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美华
连美华,女, 55岁,中共党员,泉港区峰尾镇郭厝少数民族村一名普通农村妇女。24年来,她毫无怨言地服侍下身瘫痪、丧失自理能力的丈夫,用并不坚实的肩膀,孝敬公公婆婆,供养两个孩子上学并抚养成人,担起一家沉甸甸的担子。
1986年9月的一天,远在永定煤建公司工作的丈夫在井下作业时遇到坑道大面积塌方,不幸被埋在煤堆里,2个小时后抢救出来的郭厚财已临生命边缘。这个消息对一个农村妇女来说,真是晴天霹雳。连美华锁了家门,把刚过七岁的儿子放在娘家,带着年仅三岁的小女儿匆匆来到福建龙岩医院。当时,她丈夫被诊断为骨折5根,腰椎完全性骨折,终身瘫痪,处于严重危险期。真情唤回生命延续,为给丈夫治疗,确保能活下来,连美华带着丈夫先后转了6家医院。在医院三年内,连美华靠坚强毅力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出门搭车、填写住院手续等不知遇到多少麻烦。在这三年里,她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每天夜里都是趴在丈夫病床边打盹,按时给丈夫按摩、翻身。虽然医药费是原单位给付,但刚刚建房欠下不少债务需要还,加上住院费以外的费用,3个人一个月的伙食费只有30多元,为给丈夫增加点营养,连美华每次只能用最便宜的青菜、地瓜充饥,并因此患上了严重胃出血。但生活的沉重打击并没有使她垮下来,反而激起她承担一切的勇气。
1989年丈夫转送回家治疗,她遵照医嘱,为了不让丈夫肌肉萎缩、生褥疮,连美华每二个小时给丈夫翻身;每半天为丈夫按摩一次,从脚跟、腿部一直到下身;每3至4个小时给丈夫压尿;每隔两天用手指从丈夫肛门内细心地抠出一块块粪便,给丈夫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精心护理。这样一坚持就是24年。丈夫的伤残金每月只有200多元,为维持家庭生计,她起早贪黑地耕作1.5亩土地,通过种菜、卖菜、养猪、养鸡等增加收入。家庭的贫困并没有阻止她供养孩子读书的信念,她严格教育孩子刻苦学习、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事业。如今一双儿女已就业,儿子在泉港一家中学工作,已结婚生子;女儿也考进泉港医院当一名白衣天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向上、努力工作、爱岗敬业且乐于助人,她孝敬年迈的公公婆婆,子女对爷爷奶奶更是孝顺有加。一家人和睦相处,团结邻里。
她们夫妻有着深厚的感情。为了不让丈夫精神上感到空虚,她省吃俭用,挤钱订报,给丈夫阅读消遣;每天用轮椅推着丈夫外出呼吸新鲜空气,走亲访友;丈夫当兵入党已30年,为了让丈夫及时接受党员教育,每次村里召开党员生活会,她都会提早干完一天的事情,然后,提早半个小时,推着轮椅陪丈夫一起开会,风雨无阻。泉港是地处国家规划建设的九大工业基地之一,每当区里因开发建设需要征地,夫妻俩都会带头支持征用。作为计生中心户长,她积极走访计生户,宣传党的计生政策、法规,使计生对象无一超生、无一违反计生,被评为执行计生政策的模范共产党员。几年来,其先后荣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省五好文明家庭标兵、省十佳和谐家庭、省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泉州市五好文明家庭、泉州市首届道德模范、泉港区首届“感动泉港·道德之光”人物特别荣誉奖、泉港区家庭美德标兵、好媳妇等荣誉称号。省市区多家新闻媒体都对其事迹做深度报道。
连美华,一位坚强、善良、勤劳、平凡而可敬女人,用感人肺腑的爱和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情操,创造了瘫痪病人24年无褥疮的奇迹,撑起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