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内容

【番客楼里的侨心】张文裕故居:缅怀“夫妻院士”奉献精神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7-12

在科学界人士看来,张文裕、王承书夫妻俩是世界科技领域的佼佼者,双双荣膺院士桂冠,誉满全球;在惠安人眼中,他们夫妻俩是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的“神仙眷侣”,也是甘于为国家科学事业俯首耕耘一生的“特殊乡贤”。而今再访张文裕故居,重温这对夫妻院士取得的卓越成就,更令人对无私奉献的科学家们,多了一份爱戴与敬意。

孤身赴京 展开逐梦之旅

去年,天津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组织的原创话剧《王承书》在全国各地演出,以情景重现的方式,让人重温了张文裕、王承书这对夫妻院士光辉的一生。“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老一辈科学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一位观众,许多观众现场落泪。王承书是核物理学家、工程物理学家,我国铀同位素分离理论研究的奠基人,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及铀浓缩技术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而她的丈夫张文裕,惠安县涂寨镇新亭村宫后自然村人,旅美归侨,是中国高能物理学科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为建成我国第一台高能粒子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作出重大贡献。

话剧《王承书》剧照

张文裕出身于普通穷苦家庭,他是怎么一步步成长为高能物理学家,并将有“天才中的天才”之称的王承书娶回家的呢?这恐怕还得从一场“追梦之旅”说起。

1910年,张文裕出生于惠安县涂寨镇。据张文裕的侄孙张华昆介绍,早年张文裕的家里是比较清贫的,父亲张碧泉在涂寨街经营“玉壶天药材铺”,生意尚可,但也仅能养家糊口。张碧泉原本育有六子二女,可惜其中三儿二女相继早夭,所余三子为文裕、文珍和文硕。孩童时的张文裕曾入读私塾,他天生聪慧,而且酷爱读书,常常拿起书就看得入迷。1921年转入惠安时化小学(现惠安县实验小学)就读,成绩名列前茅。1923年,张文裕顺利考入当时的泉州名校培元中学。在这里,他的成绩一如既往的优异,也让时任校长许锡安对他刮目相看。岂料就在毕业那年,因家中突生变故,张文裕辍学打工半年,再度返校时已错失毕业考。校长许锡安实在舍不得让这样一位优秀学子失去继续学习的机会,便介绍张文裕前去找他的老友、北京燕京大学物理系主任谢玉铭教授帮忙。张文裕于是带着老师和同学们为他筹集的路费,动身进京,展开年轻的“追梦之旅”。在找到谢教授后,他说明来意,恳请获得一次“补考”机会。谢玉铭教授在认真考核了张文裕的知识储备后,发现他真是一个好苗子。后来,在谢玉铭的极力协调下,燕京大学单独出题考张文裕。最终,张文裕以优异成绩被破格录取,从此踏入燕京大学之门。

大学四年,张文裕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稳扎稳打的学习方法,让他获得了优异成绩,尚未毕业即被提升为助教,从此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1931年,大学毕业后,他正式留校在物理系当助教,并攻读研究生。1933年获硕士学位,次年升任正式教师。而在燕京大学校园内,他也遇到了自己的一生伴侣——王承书。

志同道合 两心互为归属

王承书,1912年出生于上海一个富裕优渥的书香之家,从小因智慧超群,被视为“天才中的天才”。1930年,王承书保送燕京大学。因立志要改变中国物理学落后现状,她果断要求进入物理系。当年燕京大学物理系只招收13名学生,她是唯一一位女生。而就在大学期间,王承书注意到时常有一位风度翩翩的年轻教师夹着讲义,从教室窗口走过。后来一打听,原来此人就是燕京大学里有名的才子张文裕。巧的是,不久后,张文裕还成了王承书的导师。两人志同道合,一起发表论文《大气电位梯度的自动连续记录》《萨金特曲线与核贝塔衰变理论》等,时间一长,从互相欣赏对方,逐渐变成两颗心的相互吸引。

张文裕和王承书的工作旧照(翻拍)

