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泉州:匠心永恒 欲与天公试比高

 “工匠精神”连日来成为全国热词,泉州各界同样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认为“工匠精神”在人类的制造史和艺术史上代代传承,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和其他国家都涌现出很多杰出的匠人和作品。当前,重提工匠精神,无疑具有重要时代意义。

工匠精神在泉州:匠心永恒 欲与天公试比高

古今中外,工匠精神代代传承。 (张九强 摄)

在日前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

工匠精神在泉州:匠心永恒 欲与天公试比高

年轻人正接过工匠精神的接力棒。 (张九强 摄)

何谓工匠?一砖一瓦,一榫一卯,一针一线,一字一句,倾其精血而聚其中,注其理念而隐其内。何为工匠精神?从字面理解就是“鬼斧神工、匠心独运、精益求精、出神入化”,包括了严谨、耐心、专业、专注、坚持、踏实等可贵品质。

工匠精神在泉州:匠心永恒 欲与天公试比高

中国历史上,工匠绵延不绝,工匠精神亦传承至今。在中国数千年灿若星河的匠人文化里,曾迸发出世界技艺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不论是被奉为工匠之神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还是三国名满天下的工艺大师马均,抑或是清代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他们用千年一瞬的热情与专注,创造传承着诸如造纸、鼓乐、烧造、织绣、印染、炼药、剪镂、刻印、画绘、塑作等巧夺天工的技艺。

工匠精神在泉州:匠心永恒 欲与天公试比高

2015年,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介绍了不少拥有顶尖技艺的一线技术工人。最近的热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那些从事珍贵古漆器、镶嵌、织绣、木器、青铜、瓷器、书画修复的技术人员,也都拥有手艺人的特质,堪称工匠精神的代表。“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中国传统中医药的祖训亦是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

工匠精神在泉州:匠心永恒 欲与天公试比高

在泉州,诸多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绝技代代相传,不断创新,成为闽南文化的瑰宝。与技艺一起传承的,还有历代匠人独特又具共性的艺术精神和追求。木雕、石雕、陶瓷从小工艺成长为大产业。去年,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惠安“世界石雕之都”、德化“世界陶瓷之都”的荣誉称号。

工匠精神在泉州:匠心永恒 欲与天公试比高

放眼国际,工匠精神同样得到尊重。无论是古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还是近现代的德国、瑞士、日本,其诞生的艺术家、制表师、皮革工匠等,无一例外展现对作品和产品的完美追求。德国每一部徕卡相机都可以相伴一生,瑞士每一块手表都能几十年精准无误,日本的木漏斗可以做到放置4年再加工……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能够承载起百年老店繁荣的,无疑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在泉州:匠心永恒 欲与天公试比高

“人类文明进程的本质是手工。”著名导演侯孝贤在其人生第一部纪录片《盛世里的工匠技艺》里,表达对工匠精神的观点。他认为,我们的记忆还是手工的,因为造型的原理、美感的确立、质感的分别,都是在手工时代逐渐确立和完善的。

工匠精神在泉州:匠心永恒 欲与天公试比高

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黄坚表示,工匠精神不但要做到心到、神到,也要做到“手到”。比如科隆大教堂,至今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之一,它集宏伟与细腻于一身,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耗时超过600年,至今仍修缮工程不断,它的每个构件都十分精确。时至今日,专家学者们也没有找到当时的建筑计算公式。泉籍中国当代艺术家苏上舟表示,有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代表着坚定、踏实、精益求精。英良集团董事长刘良也持有同样观点,他表示,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在泉州:匠心永恒 欲与天公试比高

各行业从业者以自己的方式践行工匠精神,创作出出神入化的作品。

以恭敬诚恳的心态对待职业和劳动,以端正的态度严格遵守各项工艺要求,实现器物的超凡性能,不厌其小、不厌其烦、不厌其精、不辞劳苦。或许,这就是工匠精神。

    ☆工——技艺挑战鬼斧神工

    工——鬼斧神工。中外历代匠人以其精湛技艺,为我们留下了传世精品。

工匠精神在泉州:匠心永恒 欲与天公试比高

在中国,能工巧匠古已有之,且在各行各业人才辈出。

距今4000多年前,良渚文化的玉器不仅品类众多,而且琢磨精致,纹饰华丽。专家们赞誉良渚文化玉器的工艺水准达到了“鬼斧神工般的高度”,其纹饰则将新石器时期玉器的创作“推到了顶峰”。泉籍古玉收藏家施振宇介绍,良渚文化玉器创造性的器型,为后代玉器的造型奠定了基础。匠人们运用了圆雕、浅浮雕、高浮雕、阴刻、镂空雕、透雕等手法,作品富有立体感,栩栩如生、纹饰和线条流畅和疏朗。

