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创意产品 > 内容

国风玩具“圈粉”中年人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6-28

随着国潮文化兴起,文化自信与日俱增,国风玩具越来越受大众欢迎。在小红书上,“国产积木”的话题有近7亿的浏览量,许多成年人成为拥趸,将之看作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在泉州,开元寺、钟楼国风积木,龙众九子积木公仔,簪花娃娃等也深受群众和游客喜爱。从儿时玩 “竹蜻蜓”、弹弓、“翻花绳”、番薯藤手链、陀螺等玩具中走过来的一代代人,如今渐渐被新国风玩具圈粉了。

儿时

自然材料做玩具 收获纯真和童趣

“小时候就玩过打弹珠、跳皮筋、捡石子……满满的回忆。”“80后”的苏女士和同龄人一样,记忆里童年有着独具特色的玩具,它们不仅是孩子们欢乐的源泉,更承载着浓厚的时代特色与人文气息。那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闽南父辈在生活劳动中为孩童创造的游戏,几块碎石、几根皮筋、碎布沙子、竹片棍子……这些源于自然、源于生活中的简单物品,经简单制作就成为那个时代孩子们爱不释手的玩具,让童年充满了纯真和快乐。

对于男孩子来说,“竹蜻蜓”是备受喜爱的玩具之一。竹片当“翅膀”,木棍做柄,双手一搓一松,竹蜻蜓就会旋转飞上天空,仿佛带着孩子们的梦想一同飞翔。而“弹弓”也是男孩子们的“宠儿”。一根Y形树杈,几条橡皮筋,加上一小片皮革或布料,就能满足孩子们勇敢探索的渴望。女孩子则钟情于“翻花绳”。一根彩色的绳子,穿插套在手指间,灵活地变换出各种形状,如面条、麻花、五角星等。小伙伴们围坐在一起,单人或双人游戏,分享着不同的花样和技巧,充满了简单纯粹的小美好。

在泉州安溪农村田野长大的孩子,一根番薯藤也能成为玩具。番薯(红苕)藤长得茂盛翠绿时,扯一根起来,去叶留下光杆,再掐一半留一半,一节一节串成圆圈戴在手上当手链,也可以留片叶子当作皇冠戴在头上,童话公主、王子般的感觉写在了孩子的脸上。

成长

从美好童年走来 爱国潮接受新事物

“玩过,好有童年的味道”“小时候这个玩具可是个奢侈品”“拆开后就装不回去了”,一款铁皮发条青蛙,也让很多中年人回忆起童年的美好。

午后暖阳,在泉州的街巷祖厝,偶尔还能看到阿公阿嬷围坐一张四方桌,手握着小小纸牌玩得饶有趣味,这是四色牌,闽南人称为“牌仔”,是将象棋转化成纸牌类的游戏,将士相一组,车马炮一组。“属于闽南老一辈的童年回忆了,‘80后’小时候跟着长辈生活的大多有见过,年轻一辈就很少见过这个牌仔了。”许阿婆说,那是她们这一辈人最好的玩具了,在那个没有电视、电脑和手机的年代,玩四色牌成为阿公阿嬷放松身心的最佳途径,陪伴着他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下午,成为她们童年和青春的回忆。在节假日或闲暇时光,长辈们也会耐心地教导晚辈如何出牌、算分,这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增进家族亲情的方式。

陀螺也是老一辈泉州人童年里难忘的玩具之一。打陀螺,闽南语称作“打干乐”。陀螺通常用木头精心制作,上圆下尖,形状规整。玩乐时,先用绳子将陀螺缠绕几圈,然后迅速抽出绳子,陀螺便在地上旋转,随后用抽绳抽打在陀螺身上,陀螺越转越快。有时,老一辈人聚在一起比赛打陀螺,他们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飞速旋转的陀螺,看谁的陀螺转得最久。大家相互加油鼓劲,享受着童年时的那份快乐。

西游记人偶国风玩具(吴水保/摄)

如今,苏女士带孩子簪花、穿汉服,买国风发饰、泉州风俗创意扑克牌,在寓教于乐中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而许阿婆较难凑足牌友了,但看到晚辈们高兴地玩着西游记人偶木影戏国风玩具时,她会凑上前专心当观众,也会接过手来端详把弄。

宝爸

亲子搭“国风” 对家乡有新的期待

宝爸堃堃姓林,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泉州人,闲暇时光,他决定挑战一下自己的耐心,组装泉州钟楼积木,开始“建筑大师”之旅。一片片、一层层地拼凑后,“钟楼”逐渐拔地而起。但好景不长,他发现自己的耐心“告急”,那积木拼图比想象中的复杂很多,感慨自己还是个“半吊子”。

