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保存了能够呈现完整的冶铁生产体系和环境关系的珍贵物证,是宋元时期泉州冶铁手工业的珍贵见证,与泉州的陶瓷生产基地共同显示出宋元泉州强大的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
我的名片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地处泉州西北山区腹地的五阆山余脉、安溪县尚卿乡青洋村里,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出口商品生产的代表性遗产要素。该遗址保存了能够呈现完整的冶铁生产体系和环境关系的珍贵物证,是宋元时期泉州冶铁手工业的珍贵见证,与泉州的陶瓷生产基地共同显示出宋元泉州强大的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泉州网6月3日讯(记者 陈林森/文陈小阳/图)“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仙李白于《秋浦歌十七首》中描绘的冶炼场景,在宋元时期的泉州依然炙热。走进远离尘嚣的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思绪便回到千年前熊熊的火炉旁。一拨又一拨铁匠忙前忙后,火星四溅飞蹿,由此冶炼而出的铁条、铁块等铁器胚件源源不断送出山外,从泉州扬帆起航,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远贩蕃国”,成为沿线老百姓的“抢手货”。
斗转星移,在历史长河中沉寂许久的下草埔冶铁遗址如今揭开层层面纱,向世人诉说着泉州冶铁手工业的兴盛繁华。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藏在深山人未识 苦苦寻觅终得见
冶铁业在泉州早已有之。明万历《泉州府志》记载,北宋开宝中(968—975年),泉州设置矿冶场务201处,开征铁银课。泉州产铁之场,北宋盛时有15场,南宋后期仍存5场,较著者,如永春倚洋(今湖洋)、安溪青阳(今青洋)。宋人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则记载道:“庆历五年(1045年),青阳铁冶大发,即置铁务于泉州。”由此可见,安溪青阳铁场的地位举足轻重。
事实上,宋元时期的冶铁场在安溪县遍地开花。“早在1985年,青阳冶铁遗址就被列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除了青阳铁场所在的尚卿乡,湖头、长卿、祥华、剑斗、福田、感德等乡镇也有冶铁遗存共20余处。”安溪县博物馆馆长易曙峰如数家珍。不过,谈及下草埔冶铁遗址的发现,易曙峰却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2019年的夏天,在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的统筹下,市申遗办、市文物局组织泉州海交馆、泉州博物馆等专业人员,于2019年7月起开展全市调查摸底、历史文献梳理和现状分析对比,8月确定安溪为重点,并与安溪县委县政府组建市县联合调查队,组织专家、文博工作者、乡镇工作人员、村民等持续开展冶炼遗址调查,易曙峰就是其中一员。他们的调查足迹遍及已知的冶铁遗存点,并对大多数遗存点再三踏勘,却迟迟未能寻见冶炼遗存丰富且符合相关要求的遗址。9月的一天,依然执着奔走的市县联合调查队在尚卿乡青洋村永安堂歇脚,一名年近八旬的老者正在祠堂外晒稻谷。“老人家,听说古时候我们这附近炼铁特别兴盛,您可知主要在什么位置?”易曙峰与老者闲聊起来。老者虽未亲眼所见,但曾听闻祖辈说在村南的一处山坡上炼得特别热闹,“那边的地现在都种不了庄稼。”联合调查组当即决定,进一步走访村中老人,按老人说的区域重点踏勘,最终找到老者口中的“那边”,即是下草埔。
数日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沈睿文应邀来到下草埔。现场地表的一块大炉渣,引起沈睿文的特别关注。“这是一块清晰可见熔融、滴落纹理的冶炼排出渣,意味着这里曾有较大规模的冶铁活动。”面对这里的矿坑、山形地势、植被及余氏族谱有关祖厝的记载,沈睿文对下草埔的冶炼遗存有了初步估计,经分析比对泉州境内的其他冶铁遗址现状,与市申遗办形成一致意见,共同向国家文物局力荐对下草埔开展考古发掘。
