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创精英 > 内容

王惠民:用艺术赋予石头生命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8-01-02

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湄洲湾和泉州湾之间的惠安,依山临海。雕刻艺术产业是惠安的传统产业,也是惠安的支柱产业,同时又是惠安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惠安雕艺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惠安先民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为一体,秉承晋唐之遗风、宋元之神韵、明清之风范,使源于黄河流域的北派雕刻艺术,逐渐融会为细腻精致、纤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并伴随着建筑艺术的发展日渐繁荣,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王惠民

惠安是“石雕大师”的摇篮。目前,惠安有石雕企业800多家,从业人数10余万人。惠安全县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人,中国石雕艺术大师6人,省工艺美术大师17人,省级工艺美术家48人。而王惠民就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从艺20多年来,他用手中的刻刀让一块块平凡普通的石头幻化成一件件蜚声国内外的艺术作品,用艺术赋予石头生命,并把石雕艺术推广开来。

师从非遗“惠安石雕”代表性传承人

王惠民出生于石雕之乡——惠安崇武,这里有丰富的石雕资源,石雕艺术历史悠久。崇武的雕刻技艺,师徒相传,父子繁衍。王惠民的父亲王清标是一位开创了惠安石雕历史新纪元的著名“捏剔师”,擅长打坯、放样、安装。曾代表惠安艺匠参加过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及厦门集美陈嘉庚陵园工程的建设,是名闻三乡五里、精通寺庙建筑的能工巧匠,是最先运用“针黑白”手法,在石头上演绎摄影技法的影雕创始人之一。

跟许多生活在崇武的孩子一样,王惠民打小就开始接触石头。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开始,石头就是他的好玩具。读小学时,王惠民就依着千奇百怪的石头想象哪个像人,哪个像动物……时常站在父亲身旁看父亲打坯、雕琢,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王清标看到王惠民对石雕情有独钟,便有意将家族传承下来的技术传授给他。

深闺慵愁

就这样,1993年,16岁的王惠民就进入海峡石雕工艺厂,走进了石雕艺术的大门。除了父亲王清标的指点,更有长兄王经民的手把手传授。长兄王经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安石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石雕艺术大师,是惠安石雕领域的领军人物。对于弟弟,王经民没有过多的溺爱,而是比一般学徒来得严格。在王经民的“关照”下,王惠民从一般技工做起,跟着其他技工一样搬运石头,打粗坯。

“梅花香自苦寒来”,王惠民深知没有自己的努力,光靠父亲和长兄的照料是无法成长起来的。因此,每次下班后,他总是独自加班,挑一些不用的废料,自己试着雕刻。

“没有创新思维你永远是个打石匠!”王经民经常这样对弟弟说。在掌握一定雕刻基础后,王经民便把一些石雕工艺的“绝技”传授给王惠民。

1997年,石雕厂接到一个“特殊”的任务——台湾台中市“妈祖宫”的雕刻构件雕刻任务。客户要求对雕刻构件进行修改。成竹在胸的王惠民毛遂自荐,接受这个任务。他把原来的角柱改成半圆花鸟柱,采用镂空雕的技法,把喜鹊井然有序地安排在花枝茂盛的树干上,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景象。“妈祖女神”将保佑着人们,四季如春、出门平安、繁荣昌盛。这项设计的修改,得到台中艺人和“妈祖女神”信仰者的高度赞赏。

自我提高传承创新石雕艺术

艺术的精彩在于它的多样性,在于它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展现出来。惠安雕刻艺术有石雕、木雕、砖雕、泥塑、瓷雕等种类。石材有花岗岩、大理石、砂岩、玉石等。雕刻工艺有沉雕、浮雕、圆雕、影雕、线雕5大类。在小有成就后,王惠民深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倘若不多学习提高,就难以成就更精湛的技艺。

1999年,王惠民再次踏上学习之旅。他参加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在惠安举办的雕塑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国美术史》、《艺术作品欣赏》、《艺术解剖》、《艺术创作》。

在培训进修期间,王惠民在厦大艺术学院教授的耐心讲解下,回忆自己创作的过程和细节,认真地总结经验,进一步地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力和创作能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惠民的艺术造诣在学习中得到不断提高。2002年,第二届中国雕刻艺术节,王惠民被选为参赛选手,与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来自澳大利亚、瑞士、德国、波兰等国的著名艺术家和教授一道,现场创作雕刻比赛。

