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内容

【泉州“狮”话】独特的胡人骑狮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3-06-30

胡人骑狮石雕历史悠久,多用来作为拴马桩,竖立在门前,彰显主人地位;明清时期,闽南一些宫庙、牌坊、民居建筑装饰中陆续出现以胡人骑狮为主体的石雕,有的至今仍保存完好

近日,市民王先生带孩子到泉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上课,发现教室门口摆放的狮子石雕造型十分独特,经请教石雕主人获悉,其中四尊为“胡人骑狮”拴马桩,其背后的历史渊源深厚。

胡人骑狮拴马桩

狮子阔鼻咧嘴

狮子戴着铃铛

造型独特 雕刻讲究

记者得知线索后联系采访了“胡人骑狮”石雕的主人——小树林教育创始人、泉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吴撇老师。吴老师对艺术、建筑、雕塑和古玩等方面十分感兴趣,他收藏了众多造型独特且年代悠久的石狮子,以石为主,还有瓷、陶、木等材质的狮子,平日里他经常翻阅书籍考证这些石狮子的历史。在吴老师的介绍下,记者对这些石狮子有了更多认识。

这四尊摆放在泉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温陵书院教室门口的胡人骑狮拴马桩,神态动作略有不同,其中一对胡人眉目微敛,神态安然,另外一对胡人圆脸阔耳,神采飞扬。有的狮子阔鼻咧嘴,有的狮子还戴着铃铛。

而在泉州刺桐时代村对木私塾的院门前,记者又发现了两座胡人骑狮造型的石雕,吴老师介绍,这两座是拴马桩,以胡人骑狮的造型呈现。古时,游牧民族骁勇善战的形象深入人心,颇受人们崇拜,人们就将游牧民族的勇士雕刻在狮子上面,表达开疆扩土的伟大抱负。这两座拴马桩来源中原地区。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化的起源之地,历经多个朝代的变革,形成了独特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

这两座胡人骑狮在胡人的臂腕间镂凿,穿系缰绳的孔眼,胡人头发盘高,面带微笑,下巴蓄胡,五官刻画得惟妙惟肖,以俯身前冲的姿态骑在狮子身上,双手抓住狮子的耳朵;而狮子面容严肃,瞪大着双眼,蹲坐在底座上,斗志昂扬,它们均为青石材质打造,密度大,故而较沉。在当时,人们认为石狮子有守卫、镇宅的作用,拴马桩是古代拴马的石桩,通常竖立在门前,有的还配有上马石,因其能突显主人家的富贵、精致和讲究,而成为家族地位高低的标志。

在对木私塾院门两侧,记者又发现了一对胡人骑狮的石雕。这对胡人头上戴着帽子,下巴留着胡子,两臂紧贴着身体,其中一位胡人手持武器。狮子的表情有些模糊不清,依稀可以看出处在防备的状态。

骑在狮子上的胡人手握武器

从侧面看,胡人骑狮底座横截面为正方形。

渊源深厚 寓意祈福

关于胡人骑狮的历史渊源,福州大学当代闽台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林鸿东老师在其公众号“鹭客社”里曾发表过一篇《闽南文化系列专题:从胡人骑狮谈起》,文章中提到,在闽南文化的纹饰类型中,代表祈福的,主要有两种,一为蝙蝠纹,二为胡人纹。蝙蝠纹最常见,胡人纹较为少见,其多以骑兽(狮、象、牛等)与献宝的形象出现,故也称胡人骑兽、胡人献宝等,其中,胡人骑狮造型最为普遍。

胡人与狮的组合,除了骑狮,还有牵狮、戏狮、驯狮等,无论何种组合法,均寓意为祈福与镇煞。在闽南,随着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明清时期的胡人形象渐渐演变成洋人、番人,但在民俗意义上,依然通称为胡人。

就胡人骑狮而言,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出现在古埃及护身符上,体现为法老站在狮背上。类似的造型还出现在西亚与印度。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各国陆续开始将狮子进贡中国。15世纪开始,由于中亚大陆气候日趋干旱,狮子数量剧减。清代康熙十七年,葡萄牙最后一次贡狮,自此,长达一千多年的贡狮历史落上帷幕。

