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内容

呼唤反映大时代的大作品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0-08-26

文学记录时代,与深圳特区相随相伴的深圳文学,也走过一段由萌芽青涩到成熟多元的历程。前不久,刚参与接待了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走进深圳的采风团。采风团团长是中国改革文学的代表、近80岁高龄的著名作家蒋子龙。

上世纪80年代初,书籍非常珍贵和稀缺,我们的文学滋养多来自收音机里的小说广播节目。特别是中午时段,收听小说连播节目,已成为少年的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听过蒋老师的《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和《锅碗瓢盆交响曲》这几部著名的改革小说,终生难忘。

彼时,深圳经济特区初创,百业待兴,是一片拓荒的热土。在成立特区之前,深圳名叫“宝安县”,是边防前哨,这个地名我在电影《秘密图纸》中听到过,很神秘的地方。一个边防小县,文化基础是相当薄弱的。伴随改革开放和特区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来到这里,这当中有许多从事文化和文学工作的人。大家从五湖四海聚集到南海之滨,身上带着各个地域的文化烙印,在这里碰撞、交融,为深圳营造了更加丰富、多元和包容的文化氛围。

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和涵养。虽然深圳特区在建立之初,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但这个焦点在文学上并没有得到深刻和生动的反映,远远不如蒋子龙老师笔下的天津工商业改革那么深入人心、打动读者。

文学需要根植在脚下的大地,需要对这片土地深沉的情感和爱。

深圳文学第一次引起全国关注,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6年,深圳海关年轻女职员刘西鸿写出了短篇小说《你不可改变我》,一炮而红,蜚声文坛,荣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与创作出《你别无选择》的女作家刘索拉,在当年并称“都市现代派文学”的“南北二刘”。深圳本土文学开始崭露头角。

在这之后,上世纪90年代,打工文学异军突起,成为这座城市文学的鲜明标签。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涌来广东、涌来深圳,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喜怒哀乐,在文学这个天然草根出口得到宣泄。深圳打工文学引起全国文坛的持续关注,涌现出一批打工作家,成为文坛一个现象。

随着城市化向纵深推进,进入2000年以后,深圳发展成全国一线都市,城市文化越来越多元,内涵越来越丰富,深圳本土文坛也发出了“为深圳文学正名”的呼声,即深圳文学不仅仅有打工文学,还有都市文学、青春文学等更丰富的文学创作群体和风格。

城市文化建设日新月异,特别是2003年,深圳提出“文化立市”目标,并将文化产业定位成城市的支柱产业。相比整座城市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深圳文学尽管也在日渐繁荣、活跃,但一个客观的事实摆在人们面前,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始终缺少与这座城市惊人变化相匹配,既反映这座城市辉煌成就,又深刻打动人心的文学作品,缺少像蒋子龙老师改革小说那样的大作品。

深圳需要反映时代变化的大作品。深圳40年的巨变、40年的传奇,都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的题材。“从一座小渔村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仅这一句极富戏剧化的表述,就有多么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

深圳经济特区走过了40年,如今又迎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和光荣使命。深圳作为中国最耀眼的明星城市,进入高光时刻,迎来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如此恢弘的时代画卷和主旋律,怎能不令文学创作者唤起创作动力,激发创作灵感。

每次从外地飞回深圳,临近飞机降落时,透过舷窗俯瞰珠江入海口东岸,或车水马龙如奔腾巨龙,或霓虹璀璨若银河九天,我都被这种繁荣发展的大气象、大气魄、大气派所震撼。大潮起珠江,鹏城歌飞扬,引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中国南海之滨的这片热土,怎能缺少文学呈现,缺席文学表达。

深圳文学走过40年,呼唤和期待能够记录和反映这种大时代的、大的文学作品出现。

来源:中国文化产业网 责任编辑:赵孝航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