“比赛也是学习提高的过程。”在大赛现场,王惠民与其他参赛选手交流创作和雕刻技艺,深刻体会到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只有积极从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才能感悟到艺术的真谛,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构思创作出更好更美、受大众欢迎的作品。

2002年,王惠民又参加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进修学习,在曹春生教授的辅导下,王惠民认真学习雕塑课程《美术设计》等课程,进一步提高艺术创作能力。2003年,中国惠安传统“万祥杯”雕刻大赛,王惠民构思创作了《女娲补天》。在这个作品的雕刻处理方面,王惠民从细节入手注意面部表情的处理,特别是手势、衣纹、表情的处理技巧。作品经过国家级专家评委会评审,荣获二等奖。

通过不断学习提高,王惠民已熟谙石雕技艺的各种圆雕、浮雕、沉雕、镂空雕等雕刻制作工艺手法,以及建筑艺术专有的饰物纹样和装饰题材,在惠安乃至全国石雕业界已名声远扬。

多项作品获大奖仍前行不止

所谓刀下定乾坤,一件好的石雕作品下刀前必须深思熟虑,依照石头原有的形态、色泽及质地,按照“依式布局、因色取巧”的原则,方能将沉睡在石头中的生命唤醒,赋予灵气。而具体到石雕上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则要到生活中吸取精华,仔细观察,精细雕琢才能使作品惟妙惟肖。而王惠民的作品正好契合这些要求,几年来,他创作了多项石雕精品,并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屡获大奖。

在此前由国务院新闻办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承办的“感知中国”——《中国工艺珍宝展》的大型活动,有一件石雕艺术品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王惠民的大作《苦笑东方谈墨痕》。该作品以元代著名的画家、诗人王冕的《墨梅》诗为主题,用石板以传统沉雕和线雕的工艺手法,以简洁明快流畅的线条,采用板面磨光沉雕细刻两大种工艺技巧所形成的强烈对比,表述两位年过古稀的画家和诗人在家院安逸的夜景下,观赏腊月梅花盛开的情景,苦思笑谈着东方历史文化墨客足迹,给人们留下清气满乾坤的高尚品格。

作品《苦笑东方谈墨痕》荣获2006年中国玉石雕精品博览会“百花玉缘杯”精品奖金奖,入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感知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展。

殿前百鸟柱,近4米高的青石柱上把一副百鸟朝凤的绝美景象演绎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殿前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柱则以高浮雕的技法,把天兵神将各显神通的大战场面刻画得淋漓尽致……来到位于台湾桃园县埔心的福隆宫,仿佛走进传统石雕大观园,圆雕、浮雕、镂空雕、线雕、沉雕各种技法无不用之其极,网球狮、栏杆、御路、碑记、金炉、亭榭、龙柱、抱鼓石、门楼、香炉等各种雕刻形态异彩纷呈,这也是王惠民的经典作品之一。该作品以完整的工程展现在台湾同胞面前,整个作品大气磅礴,又蕴涵丰富的中华文化,给台湾人民带去了既熟悉又震撼的感觉,深受台湾同胞的喜爱。

王惠民的作品还包括:《女娲补天》荣获第二届中国惠安传统雕刻“万祥杯”大赛二等奖,该作品作为首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惠安石雕”唯一代表作送北京参展;《戎装》荣获2005年“金凤凰”原创旅游品、工艺品设计大奖赛银奖;《莲台自在》荣获2006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华茂杯”金奖;《西双版纳风情》荣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中艺杯”铜奖,以及《丰收的守望者》《箫起龙吟庆盛世》《伏虎罗汉》等。这些作品都堪称是惠安石雕艺术中的精品。人与刀的结合,心与石的融通。王惠民在石雕创作上,能让人对世间万物有更深刻的领悟,能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一块石头,在王惠民的眼中具有极强的生命意义,通过手中的雕刀转化为多种视像,并凝固为永恒。

桃园县埔心福隆宫

来源:泉州文化产业网 责任编辑:曾丽芬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