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民营资本投资公司,深圳世纪华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投资有限公司早在两年前就开始涉足非遗项目的保护和开发。“我们正在精心挑选一些合适的项目。”该公司项目总监刘欣说。
刘欣认为,国有资本更偏重于投资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文化等大型文化产业。但是对于大多尚处于起步阶段的非遗生产性保护项目而言,民间资本或许将会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谢伦灿认为,尽管目前针对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很多,甚至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也已加入,但对于非遗项目,目前投资主体还是以国有资本为主,民营资本处在开始介入的阶段。
面对逐渐升温的非遗项目投资,无论主体是国有资本还是民营资本,各地政府普遍表示认可和欢迎。“对于非遗保护来说,政府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基础的,就是保护和促进传承。”武汉市文化部门的一位官员表示,“在目前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政策之下,我们也希望能够为投资非遗的企业牵线搭桥,促进文化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把握好投资和保护的“度”
对于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来说,如何使用筹集来的资金比如何筹措资金似乎更为关键。曾经从事过宣传工作的张多堂对此颇有经验。在广灵剪纸产业园里,不仅有研发中心和培训学校确保剪纸手艺传承提升,还有博物馆和体验项目吸引游客。张多堂说,这样“多位一体”的建设能够将保护和发展产业结合在一起。
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也正是看到了非遗在旅游开发方面的价值,免费为3位非遗创作者提供1000多平方米的专业工作室,投资500万元尝试启动策划、生产和营销“三位一体”的产业开发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策划一批非遗精品、包装一批非遗核心产品、推广一批具备非遗元素的旅游商品。此外,该公司的一些投资还被用于提升非遗项目的管理和产品营销水平。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阮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