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景点景区 > 内容

乡愁里的风景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7-02

余光中文学馆(永春县委宣传部 供图)

惠屿岛索桥通往海天一色(本报资料图片)

惠屿岛沙滩洁净(惠安县委宣传部 供图)

金谷溪岸公园充满艺术气息 (安溪县委宣传部 供图)

“母亲的房子”图书馆内景(晋江市委宣传部 供图)

日前,蔡崇达带着新作《草民》回到泉州,这是他笔下“故乡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故事围绕着福建泉州沿海小镇东石镇徐徐展开,深情回望那片滋养心灵的故土家园。

长期以来,数以万计的泉州人赓续先辈“向海而生、逐海而商”的精神,奔赴世界各地谋生发展,建功立业,而骨子里都刻着深深的故乡情结,身在他乡,却心系故里,不忘桑梓,难忘儿时古厝,难忘门口小溪。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草民》的书封上写着这本书的题眼:“我们为什么生生不息,我们凭什么生生不息”。因为我们的心中有魂牵梦绕的根。

蔡崇达回到了故乡,在母亲的房子建造了公益图书馆,成为故乡东石的文旅地标之一;余光中文学馆以建筑的形式承载了海峡两岸血脉相连的乡愁;惠屿岛实现了蔡国强的艺术项目“天梯”,融入了对阿嬷和故乡的爱;陈文令回到母亲身边,建造金谷溪岸公园……

叶落归根,旧燕归巢。归来吧!来泉州,看看故乡的风景,看见儿时的自己,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有万缕乡愁。             □融媒体记者 魏婧琳

永春桃城:余光中文学馆

浸染乡愁的泉州名片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写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乡愁诗,闻名海内外,永春也是诗人难忘的故乡。

桃源故里,不舍乡愁。2015年11月8日,余光中文学馆在永春盛大开馆,文学馆依山而建,采用白墙灰瓦的立面形式,寓意白纸黑墨的文学气息,充满浓郁的传统建筑风格。开馆以来,世界各地的殷殷赤子、专家学者络绎不绝,纷纷到此寻找乡愁。据不完全统计,该馆年均接待客人十几万人次,成了永春乃至泉州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成为新的文化名片和旅游精品项目。

走进余光中文学馆,这里由小剧场、非遗展厅和余光中文学展厅等构成。常态化演出交响诗剧《乡愁》的小剧场,唤醒你不管深藏于何处的乡愁;“千年非遗在永春”展厅,用数十项先人智慧的结晶,诠释着诗人故乡永春“地灵人杰”的含义。

每年,全市不少中小学生都会来这里接受文学熏陶,也接受乡土教育。如今,有人书写了永春版的《乡愁》:而现在,乡愁是一种神圣的使命,责任在这头,希冀在那头;未来啊,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永春在这头,世界在那头。

泉港惠屿岛:蔡国强阿嬷的“天梯”

在故乡你永远可以做游戏

蔡国强出生在泉州城东。2015年,他在泉港惠屿岛实现了艺术项目“天梯”,从天梯出发,从天梯回到故乡,蔡国强对话宇宙,搭起梦想,这是他献给百岁奶奶和故乡的珍贵礼物,更是他少年时代在奶奶的疼惜爱护下仰望天空、摸云摘星的梦想。

难忘童年,纯真无邪。蔡国强说:“童年时你在这片土地上和这里的人做过游戏,以后你走遍天涯海角,遇见的很多人其实不会再和你做游戏,而是在和你做交易。但在家乡,你永远可以做游戏。”“天梯”在泉州实现之前,蔡国强其实早已在世界范围内三个不同的地点进行过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最终在惠屿这一个神奇的岛屿获得成功。

坐轮渡来到惠屿岛,这里与大陆相隔4公里,是泉州市唯一的海岛行政村,海岛海岸线全长4.5公里,全村面积约2平方公里,岛上巨石矗立、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民风淳朴,一切都保持着原汁原味的闽南海岛气息。