当年9月底,国家文物局决定对下草埔开展考古发掘。10月,沈睿文便带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下草埔考古队正式进驻青洋村。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首现独特板结层 彰显古人大智慧
“这里天生就是炼铁的好地方。”易曙峰用“天造地设”四个字赞誉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这个千年前的冶铁场静静躺在峡谷中,地势北高南低,三面群山环抱,南面缺口清风徐来,形成一个天然的风口,气候相对干燥,便于冶炼活动的开展。遗址附近还分布着铁矿洞、森林植被、古道、水系等资源,一个从原料到加工再到运输的产业链条呼之欲出。
占据天时地利的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堪称“宝藏”。经过一阶段细心发掘,考古队相继发现冶炼炉、房址、板结层、石墙、护坡、灰坑、钱币、铁钉、铁块、积铁块、大量宋元时期的青白瓷、白瓷器等重要遗迹和遗物。即便是一枚小铁钉的发现,都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古代泉州发达的造船业,无数的铁产品或由此出发,经水路抵达泉州港,再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最终研究表明,下草埔冶铁遗址生产集中于宋元时期,是国内首个考古发掘的宋元时期块炼铁与生铁冶炼并存的冶铁遗址,有着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经实验室分析检测,遗址内发现的积铁中可见块炼铁、生铁和钢的产品。
为保护好这片历史遗迹,今年当地在层叠而上的14级台地上搭盖保护棚。在沈睿文眼里,这14级台地不是寻常梯田,而是国际上首次发现的独特板结层现象。每当冶炼垃圾堆积到一定的高度,古人并没有安排专人搬走炉渣,而是就地铲平,在上端以“板结层”的方式进行处理,起到压实、固定冶炼垃圾的作用,既简易有效处理了冶炼垃圾,也可以作为随后冶炼的操作平台,继续开炉冶炼,进而呈现出自下而上、依靠山坡修筑冶炉的独特冶炼方式。“相邻的板结层间距大致等同,在60厘米至80厘米间,可见这是有规划的行为,具有典型的地方特点,先民在处理人地关系上的超常智慧在下草埔冶铁遗址可见一斑。”沈睿文说,每一层板结层的形成都表明着一段冶炼时期的兴废,下草埔冶铁遗址的堆积形态是连续冶炼数百年之久形成的,堪称一项“百年大计”。
藤铁工艺续前缘 百亿产业耀世界
选址有道,冶铁有术。“可以推测,宋元时的下草埔冶铁遗址应该是个创业的热土,许多姓氏族人聚集在这里生产生活,劳作场面十分热闹。”易曙峰兴奋地介绍考古发掘展现出的下草埔昔日风华。台地上散布大量的石块,部分石块可见人为切割痕迹,平面规整、切角分明,极有可能用于建筑。从遗址出土的莲瓣纹瓦当、建盏、景德镇窑青瓷、德化窑白瓷等判断,遗址内应存在铁场管理者的生活居住遗迹,或许跟宋代青阳铁务存在某种关联。部分器物上保存有墨书题记,如“吴”“朱”之类,可能是冶铁工匠的姓氏。
宋元以后,随着海洋贸易活动的减少,泉州地区的冶铁手工业也逐渐衰落。以下草埔冶铁遗址为代表的宋元时期青阳铁场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与铁有关的技艺并未因此中断,而是在代际传承中延续了下来。生于斯长于斯的余氏后人至今仍有部分老人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打铁匠,成为这一传统产业的活态见证。
另一项被誉为“指尖上的魔幻艺术”的竹藤编技艺,则在这片曾经炉火兴旺、铁水流淌的热土上再续前缘,与铁条发生奇妙反应,在全国首创出一项新艺种——藤铁工艺,给发源地尚卿乡带来了中国藤铁工艺品之乡的荣光。由尚卿乡向更广阔的天地铺开,承载着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美好愿景的藤铁工艺,短短数年间就发展壮大成安溪县继茶业之后的第二大特色支柱产业,并在传承创新中蜕变为总产值超200亿元的家居工艺文化产业,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符号。
一技千年传匠心,铁艺之花绽四海。2019年8月,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将“世界藤铁工艺之都”的称号授予安溪。这份纵贯古今、横亘中外的“铁担当”,自此在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付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