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农林大学茶学院师生“沉浸式”制茶 感受传统茶文化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5-13

晾青、摇青、杀青、揉捻……近日,在安溪县虎邱镇香都茶叶合作社里,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师生正向合作社负责人李金登学习传统铁观音的制作技艺。

铁观音制作技艺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李金登是福建省劳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传承人。“铁观音的制作是所有茶类中最复杂的,这也导致现有的传承人缺乏年轻群体。”李金登告诉记者,包揉是铁观音半颗粒形状的基础,也是手工制茶最辛苦的一步,讲求力道和手法,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需重复7-8次的包揉、解块才能做出其形状。在茶叶生产机械化的现代,手工包揉逐渐减少,大大节省了劳动力。

原来,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涉及采摘、萎凋(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十一道工序,采用灵活的的“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形成醇厚鲜爽滋味、自然花果香及独特的“观音韵”,是我国六大茶类中一项最为复杂、精湛、独特的制茶技艺。“然而,制茶过程无法实现全程机械化,十一道工序需要机器、手工并行,脑力、体力相结合,操作时长且内容繁重,愿意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李金登表示。

同学们跟随李老师从鲜叶开始手工完成了铁观音的初制全过程,并在第一时间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茶的艰辛以及一泡好茶的来之不易,明白了机械与手工制茶的明显差异,也是部分茶人坚持手工制作铁观音的原因。”参与制作的林同学表示。

学生参与手工摇青制作。

“近几年,传统铁观音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如何让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下去,我们开展了积极探索。”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老师黄艳介绍,目前,茶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逐步形成体系,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聘任制茶大师为校外导师、开展校内外结合的自主化个性实习、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茶三产三创实战训练》课程、承办新型职业农民大专班等多种人才培养形式,引导年轻茶学专业学子弘扬工匠精神,专心做好茶,传承制茶技艺,推动茶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