惠屿岛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沙滩洁净、海水碧清,这里有“晋富仙韵”“神井甘泉”“圣蛙灵石”“双月沉湾”“南山观音”“寨尾长青”等诸多风景名胜,引人入胜。

除了欣赏美景,品尝海鲜,还可以进行海钓。这里的网箱养殖基地是全市最大的,海鲜品种上百种。和美海岛,海天烟云,在渔排上钓鱼看着海浪起起落落,感受渔排晃晃悠悠。

安溪金谷:陈文令溪岸公园

在原乡“叠石造园”

2023年2月26日,一个让中国当代艺术家陈文令激动和难以忘记的日子,这一天恰是 “陈设中国·晶麒麟奖”颁奖的日子。在这个中国国内顶级设计师的较量赛场,艺术家陈文令的金谷溪岸项目令人意外又众望所归地摘得“公益民生金奖”。

陈文令的家在安溪金谷村店仔尾,北靠老街,南临溪岸。这条叫“东溪”的河流在流到文令家门口时,河面顿时开阔了起来,一道70来米的石跳碇横跨于河面。先人们用一块块石头砌成的小斜坡,让水流在这里形成一条俯冲而下的涧,溅起哗哗的白色水花,温馨又好看。据陈文令家人介绍,小时候的陈文令整个夏天都扑腾在这片水域,摸鱼抓虾,其乐无穷。疫情防控期间,陈文令没日没夜地经营着家门口那段占地达三十亩的“金谷溪岸”,他就像古代士人叠石造园一样,每天在现场进行设计,随时捕捉扑面而来的灵感,让园区景观一点点像野草一样蔓延开来。

艺术家陈文令心中的原乡是指精神上的指归,归去来兮,简而言之,金谷就是他的精神原点与心灵栖息地。他想要在母亲还在世的时候,多多陪伴她,金谷溪岸就是母亲用锄头锄出来的。

潺潺流水,垒石而起。溪岸公园的石头作品有的还兼具功能性,让游人有或坐或躺的机会,随行附势,千姿百态。各种不同的文化元素和观念充斥其间,河岸充满艺术气息。人们无论是茶余饭后,还是日常休闲,都愿意来这里走走,给平淡的乡村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也吸引了万千游客前来打卡。

晋江东石:蔡崇达“母亲的房子”图书馆

“阅读是少时避难所”

著名诗人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那里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蔡崇达曾经说过:“阅读是我年少时的避难所。”东石“母亲的房子”图书馆这座公益图书馆承载着蔡崇达的乡愁和希冀,始于个人的情感,最终指向的是公共的责任。

“母亲的房子”图书馆不在繁华的地段,而是在蔡崇达的家里。沿着东石镇区密集的老巷弄蜿蜒前行,找到日升路19号,“母亲的房子”图书馆造型别致,优雅地站在巷口旁,欢迎每个有缘人。房子名为“发珍楼”,以蔡崇达父母之名命名,这是闽南最为古老深情的命名方式,深刻隽永,是他父母用一石一木打造的家,他的心安之处。

天然的清水混凝土,交叉相间的防腐木板,转角处的水池龟背竹,悠然自得的红鲤鱼,层次交错,功能分明,构造了一个家庭阅读所的模样。一楼是一个开放的大厅,地板是传统的闽南红砖,四面的墙包括整座房子都是水泥墙,看起来有点粗糙,摸起来却特别光滑。二楼是图书馆,这是一个公益性的图书馆,定期开放,“小桔灯”般暖黄光亮,每张桌子旁都坐着认真看书的人。这里为喜欢阅读的人铺设一片文化绿洲,筑起一方精神家园,捧一本书趴在角落,放眼炊烟袅袅,耳闻小鸟呢喃,安安静静倾听内心的声音。

回家与乡愁,责任与担当,成了游子心头的理想。蔡崇达的姐姐在附近,她说,读书,让崇达改变了命运,也找到了自己。现在,他要回馈故里,用一座公益图书馆的方式,让更多人找到心灵慰藉。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