南文化对台湾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闽南方言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任何一个民族在迁移的过程中,首先是把语言这一文化载体传播到新的居住地。闽南方言(闽南话)作为闽南人文化的载体,在闽南人移居台湾的过程中,他们首先把自己的母语——闽南话带到了台湾,并世代相传。由于闽南籍的人口在台湾人口中占大多数,闽南话也就成了台湾同胞语言交流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汉语方言。福建闽南话在台湾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台湾式的闽南话,也就是近年来在台湾大众传媒中使用的所谓“台湾话”。换句话说,台湾同胞所讲的所谓的“台湾话”,就是闽南地区闽南人所讲的闽南话。尽管由于地域关系等原因,所谓的“台湾话”与闽南话相比,除了在特殊词汇上有一些细小的差异和语调上不象厦漳泉闽南话那么纯正外,其余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所谓的“台湾话”与闽南话是一脉相承的。⑦这就是海峡两岸闽南话一直畅通交流、沟通无阻的根本原因。

  (二)闽南民间信仰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求,对离乡背井的人们来说这种需求更为迫切。闽南地区民间信仰繁多,主要有妈祖信仰、广泽尊王信仰、清水祖师信仰、保生大帝信仰、关帝信仰、城隍信仰、陈元光信仰、青山王信仰等。这些民间信仰,随着闽南人移居台湾,而带到了台湾予以传播,也就形成了台湾同胞的民间信仰。其中,妈祖信仰在台湾传播最广,影响最大。台湾同胞信仰、奉祀妈祖也最为虔诚。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1662年),泉州人就在台湾建起了台南天妃宫。1668年又在鹿港建起了鹿港天妃宫。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收复台湾后,他向康熙皇帝上奏,认为“泉州神女天妃显灵,协助平台有功”。次年,泉州的“天妃”升格为“天后”;施琅在台湾的台南建造大天后宫;随后,又在台湾的台中、嘉义、淡水、彰化等地,建起了从泉州“天后宫”分灵出去的天后宫多座。因为台湾是个海岛,妈祖又是海上救苦救难的“女神”,所以妈祖信仰遍及台湾各地。从偏僻的乡村到繁华的城市,到处都建有妈祖庙。据说,台湾有妈祖庙800多座,信仰者达1100万人以上。因此,数百年来,作为闽南文化组成部分的妈祖信仰,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加强两岸民间交流的原动力。

  (三)闽南民俗习惯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闽南传统民俗习惯很多,如有春节拜年、元宵迎灯、清明扫墓、端午竞舟、中秋搏饼、重阳登高、冬至搓圆等民俗风情。其中,最主要的是,闽南人为取得各自的生存空间,历经千百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宗族聚居,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传统民俗习惯。因此,闽南人移居台湾的同时,不仅带去了宗族聚居的民俗,而且供奉祖先的牌位和神衹。特别是早期闽南人移居台湾,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土著居民的袭扰等困难,他们在不可预卜的未来环境中,为谋以生存并求得发展,必然要同族聚居,以祖先和神灵作为精神支柱,祈望祖先和神灵保佑他们未来一切平安顺利。在聚居过程中,他们形成了宗族组织,随后,就要从事置族产、建祠堂、修祖墓、编族谱等宗族活动。而祠堂往往是宗族、家族组织活动的中心,它不仅是供奉祖先神主牌位和祭祀祖先的场所,而且是宗族议事、执行族规、族人宴饮活动的地点。台湾各地种种宗族活动基本上与闽南相同。迄今,这些场所在台湾的乡村仍然可以见到历史的痕迹。对于家族来说,几乎在近亲居住的祖厝内都设有公厅,作为祭祀祖宗的场所,他们逢年过节都将家族的现状及新鲜事,如男婚女嫁、添丁发财或金榜题名等大小喜事报告祖先,同时,也将天灾人祸、遭遇困难等报请祖先,以求庇佑,指点迷津,避难免灾。这种传统民俗一直影响到现代。这些民俗习惯的传承,都反映了移居台湾闽南人思乡恋祖的情怀。

  (四)闽南宗教信仰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闽南宗教信仰是闽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闽南人的足迹,闽南宗教信仰也在台湾广为传播。闽南人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大类型。其中,闽南佛教信仰对台湾的影响最大。我国现代著名高僧广钦和尚(1892-1986年)被台湾佛教界誉为“圣僧”、“一代高僧”。他少年出家,1947年以前在福建泉州清源山和承天寺弘扬佛法,专修念佛禅定法门,曾达到进入四个月不食不动的境界。1947年6月,他赴台湾。在台湾的40年间,为了弘扬佛法,他致力于三件大事:一是建寺安僧,先后在台北、高雄、台中、台南、花莲等市县创建了广明寺、广照寺、日月洞寺、承天寺、广龙寺、广承岩寺、妙通寺等一系列庙宇,以安顿僧人。二是讲授开示,以动人的辞藻弘扬佛法,发展佛教弟子。三是传授三坛大戒,延续佛教文化命脉。广钦和尚为闽南佛教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与发展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达到了“法雨普施台湾,甘露滋润大陆”的效果。这一善举为台湾佛教界认同大陆佛教文化,形成共识奠定了基础。

  (五)闽南民间艺术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闽南艺术内容广泛,主要包括戏剧(梨园戏、歌仔戏、木偶戏、高甲戏等)、音乐(南音等)两大类。闽南艺术对台湾的影响很深远,闽台两地都有爱看戏、爱听曲的民风,几乎所有闽南的戏剧、音乐都传播到台湾。梨园戏是闽南最古老的剧种,早在康熙时期就已传播到台湾,梨园戏传入台湾之后,成为台湾最早流行的剧种之一。歌仔戏发源于漳州的锦歌,随着漳州人大量移居到台湾,发展为台湾的歌仔戏。后来,歌仔戏又传回漳州,成为至今十分流行的芗剧。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它的表现形式是前台演员演唱,后台多人伴奏。南音的历史有一千多年,是中国现存四大古乐中历史最悠久的曲种,集华夏古乐之精华,含唐宋曲韵之神妙,故有“华夏瑰宝”、“音乐活化石”之美称。早在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南音就已从泉州传到台湾,得到传承与发展。近代台湾的南管乐团在台南以“振声社”最著名,台北以“闽南乐府”规模最大。全省有50多个团体,会员达三四百人。近年来,在泉州举办的南音节活动,来自台湾的班子不仅数量多,而且保留下来传统的东西也多。这与几百年来海峡两岸艺术文化的交流频繁直接关系。⑧

  (六)闽南传统建筑风格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闽南的传统建筑风格别具一格,随着闽南人移居台湾,这种具有特色的传统建筑文化也在台湾传播。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的数百年间,移居到台湾的闽南人,按照闽南的建筑风格在台湾大兴土木,盖民居、立寺庙、建书院。这些建筑大多来自闽南工匠之手,甚至有的建筑材料是从闽南完成后运至台湾安装的。台湾的典型民居与闽南传统的民居一样,是以前埕后厝、坐北朝南、五开间加双护厝,且红砖白石双翘脊加燕尾为主要特征。台湾的寺庙、书院建筑无论是在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风格,更是与闽南地区一脉相承。总之,台湾的传统建筑与闽南的传统建筑一样,在大木结构上,采取叠斗式的构架,与北方常见的穿斗式木架构迥然不同;在围护结构上,采取就地取材的办法,形成具有闽南特色的红砖白石文化风格,富有浓厚的乡土情感;在屋顶造型上,采取重楼飞檐、高耸燕尾的结构,以凸现其曲线之优美,达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责任编辑:阮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