时光推进,在《庄子·养生主》中,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为世人所熟悉。庖丁说,“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所以技艺纯熟、目无全牛。

工匠精神在泉州:匠心永恒 欲与天公试比高

北宋画家张择端传世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以长卷形式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在5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据齐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动物208头(只),比古典小说《三国演义》(1191人)、《红楼梦》(975人)、《水浒传》(787人)所描绘的人物都要多。“中国流传下来的古代经典画作,多是以一种匠人的执著加上艺术家、文学家的精神追求来创作的。”泉籍中国当代艺术家苏上舟认为,唯有执著带来的积淀,技艺才能出神入化,作品才有深度。

在中国南方的泉州永春,诞生于1400多年前的永春纸织画,曾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中国四大家织”。永春纸织画,以纸为经纬线,编织而成画,其立体感强烈,色彩淡雅,加上拥有“隔帘观月,雾里看花”的美感,独具艺术魅力,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经线宽度小于3毫米,裁切后的宣纸条特别软,当长度过长时则会出现断裂或纠缠在一起的情形,因此传统的永春纸织画规格一般多为120厘米×68厘米。永春桃源纸织画院负责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周梅森却偏要挑战百米长卷。 他介绍,创作一幅百米长卷的经线有300多条,纬线则多达70000条,创作难度极大,作品的成功让永春纸织画拥有了更多可能。

工匠精神在泉州:匠心永恒 欲与天公试比高

“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在英良集团董事长刘良看来,这意味着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作为年轻从业者,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德化县优雅陶瓷研究所艺术总监王韩英认为,追求技艺的动力源于乐趣和热情,“我从十九岁从艺到今天,从未停止过对陶瓷艺术的追求。我喜欢平淡的艺术生活,我在工作的时候最快乐”。

完美技术带来的是绝妙的作品。瑞士日内瓦艺术与历史博物馆的笼式小鸟报时钟,诞生于19世纪,功能复杂且做工精致,集合了珐琅、金雕、宝石镶嵌等多种装饰工艺。笼中有一只栩栩如生的母鸟和三只小鸟,小鸟既可以整点自鸣,也可以按照主人的需求报时。制作之精巧,令人赞叹不已。

而今,对当代制表技术意义重大的陀飞轮,重量通常不超过0.3克、只相当于一根羽毛的重量,由70多个精密零部件组成,更加凸显了制表师精湛的技艺。陀飞轮可以使钟表摆脱地球引力的影响,补偿重力对走时精确度造成的损失,是公认的钟表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匠——创造性呈现独特美学

    匠——匠心独运。各行从业者们综合所学、锐意创新,投射到作品上,就是与众不同的设计和工艺。

工匠精神在泉州:匠心永恒 欲与天公试比高

没有螺丝,没有黏合剂,古代匠人创造性通过木头的凹凸不同,把构件组合成家具、房屋,而且严丝合缝、牢固异常。这就是奇妙的榫卯。

长短榫、楔钉榫、燕尾榫……看不到一个钉子的中国古代家具,是靠着精巧的榫卯结构连接而成的。茶艺世家董事长戴文发介绍,榫卯被称作红木家具的“灵魂”,木构件上凸出的榫头与凹进去的卯眼,简单地咬合,便将木构件结合在一起,由于连接构件的形态不同,由此衍生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使红木家具达到功能与结构的完美统一。

早至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便开始用榫卯构筑干阑式木构建筑,及至隋唐,榫卯与家具进入鼎盛时期,宋代美学发展到了巅峰,有本书叫《营造法式》,它的颁布,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到较高阶段的标志。

这项源于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经历着新的传承与变革。榫卯的影响漂洋过海,乐高积木便借鉴了凹凸榫合的零件组合模式。近代中国的梁思成,国外的汉斯·瓦格纳都在古代传统设计中汲取灵感,加之转化与发展。

制瓷技艺的创新亦令人击掌叫绝。中国传统工艺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陈明良长期潜心研究德化窑瓷器和“何派”艺术,他表示,明代“瓷圣”何朝宗所独创的“捏、塑、雕、刻、刮、削、接、贴”八字技法,是创造德化白瓷艺术的基本保证,加上利用“中国白”的特殊材质,成功烧制出观音、达摩、罗汉等陶瓷雕塑,形成独具魅力的“何派”艺术。自此德化窑的雕塑艺术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达到历史高峰,在世界陶瓷雕塑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

