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内容

巷遇·河岭巷:高甲丑王、木偶大师都曾生活在这里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11-20

巷遇档案

泉州鲤城区河岭巷,东接爱国路,西抵平水庙。该处地势较高,在北山之南,水泻入泉州古城的子城濠沟,故名河岭巷。河岭巷横跨两个铺境,范围颇广,如今的华侨新村以前也属于河岭。河岭巷东段位于古城北隅盛贤铺河岭境,境庙河岭宫在河岭巷东端(通政小学北校区内),北向,祀伍大帝。西段位于古城西隅奉圣铺进贤境,境庙进贤宫(三官宫),祀三官大帝、相公爷。两座宫庙均已不存。

河岭巷航拍图

河岭巷示意图(陈慧芬/制图)

河岭巷

河岭巷51号:

“高甲丑王”的逆袭人生

河岭巷51号

河岭巷51号是一排宿舍楼,有“高甲丑王”美誉的当代喜剧表演艺术家蔡友辉(1934-2001)一家居住于此。

蔡友辉是泉州高甲戏剧团原副团长、名誉团长,石狮大仑人。蔡友辉的女儿蔡黛红(别名蔡叶红)介绍,上世纪80年代,蔡家在迁来河岭巷之前,生活在城南道才巷。蔡友辉经历了颠沛流离的苦难童年,通过自身的好学奋斗,最终成长为名噪京师的“高甲丑王”,书写了一段传奇的人生故事。

1963年,蔡友辉在北京演出《连升三级》后,在天安门前留影。(蔡黛红/供图)

蔡友辉出生于福州市台江区,原名叶永森,1941年,日寇侵占福州,1942年蔡友辉8岁时,生父被日本飞机炸死,无钱安葬,蔡友辉向母亲提出卖身葬父,于是蔡友辉被人贩子用5块大洋买走,带着他步行至石狮大仑村,卖给蔡氏的“番客婶”当养子,改名蔡友辉。2年后的1944年,生活拮据的蔡家又将他转卖给晋江洋坑“大祥春”戏班当5年艺徒。

旧社会戏子地位低,加上蔡友辉又是以“艺契”卖给戏班当学徒,生活极为艰辛,成年后额头上还有班主打伤的疤痕。在随戏班四处流浪的途中,蔡友辉多次游走于生死边缘,但他一边做苦力,一边找机会到处跟人学习认字、读书、演戏。夜深人静时,他经常饿得睡不着,偷偷学老艺人的各种扮相自乐,怀着“艺不压身”的想法,逐渐在戏班崭露头角。

上世纪50年代初,蔡友辉加入泉州市高甲戏剧团的前身“泉州大众剧社”,成为高甲戏演员。1958年,著名编剧王冬青开始创作《连升三级》,并由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排演,一直默默奋斗的蔡友辉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连升三级》剧照,右为饰演“贾福古”一角的蔡友辉。(蔡黛红/供图)

《连升三级》的主角贾福古,原本定为蔡友辉的师父许仰川,但该戏的指导单位上海戏剧学院感觉许的表演与人物塑造有距离,最后经多方综合考虑后,决定让蔡友辉饰演贾福古一角。蔡友辉不辱使命,用心揣摩贾福古这个市井无赖的心态和外在形象,甚至吃饭睡觉都在思考,最后在苏联杂技团表演的狗熊身上获得灵感,憨态可掬的形象让他找到了“角色的种子”,加上对每一个动作、台词的精心打磨,去掉“油”“俗”毛病,达到了“丑角艺术就是美的艺术”境界。

1962年,郭沫若、老舍、曹禺、夏衍等专家学者先后专程来泉州,观看泉州市高甲剧团《连升三级》的演出,看完后到后台与蔡友辉握手鼓励,老舍还开玩笑说“你的个子不矮嘛,怎么在舞台上显得矮”,证明了蔡友辉设计的狗熊形象的成功。

1963年,《连升三级》上京演出,连演7场,包括周恩来、陈毅、董必武、老舍、茅盾、邓拓、田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文化学者到现场观看,留下许多诗词墨宝,京城媒体纷纷报道,引发轰动。