从一些文物资料上看,魏晋时期,中原胡人骑狮像开始出现在一些铜器与瓷器上。2003年5月王羲之故居扩建工程就出土了一尊青釉胡人骑狮器,造型独特。文物为西晋时期南方越窑所产的青瓷精品。在陕西,至今还保存有不少柱头上雕刻胡人骑狮像的古代拴马柱。宋代开始出现一种由胡人与狮子组成的纹饰,叫狮蛮腰带。胡人骑狮便是其中最为常见的造型。据此我们可以得悉,胡人骑狮造型从魏晋至宋元时期开始渐渐流行。明代很可能是此造型最为盛行的时期。

林鸿东老师在文中记载,明清时期,闽南一些宫庙、牌坊、民居建筑装饰中陆续出现了一些以胡人骑狮为主体的胡人石雕(洋人石雕),他曾经在闽南一带寻访这些胡人骑狮石雕,有的至今仍保存完好。林鸿东表示,这些以胡人骑狮为主体的胡人石雕可以说是闽南地区海丝文化的珍贵遗存。

看了吴老师收藏的这些胡人骑狮石雕,林鸿东老师分析,这些应该都是拴马桩。拴马桩与守门狮的区别在于,拴马桩的狮子底座横截面一般为正方形,整体较修长,而守门狮的底座横截面一般为长方形,整体较壮实。林老师谨慎地表示,市面上存在不少仿古拴马桩,需要认真鉴别。

岁月模糊了狮子的眉目

从正面看,胡人骑狮造型与建筑风格十分搭配。

融入建筑 浑然一体

如今,石狮子已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延续下来。从古到今,中国一直保留着把狮子的雕塑、雕刻等作为建筑装饰的习俗。

记者在对木私塾内还看到了许多石敢当,这些石敢当只是吴老师收藏的其中一部分。谈及在书院内摆设各类狮子石雕的寓意,吴老师分析,狮子是传统文化建筑的一部分,是精气神的体现,与传统建筑浑然一体;狮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好奇心;狮子的雕刻艺术更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想象的滋养和升华;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狮子的民俗仪式,如舞狮,希望学生对每样事物及其象征意义能有敬畏之心。

私塾内摆放着的石敢当有大有小,其中一只案头狮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它被摆放在茶桌上,小小一只,五官被岁月模糊了,胸前有一个八卦图案。案头狮在之前,多作为文房用品使用,如镇纸、笔插等。

在茶桌两旁,有两只石敢当,一只看着憨厚,嘴巴咧得快到耳朵了,脖子上挂着个铃铛,腹部则写着“石敢当”三个字。吴撇说这只石敢当以花岗岩材质打造,地域特征鲜明。而另一只石敢当五官细节较为清晰,它的头顶有许多螺辔头,眼睛瞪得大大的,张着嘴巴,露出了舌头和牙齿,看着十分可爱,它的双手还抱着一块石头,上面也写着“石敢当”。

猴形狮(王世阳 摄)

案头狮

来源想象 历经变迁

中国狮子雕刻造型更多地来源于古代艺术家的想象,这种想象又明显制约于不同时代的民族自信心和审美倾向。

吴老师介绍,在古代,狮子颇受帝王喜爱,被认为是祥瑞之兽,有辟邪的作用,石狮子的地位也随之升高,除了皇帝,也只有王公贵族和七品以上官员家门口才允许设石狮子,用来镇宅,而普通百姓为了获得狮子所带来的“祥瑞”,节庆时候便兴起了舞狮,且这一项传统至今仍然存在。

为了彰显主人家的地位,各家各府使用的狮子也是有等级区分的,这个等级就体现在狮子的发型上。据史料记载:石狮子头上一个个的“疙瘩”是有严格规定的:古代一品官府衙门前的石狮子头上有十三个疙瘩,叫十三太保;从一品官往下,低一级就少一个疙瘩,二品十二个发髻,三品十一个发髻,四品十个发髻,五品、六品都是九个发髻,七品以下的官员府邸门前就不许摆放守门的狮子了。

可想而知,皇宫门口的石狮子,头上的“卷发”最多,有45个,这自然是象征着皇帝“九五之尊”不可动摇的地位。

吴老师介绍,狮子在汉代是被西域进贡来中国的,而后慢慢变成传统文化中的“神兽”,成为祥瑞的象征。在东汉时期,有的石狮子背上甚至被安上了翅膀。而在泉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温陵书院的门边,有两尊猴形石狮,吴老师推测可能是因为最初主人家有属猴的成员,便在狮子形象中融入了猴元素,使得这两尊守门狮显得机灵可爱。随着时代的变革,石狮子才衍变成我们如今看到的形象。无论如何变迁,狮子都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