匠心独运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技艺上,也体现在对材料的运用上。铸铜炼铁之余,聪慧的中国古代先人,想方设法让金属成为美丽的艺术品。数千年前的青铜器上,匠人们一刀一刀,刻出精致的铭文。金属錾刻流传至今,衍生出近代锲金画。慧宝艺术博物馆锲金画大师辛泽容介绍说,异于传统中国画和西方油画,锲金画的创作需要以刀代笔,以刀錾施艺于经过特殊表面渗透处理的(金、银、铜、铝等)金属板上,通过落刀的角度、轻重、深浅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折光效果,使凹刻的画面产生强烈的立体效果,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表现形式,注重工笔优美、层次分明、线条流畅。

把金属玩得风生水起的,当属中国精美绝伦的古代八大金工艺:鎏金、花丝镶嵌、锤鍱、金银错、掐丝、炸珠、錾花、累丝。以鎏金为例,师傅们将金熔于水银之中,形成金泥,涂于铜或银器表面,加温,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于器表,近代又称“火镀金”。

泉州市制香技能大师、兴隆香业总经理林文溪,作为制香世家第四代传承人,在制香行业摸爬滚打30多年来,不是简单接受祖辈口授亲传的手艺,而是注重挖掘创新,大胆突破朝圣香品种的局限性,不断研发家居养生保健香、环保无烟香、生态旅游香100多个品种,走遍东南亚多国进行选材,夜以继日地潜心研发实验配方。为了研发“香妃香”,他长时间观察,经过几十次的配方及实验才获成功。

 宣纸的妙用,除了呈现如诗如画的中国水墨画,也可以是当代艺术的载体。时间穿梭了千百年,在泉籍中国当代艺术家苏上舟手里,宣纸被撕成不规则的条状,再被有机地粘贴在画板上。这种坚持10多年对于艺术材料的探索、如同修行的过程,恰恰诞生了独特的当代艺术。苏上舟的宣纸系列作品之《圣山·镜心》获得了国内外认同,作品拍卖价超过百万元。

    ☆精——把细节抠到更精致

工匠精神在泉州:匠心永恒 欲与天公试比高

作品超凡的品质和艺术境界,来源于对技艺和创新孜孜不倦的追求。

精——精益求精。唯有持之以恒,凭借坚持和毅力,经过不断的锤炼,才能无限地接近完美。

沙沙沙……近一个世纪来,德国万宝龙一代代测试技师,就这样年复一年地聆听着钢笔笔尖摩擦纸张的声音,来判断笔尖是否磨好。难以想象一个人长年累月就负责做这么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该有多么枯燥。但在这些经验老到的师傅们的耳朵里,这样的声音如同天籁,百听不厌。

把目光投向欧洲,德国便是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典范。德国350万家企业中,90%由家族经营,而德国最大的100家家族企业,平均年龄超过90岁,皆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德国最古老的私人银行之一、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迈世勒银行,其负责人弗里德里希·冯·迈世勒说,他们的祖训是“欲速则不达”,即稳健第一、速度第二。

不盲目求快,不浮不殆,关注精益求精,是德国百年老店的成功之道。就像一个在放大镜下组装手表的老匠人一样,他们孜孜不倦追求的不是手表花样的翻新,而是走时更加精确、零件更加精细、质量更加精良。

一片刨花,便是日本专修宫殿的木匠技艺传承的载体。刚开始时,学徒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先磨各种刃器,师父会交给他一片刨花,他要将手里的刃器磨到能刨出同样的刨花才行。这便是每日的修习。

日本装酒或酱油的漏斗,必须用木材制作,才不会像金属那样改变食物的味道。就是这样一个木漏斗,在制出原型后需要用四年时间晾干,待木质稳定后才能做进一步加工。日本TBS电视台的“未来遗产”节目,曾介绍过南部扫帚的做法。匠人高仓德三郎自己种植扫帚草,每年收获的扫帚草在经过脱粒、干燥后,再由高仓德三郎从中甄选出合格的材料。他制作的扫帚多达60余种,制作部分高级扫帚需要花去三年的时间。

被称为“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捏了大半辈子寿司,日本将他视为国家珍宝。为保证温度,用餐前的热毛巾是学徒手拧的;为保证米饭的口感,煮饭的锅盖压力之大需要双手使劲才能打开;煎蛋这份看似简单的活,要出自有十年经验的徒弟之手;给章鱼按摩时间从半小时增加到40至50分钟,只是为了让肉质变软、带出香味。小野二郎对寿司的理解充满了哲学的意味——那是精确到秒的艺术,握寿司的生命有如樱花般短暂。与之相似,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金龙制茶有一个习惯,就是“次次不离三”。他说,制茶的各道程序,他都要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并把它记录在本子上,之后,对每个环节的品质进行比较,再实施改良。这项工作前后坚持了10多年,研究的时间累计达1万个小时以上。如今,刘金龙制茶的工艺达到炉火纯青,对茶叶品质的判断也十分到位。

