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智库 > 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融资筹钱难花钱不易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2-05-16

  面对剩下的资金缺口,张多堂选择了民间借贷。“当地的借贷公司对我们比较信任,程序很简单,而且我们借期短,也没出现过太大问题。”张多堂说,民间借贷的灵活性相对银行贷款要好很多,唯一的不足就是利息高,达到3%。发展至今,公司从来没有离开过民间借贷。对于马上将投建的产业园二、三期工程,张多堂还是想走“双管齐下”的方式,先从银行贷款,再从民间融资。

  和张多堂在开发“广灵剪纸”过程中的“双管齐下”融资方式类似,瑶族银饰、苏绣、皮影戏和景泰蓝等项目的相关开发在融资中也选择了同一方式。对于很多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单纯依靠财政补贴无法实现做大做强,所以加大融资力度就成了项目发展的重中之重。

  不管是银行贷款还是民间借贷,都属于债权融资,但是债权融资尤其是银行借贷对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开发来说依然有很多困难。“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开发很难建立合适的价值评估体系,所以银行贷款担保比较困难。”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院长谢伦灿说,“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始推出针对文化产业的减息、无息产品,是否适用于非遗项目,可以进行尝试。”

  国有和民间资本开始介入  

  就在张多堂为债权融资操劳费心时,湖北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木雕船模”的传承人龙从发、湖北省级非遗项目“汉绣”的传承人任本荣以及剪纸艺术家沈松柏收获了一笔不小的投资。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这3位传承人签订了非遗产品开发推广战略合作协议,他们创作的木雕船模、汉绣和剪纸被开发成旅游文化产品和高端收藏品,以包销、代销、订制等多种方式来推广。去年底,他们的产品已经被推向市场。

  不仅如此,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去年成立了武汉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免费为非遗创作者提供工作室,投资建立现代理念的生产开发模式,使非遗项目以全新的面貌“出阁”。

  在投资界青睐高科技、出版、影视等产业的今天,投资非遗还是一件新鲜事。“作为一家国有企业,我们除了考虑到非遗项目的较大市场潜力之外,还出于一种保护和传承文化的责任感。”武汉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主体看上了非遗这块“文化蛋糕”,包括民营资本。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阮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