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是“世界瓷都”,瓷业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德化陶瓷以“白”见长,被称为“世界白瓷之母”,有“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之说。
德化白瓷温润如脂、洁白如玉,早在宋元时期就畅销欧洲,被世界誉为“中国白”。虽有过辉煌灿烂的历史,但近一两百年,德化陶瓷却走了弯路。很多陶瓷不及原来的,更有一些则消失在世界级品牌的行列中。为让“中国白”发扬光大,福建新一代陶瓷艺术家及陶瓷企业承前启后,自觉担当起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任。近十几年来,“中国白”品牌越来越响亮,再度蜚声世界。
德化县中国白陶瓷有限公司于193年由陶瓷大师陈仁海创立。陈仁海是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物,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标准委专家,当代中国“新名密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引领人,中国陶瓷界最受关注的十大人物之一,中国白艺术宫主席。其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傅物院、南京博物院等著名博物馆作为国宝收藏,世界各国的领袖、首相都收藏有陈仁海的作品。
陈仁海领导的优秀制瓷企业——德化县中国白陶瓷有限公司于2010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当代十大名窑”传承奖。这标志着陶瓷艺术家陈仁海和他的陶瓷公司为重现中国名窑历史辉规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也标志着他们所走的潜心传承和大胆创新之路是一条成功路,同时标志着他们尽其全力打造出了600年后的“中国白·陈仁海”为“中国白”的瓷苑培育出一朵美丽的奇葩。
调查表明,德化陶瓷要走上品牌复兴道路,要从“德化制造”向“德化创造”大跨步前进。
一是遵循“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的创新原则,瞄准白瓷的主题创作。
从事白瓷产业20多年来,陈仁海潜心钻研传统官窑与世界著名瓷器的制作工艺及文化内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陈仁海的艺术创作以“创新”为指导,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精神。他的作品都有一个特点:每件作品都有一个主题性很强的故事情节。他的许多作品被国家领导人选为国礼赠予外国元首及政要,“中国白”在国际舞台上绽放耀眼光彩。
1997年,陈仁海成功烧制出《紫归牡怀》《荷花女神》等“中国白”作品,从材料、配方、创意、造型、工艺等方面重新塑造“中国白”的艺术价值。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瓷《紫归牡怀》,作品线条简洁,寓意深刻,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创新之作让启功大师眼睛为之一亮,欣然题词“中国白·陈仁海”与大时代气脉相通,陈仁海主题创作渐入佳境。他融史于瓷,《丝海欢歌》《闽龙出海》《干格树池》《世纪吉马》《闽澳连心》《同一首歌》等一系列作品为当代
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史留下永恒的记忆。2001年,陈仁海的“中国白”作品《丝海弦韵》首次被国家主席江泽民选为国礼赠送俄罗斯总统普京,见证了中俄开启新世纪友好关系的重大历史时刻。最令人敬佩的是陈仁海于2010年为世博会福建馆创作的镇馆之宝《世博和鼎》,整件作品气质雍容华贵,大气磅礴。陈仁海回忆,当时自己形成作品设计的原稿后,组织了一个由29名陶瓷艺人和科技人员组成的团队投入“和鼎”的研制。众人努力了3年多,不知试验了多少件作品后,终于烧制成功这件完美的《世博和鼎》。世博组委会为这件作品购买5.6亿元的保险,开创了现代瓷的亿元新时代。
二是深耕细作“中国白·陈仁海”独有品牌,带动陶瓷文创产业跃升。
在德化现有陶瓷文化的基础上,陈仁海提出了“中国白”具体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思路,并实践“中国白”陶瓷文化的具体工作。而后,以“陈仁海”人名为商标注册的“中国白·陈仁海”品牌应运而生。从另一方面看,似乎也有向当年的“中国白”世界品牌“何朝宗”致敬之意。
20年下来,针对品牌紧锣密鼓地打造,也确实产生了相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陈仁海给德化窑带来的一股冲击力很强的文化创意产业新风,这股新风波及德化陶瓷业,改写了陶瓷版图,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陈仁海注重汲取并消化陶瓷文化精华,巧妙地运用捏、雕、镂等多种技法,把优质“中国白”泥料和精湛技艺融为一体,拓宽表现形式和题材,使瓷雕作品形、神、色俱佳,惟妙惟肖,兼容东西方文化元素,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中国白·陈仁海”的陶瓷思想体系。
自创立以来,“中国白·陈仁海”坚持只出精品,品牌系列内的任何作品都只按照精品这唯一的等级去衡量。其作品几乎都属“奢瓷品”范畴,有高达数亿元的,有几千万元的,有几百万元、几十万元、几万元的,而万元以下的少之又少。
2014年6月,由福建省陶瓷协会、德化县品牌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仁海艺术馆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复兴中国白”计划,德化“中国白艺术宫”启动。与此同时,一批阅瓷产业的有识之士,也开始走向“中国白”的“复兴之路”,陈仁海成为发起者和领军人,他坚信,只要努力拼搏,定能让“中国白”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重塑辉煌,耀眼世界。
来源:泉州文化产业网 责任编辑:曾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