无论时空变幻,贯穿其中的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匠特质却始终如一。中国石雕艺术大师、丰盈园林古建董事长吴德强认为,“好的工匠,必须专注于做一件事,即使穷一生之力也要努力做熟练、做好乃至于做到极致”。近日,吴德强创作海丝系列作品之三《丝路花语》,飞天的飘带、浪花、鲜花的配置,足足改动不下几十遍,而且还请来专业雕塑美术评论家和众多艺匠,品头论足,直至基本满意。至今,他回头看自己获得国家级金奖的十几件作品,都能找出某些不足,认为自己当初应该而且能够做到更好,“我想,这或许是对艺术、对作品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吧”。

500多年前,年轻的米开朗琪罗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以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完成了传世巨作穹顶画——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创世纪》。整幅作品511平方米,共绘了343个人物,其中有100多个比真人大两倍的巨人形象,极富立体感和重量感。米开朗琪罗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在泉州安溪,76岁的陈清河操作篾刀的时候娴熟又充满节奏感,丝毫看不出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他做竹藤制品的时间已经超过50年。如今,陈清河是全国劳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溪竹藤编技艺)省级传承人、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正带领更多年轻人沉浸到这门古老的手艺中去,把它发扬光大。这是精益求精的魅力,也是时光对工匠最好的回馈。

    ☆神——精品力作传世留名

神——出神入化。匠人们的坚持,带来了作品高超的品质和超凡的艺术境界。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这是清朝诗人吴梅村赞美云锦的诗句。

南京云锦工艺独特,操作难度和技术要求都很高,织制云锦需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提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织手坐在机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5—6厘米,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故而有“寸金寸锦”之说。如果要织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14000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14000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由于用料考究、织工精细,云锦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得名“云锦”。

对每一项技艺的极致追求,总能获得正面的回馈。云锦的绚烂,就是织造工人一丝不苟的智慧照耀其上。在泉州,木偶头的制作已经传承数百年。泉州木偶系用樟木刻制头坯,经裱背,盖上胶土,磨光,再施以彩绘,配以服饰,其结构完整、造型优美、彩绘生动,继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现有面谱达300多种。当代匠人在师承传统技艺基础上,更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现力。江加走大师的制品为极品,其遗作280多种,被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保管。江朝铉父子、黄义罗、苏鹏辉已可制作出三头六臂、四头八臂的偶头,表情传神,引人入胜。工匠的努力,同样在制造业上收获颇丰。3月29日,九牧集团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此前,在省委领导到九牧调研过程中,九牧董事长林孝发在介绍“智能马桶”时当众喝起了马桶水,用事实证明了产品过硬的品质。

木雕、石雕、陶瓷,泉州工艺美术的三大种类,在历代大师的接力传承下,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亦臻于炉火纯青。

在泉州台商投资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泉福数十年专注木雕创作,其代表作——弥勒佛系列作品中,“和”的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种最能容、最超脱的人生态度,正是他日夜与木雕为伴所提炼出来的,也是他自己的人生观。他创作的宗教作品,无论多高多大,总能让人在欣赏时,产生一种亲切、慈祥的感觉;无论是何种形象,不再高高在上让人顶礼膜拜,而像是良师挚友,走进千家万户,可以促膝交谈、释疑解惑。

在“世界陶瓷之都”德化,陶瓷窑火千年不熄。陶瓷从业者在瓷雕技艺、釉水调配上不断开拓。恒忆陶瓷董事长林鸿福的现代陶瓷艺术作品《国粹·穆桂英挂帅》在拍卖中以57.5万元落槌成交。精炼而丰富的细节工艺,结合温润如玉的瓷质,塑造出一代女将的气韵,作品传神生动。

在“世界石雕之都”惠安,鼎立艺术馆创办人、中国石雕艺术大师王向荣创作的《莲花天地—菩萨朝佛》中 ,以四菩萨的坐骑之青狮、鳌鱼、白象、谛听合十叩拜世尊的“非”常态夸张艺术形式,意在体现它们的佛性和灵性,并微刻四菩萨安乘于各坐骑上端礼佛听法,意在探索一种以小见大,明心见性的现代生活。(泉州晚报记者 庄建平/文 张九强 陈小阳/图)

上一篇:第十四届“6·18”巾帼馆:福建妇女巧手践行“工匠精神”
下一篇:泉州表彰一批巾帼先进典型 激励妇女创业创新
Copyright © 2012 - 2015 泉州文化产业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2006170号-2
主办单位: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 泉州市文广新局
运营机构:福建泛海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福建达业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