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热播剧《为有暗香来》里,一种叫“甲寅梦归丹”的神奇香药,把女主从昏迷中唤醒。“香药”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
什么是“香药”?其实,很多影视剧里都出现过类似香药,比如《红楼梦》中薛宝钗服用冷香丸,体有奇香;《还珠格格》里,香妃天生带香,可吸引蝴蝶。“香药”真有如此神奇吗?它跟“药香”又有何不同呢?
本期《最闽南》,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泉州的那些“香药”事。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的唐代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庄颜瑜正在给香灸条塑形。将香药泥灌至模具内,用锤子捶,来加强灸条的紧实度。
工作室内琳琅满目的香药
“香药”有别于“药香”
什么叫香药,什么又是药香?两者有何区别?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养生香制作技艺”项目及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山堂香药外敷养生法”代表性传承人庄颜瑜的工作室。
工作室最醒目的是满墙瓶瓶罐罐,每个瓶(罐)都贴有标签,写着所装中药材粉末的名称。那些名称有的很熟悉,有的却闻所未闻。工作室布满着一种独特的香气,且香气逼人。
庄颜瑜告诉记者:“自古以来,香药便是中医治病的神兵利器。香药由天然草药构成,草药本身就具有安心宁神、除恶气等功用;而药香则是在香的基础上,利用‘香方’和‘配伍’两大手段,把草药的功效推向极致,让药香区别于一般香品。它不仅是中医文化瑰宝,也是香道文化精髓表现。”
“所有的香药都属中药,但并不是所有中药都能叫香药。虽然说药香同源,但香药和药香还是有区别的,香药是用带有芳香气味的药材做成的香药品,而药香则是用中药材做成的香品。”
“如今医院药店已难觅药香踪迹,很多人对于香的认识大多也只停留在祭祀拜佛的仪式上,而对传统药香已知之甚少。庆幸的是,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兴盛,无论是香药还是药香,人们都在重新认识与重视中。”
“关于香品,我大致把它分三种,一种是化工香,加入了大量化学制品,以达到提升香味、黏合成型、缩短燃烧时间的目的,你看那种香的火头是滚烫不能触碰的,焦烟味也很重的一定就是化工香;一种是天然香,取植物天然的材料,好不好闻是关键,在味觉上做文章,像现在很多玩香道的就特别喜欢赏玩沉香、檀香等木料的纯粹香味;第三种就是养生香,我把它称之为香药,是一种药品,是在了解各类药材用法用量的基础上,基于一个治疗的目的,它的关键是中药处方。”庄颜瑜说。
据史料记载,香药一词大致出现在三国时期成书的《大般涅槃经》,在更晚成书的《三国志》中亦有记载,但那时的香药主要指代香料的原材料本身,用来区别制好的香品。
“香药”从香料到“香药不分,香即药也”的概念转变是在唐代。
到了两宋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香药的种类不断增加,人们对香药的认识更加深入。香药在许多领域发挥了功效。像医学领域,人们通过内服、口含、佩戴、涂敷、熏蒸、洗浴香药等进行疾病治疗。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医书就收录了大量以香药做丸、散、汤剂的方剂,有名的中成药苏合香丸以及冠心苏合丸,都是以苏合香入药,以其走窜的辛香达到开窍醒神功效;此时,还出现了许多香药食品,如蜜煎香药果子、灌香藕、丁香馄饨等。
“泉州人喜欢喝的凉茶都属于香药范畴,此时的人们,香、药相互使用成了习惯。”庄颜瑜说。
工作室里清代制作香牌的模具
泉州湾宋代海船上出土的乳香。虽浸泡在海水里七百余年,但多数成分未发生变化。
含有白芷、白术、茯苓等药材的药香产品
制作香药是一门高深学问
作为第四代传承人,庄颜瑜的香药,是以中医处方为关键,达到治病疗愈的功效。
“古人制香必通医道,只是近代以来,人们更多把香作为一种文房玩物或祭祀用品,香的药用养生价值反而被忽视了。”
据悉,香的药用功能,大体有辟邪、健脾、化湿、走窜等效。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就载有“小金丹”一方,以辰砂、雄黄、雌黄、紫金此四种金石类香药所合,每日服之,即可避瘟防疫。沈括也在《梦溪笔谈》中称香药对预防瘟疫暴发效果突出,成为百姓家中必备之药。
“像今年入冬以来,很多人感冒,我们会根据祖上保留下来的古方做一些香饮,每天喝,味道很香,非常适合小孩,又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那么真的有类似甲寅梦归丹这类香药吗?”
