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雪峰禅寺,又称“小雪峰”,坐落于南安康美杨梅山,始建于唐乾宁元年(894年),曾为福建省佛教协会会址所在地。寺庙依山而建,与大多数庙宇一样,分前后殿堂,前殿为单檐歇山式,两旁建有钟鼓楼。后殿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主殿两边也因地形建造层楼,规模阔大。整座寺宇,高低错落,极为壮观。
历史沿革
雪峰禅寺开山祖师义存禅师,俗姓曾,南安涧亭村梅山下人,被唐僖宗赐号“真觉大师”并随赠紫袈裟。后高僧遍游名山宝刹,并开山闽侯雪峰寺,今又称“大雪峰”。天下龙象,多出其门。曹溪下,若云门、若法眼,禅门五宗,师传其二。师笃念父母,晚年归里,葬亲于风水宝地杨梅山,并结茅棚守坟三年,俗称“白马坟”。南宋淳佑癸卯年(1243年),樗拙和尚慕真觉之道,依山筑庵,上安诸佛菩萨,下列祖师。再经历代扩修,遂成丛林,取名“小雪峰寺”,以别于闽侯雪峰寺,后人简称“雪峰禅寺”。
地以人重,人以地传。依山势而建的禅院僧舍,历经修扩,构成而今重檐叠阁、雄崇宏大的规模。寺中僧众代有名禅高僧辈出。宋代大儒朱熹来游时,曾以“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一联书赠雪峰禅寺。近代曾有佛教三大法师弘一、太虚、芝峰会聚此寺谈禅释义,书诗写悟,留下墨宝镇寺。其中,弘一大师于1929年、1940年两度游住此寺,所以寺中处处可见大师独具一格的题镌。1984年广净法师特倡建“晚晴亭”于寺左竹林边,并由赵朴初先生题写楹联“千古江山留胜迹,一林风月伴高僧”。此外,寺内至今仍悬挂着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为雪峰寺题写“法界藏身”匾额。清代博学鸿儒洪世泽也曾为雪峰寺撰写碑文。
民国初年,雪峰禅寺为闽境禅宗佛院输送不少住持高僧。世界佛教僧伽会正副会长瑞金、妙灯老法师均担任过雪峰禅寺住持或监院。寺内四周更有诸多名人题刻、碑记,亭榭,各具风格的历代高僧舍利塔点缀在寺宇周围和葱翠林木之间,为雪峰寺增辉添色。
高僧辈出的雪峰禅寺留下了唐光化二年皇帝“应天广福”的题匾,留下了朱熹的楹联,留下了《瘦松集》和《雪峰寺志》,更留下了千古传扬的神奇传说和名山佳话。
南安雪峰寺于1981年动工重建,1988年竣工,现为福建南安市佛教协会会址,寺务由僧人统一管理。
建筑风格
南安雪峰寺经历代多次修缮扩建,已基本具备了丛林格局。南安雪峰寺内目前有大雄宝殿、祖师殿、观音殿、华严殿、护法殿、方丈室、般若堂、钟楼、鼓楼、禅堂、六和室、功德堂、居士楼、瑞今和尚纪念堂等,非常完善。寺旁古来墓塔很多,像佛化如幻和尚墓塔、性觉同归塔、普同塔等即是。而白马坟(祖师父母坟)则在寺庙主殿之后面山坡上,此处左青龙,右白虎,远朝僧帽峰,近俯案山(即胡僧礼佛),据说这种山形可使此地每一百年出一位高僧。
寺庙山门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名,觉路外、山道边的苍松翠柏间有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题名的“光前亭”。
因受山势限制,南安雪峰寺只有一进,双层楼阁式建筑。放生池建于主体建筑之前,放生池前又建有一座拜亭。寺门石刻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这对楹联相传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游览雪峰寺时题刻,原为木刻竖匾,年久失落,近年重修该寺时镌刻于石。
寺庙进门为前殿“万福堂”,明亮宽敞。堂内正中题匾书“是什么”。二层为后殿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观音大士等十多尊大佛象。方丈室在阁楼一旁。寺内还建有藏经阁。寺院的最左侧,依山建有禅堂,可经山路与大殿等建筑相通,于繁盛之外另寻幽静之处,为静坐禅修的方便之所。
寺庙右山上有“朝天亭”,“朝天”两字系清朝乾隆年间福建观察使马负书题。寺有古松曰“瘦松”,相传宋代罗汉所植,又云清初如幻上人所种。月夜的雪峰寺,山光月色交融,空灵隐逸。古诗云:“露冷秋空净,楼高碧月娟。何须仙隐去,此际直超然。”
旅游看点
南安雪峰寺人文名胜有白马坟、万福堂、藏经阁、五僧朝佛、虎啸岩、太虚洞、九洞崆等。自然风景有雪峰四景和雪峰八趣。四景即:洗心泉、缓步径、芭蕉坂、山月楼。八趣为:一是晴窗晓日——“开窗当日晓,倚槛听莺鸣”,写晨登山月楼之趣;二是花坞晚霁——“林间风色动,冉冉落花香”,写暮行缓步径之趣;三是薜萝凝烟——“峭碧倚岩阿,松筠挂薜萝”,写山间岩壑赏景之趣;四是北牖凉风——“清风开户牖,晚气自生凉”;五是苔阶浥露——“披襟深夜坐,松露浥青苔”;六是山楼夜月——“凉风盈殿阁,皓月满山楼”;七是石窦鸣泉——月夜于洗心泉静心听流之趣;八是香庭蕉雨——赞美芭蕉阪之趣。
旅游小贴士
雪峰寺位于福建泉州南安市康美镇。
乘坐火车至福州火车站后,由福州汽车北站换乘大巴至泉州客运总站;再乘坐泉州至洪濑班车于洪濑桥头下车。
乘坐飞机至厦门机场,再由厦门松柏汽车站换乘汽车至泉州洪赖雪峰寺路口下车。
乘坐动车至泉州站,从泉州站出站口乘坐33路、203路公交到潘山市场站,换乘坐泉州至梅山班车在洪濑桥头下,再乘坐梅山—南安班车到雪峰路口。
来源:泉州文化产业网 责任编辑: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