1963年老舍题写的“连升三级,自成一家”。

1979年,蔡友辉(前二排右八)参加泉州市文艺界迎春茶会。

2019年,102岁的我国戏曲泰斗郭汉城题写“高甲丑王蔡友辉”,作为纪念蔡友辉的新书书名,也是对蔡友辉丑角艺术的高度肯定。

据华侨大学副研究员何强毅回忆,他以前就住在蔡家所住2号楼的4楼,蔡家在1楼,提线木偶大师黄奕缺住3楼,高甲戏名角施顺送住6楼。几位艺术大师日常经常一起聊天娱乐。住在附近下孝友巷的居民蔡松茂回忆,梨园戏《陈三五娘》中黄五娘的扮演者、著名梨园戏表演艺术家苏乌水在退休后,经常来蔡家与几位艺术家玩麻将,结束后蔡松茂常骑车载苏乌水回家,几位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享受盛誉的艺术大师,平时生活也是充满烟火气。

河岭巷旁的下孝友宫捐资芳名录上,可以看到蔡友辉和邻居黄奕缺,还有著名学者李亦园。

河岭曾出土五代古墓

2018年的泉州轻机厂大门(许志荣/摄)

2018年泉州轻机厂内的假山。(许志荣/摄)

据泉州文史资料记载,1983年,北山河岭的泉州轻机厂工人在厂内挖地建篮球场时,发现一座长方形券顶砖室墓,墓被打破一个洞,有好奇的工人下墓室,取出了瓷碗、四系碗和上半身泥俑各一件,此时惊动泉州市文管会,文管会立刻派专家前往清理保护。

专家发现,该墓墓顶距离地面仅38厘米,出土随葬器物50余件,包括瓷器、武士泥俑、铜镜、铜钱等。其中武士泥俑2件,大小形制一样,高27厘米,头戴盔甲,身穿甲胄,一手叉腰,一手捏拳于胸前。此外还有侍俑、生肖俑、胡人俑等。还有40多枚印有“开元通宝”的铜钱。经文管会专家考证,这是一座五代后期的墓葬,墓主人应该是州以下的官员。

这里曾有明代进士第

通政中心小学北校区大门

河岭巷曾有一座朝晖小学,是附近许多居民的启蒙学校。泉州市鲤城区政协文史办原主任吴健康介绍,原朝晖小学是鲤城区一所完全小学,由于校舍、设备较为简陋,后整体并入百年老校通政中心小学。2011年7月泉州幼师旧校址部分(北片)划拨给通政中心小学作为北校区,朝晖小学也跟着随之搬迁其内。原朝晖小学一带曾有林胤昌进士第,民间称为“林吏部宅”,中有栖绿园,上世纪60年代初犹存,但已残破不堪,不久被拆毁。林胤昌是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曾任兵部右侍郎。

吴健康说,河岭巷原机电厂区的西南位置曾是明代进士苏茂相故居所在地。苏茂相(1566-1630),字宏家,号石水,泉州晋江进士,26岁授户部主事。曾与黄凤翔、何乔远、林学曾、李光缙等同修府志。

南外宗正司的新睦宗院遗址

通政小学北校区东大门

吴健康介绍, 2015年,为方便师生出行,河岭巷东段的通政小学北校区将泉州幼师原简易东门改成东大门,该校园原为宋南外宗正司安置皇亲的新睦宗院遗址。睦宗院原在甲第巷,因睦宗院初置时只有宗子349人,宋嘉祐年间增至1800人,郡守倪思上表朝廷后,再置新睦宗院于此地。

泉郡三官宫:

书法家张瑞图曾题字

曾经的河岭巷31-1号三官宫(陈良图/摄)

河岭巷31-1号旁曾是三官宫,如今已不存。三官宫是古城西隅奉圣铺进贤境的境庙,单间单进结构,1999年改建。改建前的三官宫曾有一方黑页岩碑记,记载着三官宫的历史沿革,传说泉州有人到江西进贤县当县官,当地三官大帝十分灵应,于是将其神分灵至泉州,在这里建庙,奉祀三官大帝和相公爷,取名“进贤宫”,后改名为“三官宫”,这里因进贤宫而得名“进贤境”。大书法家张瑞图曾为三官宫题写“三官宝殿”四个大字,现在石碑和书法已不存,据此,进贤三官宫最迟建于明代,历史悠久。

拾遗

曾经的河岭巷双孔井(陈良图/摄)

河岭巷原三官宫附近的双孔井(陈良图/摄)

曾经的双孔井。(许志荣/摄)

2018年的河岭巷。(许志荣/摄)

1998年的河岭巷41号。(许志荣/摄)

1998年的河岭巷传统民居。(许志荣/摄)

策划 ▏许志荣

文图 ▏王了

视频 ▏点创传媒

统筹 ▏杨莹 洪燕如

注: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开元街华新社区居委会、蔡黛红、蔡经远、蔡松茂、吴健康、魏怀阳、陈笃恒、何强毅、陈良图、黄真真等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来 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