“中国古代确实有很多类似的药和香,也有事实和历史出处。它取的是香药温香走窜之性,入心通窍皆可通达,有寻常药效难及之处,特别对急症有神效。中医理论里有内治外治之分,焚香药就属外治法中的气味疗法。像有的心脏病突发,你点燃一款香药,用现代科学用语说,它的小分子团能直达脑部让人清醒。”北宋苏轼、沈括所著《苏沈良方》记载有“苏合香丸”之医案:“淮南监司官谢执方呕血时久,手足皆冷,鼻息都绝,后以半两苏合香丸灌之即刻苏醒。”
“香药的关键是药方,一般很少单方,都是多种香药调和而成的合方。和香不是简单的香药的混合,更重要的是药性和。再加上各种香料气味不一样,香药制成之后好闻又不能减少各味药结合之后的疗效,就需要讲究药材的配伍。”庄颜瑜告诉记者,要制作一款品质卓越的香品,香方、配伍是关键,是一门高深学问,没有足够经验和药学知识难达极致。
1983年考古学家发现的西汉南越王用来追求长生不老的五色药石。香药种类分植物类、树脂类、动物类和金石类,古人化妆用的香粉多以香药制成,如最为常用的铅粉,就是金石类香药调配花草香粉或其他药物烧化而成。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藏的泉州湾宋代海船出土的香药
南宋“中兴复古”香饼,1978年江苏武进村前蒋塘宋墓出土(常州博物馆藏)。
香药传承的宗旨是济世救人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也是香料之路。当时贸易的香料不仅能制香,且大多具有药用价值,因此也被统称为香药。像泉州湾宋代海船出土的香料品种中,包括檀香、沉香、降真香、乳香、龙涎香等等就广泛地被运用到医方里。在1982年《海交史研究》中提到,这些香药制成乳香没药丸、巩堤丸、槟榔丸、檀香汤、胡椒汤等,药效极好;有的甚至直接用香药制成香油。《诸蕃志》中提到泉州人用苏合香油,“蕃人多以涂身,闽人患大风者亦仿之”。
降真香历来曾是古代诸国朝贡的物品,与沉香、檀香并驱,曾被列为诸香之首。《香乘》记载:泉人每岁除家,无贫富皆焚之(降真香)。意思是泉州人一到除夕夜,不论贫穷富贵,家家户户都烧降真香,可见泉州人对这味香药的喜欢。
据《泉州工商史料》中登载的《泉州名牌货忆述》提到,近代仅泉州城区就有生产香料手工作坊16户。
“谈到香道,很多时候都会说品它的香味,但‘香’只是所涵盖的一层含义,更多的内涵在于它的药理作用。现在也越来越多的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药香产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像调经理脉的香灸、调节身心的熏香精油、沐浴护肤的香皂香盐,净化空气的香炭以及方便携带的香囊和口服香丸等等。”
庄颜瑜说,和中医配药因人而异、因时而变一样,古时配置香药产品也讲究‘量体制香’,通过望闻问切,号脉诊断后根据病人的情况开方配香,“博山堂几代传承人都是以香疗之法行医济世的,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传统医药类,首先必须得懂医学医药”。
责任编辑:苏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