1934年,王承书毕业了,拿的是全系第一的成绩,接着修读硕士。而此时,张文裕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名额,获得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的机会,这对于胸怀科学救国梦的他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王承书不仅理解张文裕,而且表示自己会留校等待张文裕归来。

1935年,张文裕登上赴英的轮船,前往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该实验室主任、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此次留学为张文裕打开了辽阔的科学天空,他在核物理领域里突飞猛进,与合作者写出的五篇论文发表在权威刊物上,引起了国际核物理学界极大的反响和重视。1937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消息传到英国后,中国留学生们群情激奋。张文裕立即写信给中英庚款董事会,要求提前回国参战,抗击侵略。中英庚款董事会批复让他先考取博士学位,再图回国。1938年11月,已经获取博士学位的张文裕跨越重洋,取道河内抵达昆明,回到烽火四起的祖国。张文裕暂留西南地区,先后在四川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西南联大,他开设了“天然放射性和原子核物理”的课程,对象主要是助教和研究生,其中包括杨振宁、唐敖庆、虞福春、梅镇岳等精英人才。

1939年,相恋多年的爱人王承书来到昆明。几年的离别之苦,使张、王二人更体会到了团聚的喜悦。同年9月,在物理学家吴有训的主持下,张文裕与王承书这对学界恋人在昆明完婚,有情人终成眷属。

冲破阻碍 义无反顾回国

张文裕故居现位于惠安涂寨镇新亭村宫后自然村,该闽南老厝始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故居坐北朝南,为两进三间张硬山式建筑,土木砖石混合结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进行过修缮,2009年又对三间张住宅进行全面修缮,历时三年完工。

张文裕故居现位于惠安涂寨镇新亭村宫后自然村

故居今辟为张文裕纪念馆,厝内仍存有一方“玉壶天药材铺”匾额,大厅内高悬张文裕、王承书夫妻俩的照片,二人居住过的卧室也得以原样保留。张华昆指着卧室中一个陈旧的藤条皮箱告诉笔者,这就是当年张文裕所用行李箱,它曾陪伴张文裕多次跨海越洋、乘风破浪。如今箱子锁头虽已生锈,箱体也多处磨损,但它却是一代科学家不断追求真知的见证物。这箱子据说在1956年张文裕从美国回到香港时,还险些被美国特工扔到海里。

当年张文裕所用藤编皮箱

1939年,张文裕与王承书成婚后,由于当时国内没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两人生活也成了问题。不甘沉沦的王承书经过一番认真的准备,考取了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研究生,不久远涉重洋到美国求学去了。1943年,张文裕也接受邀请,到了美国的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机构帕尔麦实验室做客座教授,从事核物理教学和科研工作。1947年,张文裕在实验中发现μ子原子及μ子原子能级间跃迁发射的γ射线,突破了卢瑟福—玻尔原子结构模型,开拓奇异原子研究的新领域,获得了重大科研成果,为原子物理学作出巨大贡献。这项新发现,也被国际物理学界称为“张原子”和“张辐射”。1949年,张文裕转任普渡大学物理系教授,是普渡大学宇宙线物理研究的开创者。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即使在美国生活富裕且稳定,张文裕和王承书还是决意抛下一切,回国奉献。但在当时美国政府有一条禁令:凡是在美学理、工、农、医的科学家都不允许回归中国。学术能力有目共睹的张、王二人,也在受禁之列。美国对于他们一家的回国多加阻拦,甚至派人监视他们的行踪。直到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上谴责了美国的做法,在国际舆论之下,美国不得不解除禁令。得知此事的张文裕和王承书立刻把行李和资料打包成300多个包裹分批寄往北京,并于1956年搭乘轮船经香港回国。正当人们等待开船时,突然上来一伙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和美国移民局警员,强行搜查张、王二人的舱房,但却一无所获。恼羞成怒的特工甚至还将两人随身带的部分行李箱抛入海中泄愤,但这场闹剧最终也只能悻悻收场。张、王二人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无私奉献 成就学界美谈

