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智库 > 内容

山东淄博: 扩大文化消费 建设文化名城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7-11-16

第十四届齐文化节开幕式

山东省非遗精品展在淄博市举办

9月7日,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淄博市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暨2017年文化惠民消费季新闻发布会。

淄博市五音戏剧院文化惠民消费季志愿者

市民使用优惠券订购报刊

齐文化节期间,工作人员在发放文化惠民消费券。

淄博市文化名城讲坛

张店区的孩子们在体验非遗技艺

“淄川文化云”助力艺术培训更便捷

博山区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演出

周村区文化志愿者为观众发放文化惠民消费券

临淄区文化馆发送文化惠民消费券现场

桓台县的消费季惠民演出深受民众喜爱

高青县推出的文化消费券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沂源县文物管理所举办“记忆沂源”大型图片展

这里是齐鲁文化中齐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故乡;这里曾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也是国际足联认定的世界足球起源地。这里是山东省淄博市,一座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

今年2月,淄博市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这既是淄博市实现创新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也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建设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战略定位、努力形成山东省文化发展高地的契机。其间,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坚持把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试点工作和文化惠民消费季工作同部署、同开展,牢牢把握“惠民是出发点、市场是关键点、消费是落脚点、政府是引导点”的原则,戮力探索,谋求创新,使扩大文化消费工作取得阶段性的良好效果。

建立高效机制 制定科学方案

注重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着力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是做好扩大文化消费工作的根本保障。基于以上认识,在推进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实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期间,淄博市建立了高规格的组织领导机构。

据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淄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扩大文化消费工作,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在组织领导、资金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其间,当地先后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淄博市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的淄博市文化惠民消费季组委会。

此外,淄博市市直19个部门以及各区县人民政府和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区管委会成为淄博市文化惠民消费季联办单位,形成全市上下以扩大文化消费推动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助推淄博老工业城市振兴的共识。

在具体组织实施层面,当地高规格召开了淄博市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暨2017年文化惠民消费季动员部署会议,淄博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山东省文化厅分管领导,淄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区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宣传部分管副部长,文化出版局局长、分管局长,市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文化系统主要负责同志,部分签约企业代表共160多人参加会议。各区县也纷纷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了区县动员会议。

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是一项由文化系统牵头、在文化领域组织的经济活动,涉及财政、文化、统计、金融、审计、税务等多个部门。要把这一工作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果,建立一套高效的、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必不可少。

为此,在工作中,淄博市文化部门首先从自身做起,成立了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惠民消费季工作领导小组及6个专项组的办事机构,紧紧抓住新闻宣传、市场开发、主题活动、财务审计、数据监测和志愿者服务等关键环节,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了推进文化惠民消费的强大合力。

同时,为健全制度保障,淄博市实行常规工作周报制、核心工作协商制、重大事项报告制、资金按月清算制,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阶段性和计划性,促进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运行平台、第三方审计机构工作有条不紊、超前谋划、高效运转。

其间,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要领导召集有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12次,平均每周一次。对文化系统使用消费券情况实行日报制,对各区县使用消费券情况实行周报制,及时掌握各企业的宣传推广和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消费季活动顺利开展。

高规格的组织领导架构,健全的工作协调机制,为做好文化惠民消费季工作提供了根本保障。

坚持高端策划 搭建便捷平台

坚持高端策划,着眼探索建立一个具有淄博特色的扩大文化消费试点模式,是淄博市推进扩大文化消费工作的重要遵循。

为确保实施方案科学化,淄博市与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合作,以市政府名义印发《淄博市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淄博市2017年文化惠民消费季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思路、工作目标、运行模式、工作安排、实施步骤、保障措施,为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运行模式是实施方案的核心构件。为此,淄博市文化部门多次到北京、安徽合肥考察学习,最终立足淄博实际,确定实行“居民文化消费激励+文化消费券”的模式。这一模式既打通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促渠道,又拓宽了群众享受政府补贴、实现文化消费的渠道,实现了试点工作模式的集成创新。

此外,当地还制定了《淄博市文化惠民消费季志愿者行动方案》,明确了行动主题、目的、内容、活动要求等。淄博市组建了150余人的文化消费季文化系统志愿者队伍,还在参与文化消费季活动的企业及商家中招募了200名销售员和收银员担任志愿者,先后制作印有文化消费季志愿者标志的马甲、绶带350套。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到当地新华书店、万达影城、华光陶瓷、张店齐纳国际影城、中国课本博物馆开展志愿服务。