泉州钟楼国风积木(刺桐纪元供图)

搭积木半途而废,堃堃索性去钟楼附近散散心,这是他几乎天天要经过的地方,但以前很少真正停下来好好欣赏它。“一路上,阳光明媚,微风轻轻拂过脸颊,我突然意识到,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像这未完成的积木一样,有时候我们需要跳出框架,亲自去体验一番,才能领略其中的真谛。”堃堃绕着钟楼走了一圈又一圈,古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感受着每一块石头、每一道刻痕所蕴含的故事,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历史的长河。散心后回到家门口,他收获了小确幸,突然明白了:“一次用心的体验,就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满足。”

钟楼乐高(刺桐纪元供图)

“我这个成人也因为拼这款产品对自家的钟楼产生了兴趣,会不会钟楼上真的有什么宝贝呢?”不久后,堃堃和儿子配合,很快拼好泉州钟楼积木,还发现了秘密,“钟楼”的上面部分是空心的,可以藏东西,儿子很开心,他也感受到亲子陪伴可以这么轻松。前几年,堃堃经常被外国友人调侃是“最不懂泉州的泉州人”。世遗泉州火出圈后,堃堃通过短视频看到了很多自己之前不知道的地方。“我也有想去看看的冲动,这个愿望更容易实现,或许离我家只要十几分钟的电动车路程。于是,我对这个土生土长的地方开始有了新的期待。”

游客

旅游带走国风积木 感觉特别满足

“成年人有自己的‘泉州钟楼’,这次去泉州就非常nice了。”“@快乐第一名”每到一个地方,喜欢买个当地风情的国风积木,就感觉特别满足。今年4月,其来到泉州旅游,惊艳于“开元寺,关岳庙,泉南堂,钟楼”四种国风积木,最后带着“钟楼”尽兴而返。

泉州开元寺积木(若菱供图)

在小红书上,有博主分享闽南古厝国风积木的古朴之美,青石板打底,红砖主基调,营造出深浅不一的错落感。“太漂亮了”“有图纸吗”“很闽南了”……网友们纷纷点赞。

“从泥到砖瓦,从砖瓦到房子,从房子到院子……梦想中的那个生活,慢慢构建起来,这就是福厝的乐趣吧。”“@陆文化的劳动实践”拼福厝古建积木,真实体验劳动的全过程,感受到积木是微缩景观,也是微缩的劳动人生。

簪花娃娃(大鱼同学供图)

簪花娃娃(大鱼同学供图)

“3000个颗粒,泉州开元寺积木,(我)拼了半个月。”泉州资深文创人李女士是《泉州手绘地图》、蟳埔娃娃IP作者,带娃的同时也经营着一家文创商品店,她在泉州读大学时对蟳埔渔村就熟悉得“闭着眼睛都能走”,记忆中的蟳埔女是“坐在家门口剥海蛎,乌黑的海泥在地上把她们包围起来,让她们身上鲜丽的大裾衫和头上的簪花显得格外的鲜亮”,创业时将这些泉州特色元素融入产品开发中,推出了纯手绘的簪花娃娃摆件玩具,成为店里的招牌货,消费者以中年游客为主,他们消费能力更强,注重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分析

文化自信增强 国潮文化兴起

在小红书上,“国产积木”的话题超36万篇笔记,近7亿的浏览量,许多成年人在发文分享心得,交流经验。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积木玩具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分析,随着国潮文化兴起以及群众消费观念的改变,许多成年人对积木玩具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成为积木的消费者。

负屃积木(若菱供图)

“青睐这些国风玩具、国风产品的中年人重视其品质、工艺以及实用性,而年轻人求新。”晋江市安海文化创意发展协会党支部书记兼秘书长杨怡鑫告诉记者,国风产品有复古国风和卡通国风之分,各有拥趸。像榫卯积木、鲁班锁等,更受中年人喜欢,通过动手搭建,体验古人技艺,重温儿时情怀,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而年轻人求新,喜欢年轻化画风。晋江的一款手工产品金砖状元灯受到人们喜爱,其融合安海白塔和闽南传统建筑等文化元素,蕴藏着闽南人追求美好的情怀,同时承载了满足旅游者精神消费需求和传播泉州形象的双重价值,很多家长喜欢带着孩子一起拼贴,也受到游客青睐。

在杨怡鑫看来,越来越多具有国风元素的玩具和文创产品受到广泛关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人们增强文化自信有紧密关系。大家追求守正创新,如现在各年龄群体喜欢穿汉服,他们追崇的不是原始照搬,而是希望在原有传统元素的基础上作出创新,赋予更多时代特色。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