归国后,张文裕、王承书被安排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张文裕任宇宙射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王承书是我国铀同位素分离理论研究的奠基人,她还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及铀浓缩技术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980年,她也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夫妻院士”成为国内科学界的一段美谈。

1957年,张文裕提议在云南宇宙线高山实验站增建一台大型云雾室组。云雾室组建成后,开展了一系列宇宙线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批我国第一代宇宙线研究人才。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1972年中国科学工作者利用该云雾室组观测到宇宙线中一颗重粒子,受到国际核物理学界的高度重视,被誉为“开天辟地的使者”。至今,该云雾室组仍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条件最好、设备最先进的云雾室组。

1973年至1984年,张文裕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1975年,张文裕等科学家再次向国家提出“关于高能加速器预制研究和建造问题的报告”,周恩来批准了这个报告。1981年,张文裕亲自主持高能物理研究基地建设调整方案的论证,为敲定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起了关键作用。1984年10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造工程开始实施,听闻这一消息的张文裕非常激动。在施工期间,他多次拖着病体参与工程问题的讨论,并到现场了解工程进展。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顺利建成并成功试验,这意味着我国高能物理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张文裕多年的愿望也终于实现了。

1992年11月5日,张文裕这位儒雅随和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享年82岁。弥留之际,张文裕立下遗嘱:捐献全部积蓄,不为子孙留遗产。他捐献10万元给西藏建一所小学,后来该校被命名为“张文裕希望小学”,校长还不远千里来到惠安,将一幅代表崇高敬意的藏族唐卡赠予张文裕的家人;张文裕也给母校泉州培元中学捐献3万元,培元中学为纪念张文裕,将一座楼命名为“张文裕科学实验楼”。

西藏文裕希望小学赠送的唐卡

在爱人离开两年后,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院士亦因病逝世。

培植文风 传承科学精神

张文裕故居内,如今陈列着珍贵文物、照片等,展示着张文裕、王承书夫妻院士精彩的一生。该故居近年还被授予惠安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等称号。而在故居外的广场上,立有这对夫妻院士的半身塑像,他们和蔼亲切的笑容,感染着四面八方涌来的游客。

张文裕故居为惠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场上立有“夫妻院士”的半身塑像

张华昆称,他们张氏这一族是明代惠安名宦张岳的后裔,自古以来家风淳厚。张氏祖辈抱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家国情怀,以“有福方能坐读书,成才未可忘忧国”为家训,引导后代善养正气、培植文风。1996年6月16日,张华昆出差从厦门搭乘大巴车返回惠安,看到车上有两名小偷正在持刀盗窃旅客钱物,当即上前制止,在与持刀歹徒展开搏斗中,胸部、腿部、手臂多处被捅伤,但他仍紧紧抓住歹徒不放。此时,巡警闻讯赶来合力将歹徒制服。经审讯,两名歹徒系外逃通缉犯。1997年,张华昆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我们从小就接受家风教育,知道为人要正直,另外也对文教事业特别看重。”张华昆称,近几年来光他们这个宫后自然村就培养出了3位博士,张华昆之女张春玲年仅35岁即从福建师范大学物理量子专业博士生毕业,为副教授级高工。

张文裕一生重视教育事业。1984年,母校泉州培元中学举行80周年校庆,他应邀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出席了校庆活动。他对时任校长许碧茵说,如果没有母校的培养,就没有他的今天。校庆当天,张文裕还为母校学子们作了题为《成长之路在于脚下》的报告,勉励同学们要勤奋苦读,日后成为国家栋梁之材。趁着回乡之时,张文裕也访问了自己的另一所母校——惠安县实验小学(旧称时化小学),并在教室里留影。2013年,为纪念张文裕先生,学校专门为其塑像,通过向全校师生介绍他的事迹,传递对老一辈科学家的敬意。

而今,惠安县充分发挥张文裕故居的名人品牌效应,将故居打造成热门研学点。每年组织各地学生群体到此研学,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科学家精神,号召学习张文裕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崇高品德,同时营造尊重知识、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