有专家表示,建设一个集便捷性、创新性、融合性为一体的运行平台,是推进扩大文化消费工作的重要途径。为此,淄博市非常注重优化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平台设计,同时使用省里的“一卡一券一平台”和淄博市试点工作专用微信公众号平台、淄博文化消费信息服务平台,以及建设银行淄博市分行推出的“慧兜圈”,各平台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通过移动手机客户端使用。

据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采用上述做法,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地使政府补贴惠及更多群众;另一方面也为群众参与文化消费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便捷。

在推进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文化惠民消费季开展期间,淄博市还强化与武汉大学、山东新媒体研究院的对接合作,认真做好试点平台微信公众号“e文齐韵”、淄博文化消费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配置工作。当地组织召开了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工作运行平台部署会,详细介绍平台运行机制、对上线公益性文化场馆、文化企业及商户的要求以及线上操作事宜等,24家公益性文化场馆、33家企业通过审核筛选,上线运行。当地文化部门还与中国建设银行淄博市分行就支持扩大文化消费进行合作,以建设银行“慧兜圈”环境打造为依托,通过整合各类可供居民个人进行文化消费的企业和商户,共同开展各种优惠活动,既让利于消费者,建设银行又将对参加活动的企业和商户予以一定补贴。目前已有120余家文化企业和商户加入“慧兜圈”。

淄博市尤为注重扩大平台使用范围。比如,当地文化部门充分利用山东省文化厅的“一卡一券一平台”,鼓励引导文化企业、商户进入线上平台,增加营销渠道。活动期间,全市签约企业62家,55家上线运行,门店156个,涵盖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体培训、文化用品等多类产品,较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同时,注重平台使用的宣传培训,采取层层培训、定点培训、现场指导的方式,构建了自上而下的宣传培训网络,抽调的6名骨干人员到各区县对签约平台文化企业、消费者进行多层面、广范围、多方式的宣传培训,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印制文化消费券领取使用“明白纸”5万份,定点发放给消费者。

打造综合载体 多彩活动助力

盘活现有文化消费资源,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是做好扩大文化消费工作的重要方向。在推进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实施文化惠民消费季期间,淄博市充分发挥政府文化部门、文化单位的主导作用。

其间,当地全面推进《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中核心区的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齐古城、稷下学宫模拟展示馆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同时,注重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市及各区县文化中心建设全面提速。举办20期“文化名城讲坛”,邀请省内外专家到淄博授课,累计5000余人参加讲坛活动。

据淄博市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淄博市总投资32.71亿元、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的市文化中心建设进展顺利,中国陶瓷琉璃馆拟于2018年9月开馆,力争文化中心A组团(淄博大剧院、电影城、音乐厅)尽早投入使用。同时,投资3.5亿元,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淄川区文化中心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投资额1.2亿元、总改造面积2万平方米的博山区文化中心项目完成规划设计方案;投资20.6亿元,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的临淄区市民文化中心项目已经破土动工;投资5600万元,总建筑面积8588.54平方米的高青县文化综合体项目全面开工。

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各区(县)今年以来累计改造提升39个镇办文化站、1278个村(社区)文化大院、1461个农家书屋,累计投入资金20527万元。淄博市图书馆也加快资源建设工作,新办理借书证6626个。今年以来,当地争取文化惠民实事项目资金900万元,送戏下乡3692场,举办文化骨干、文化工作者培训954场,举办稷下讲堂、儒学讲堂593场,组织文化志愿者相关活动1500余场次,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淄博市精心组织的文化惠民活动,有力助推了扩大文化消费工作。比如,市级层面制定印发了《淄博市首届文化惠民消费季主题活动总体方案》,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齐文化节系列活动等,参与群众近百万人次。为群众送上7套文化惠民大餐,文旅景点优惠、书店惠民展销、文化讲坛培训、体育活动赛事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群众近百万人次。同时,淄博市还与山东省文化馆、省非遗保护中心共同主办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来自全省各地市的100余项非遗项目参展,平度面人、潍坊风筝、日照黑陶等省内非遗项目和刻瓷、博山琉璃烧制技艺、鲁派内画等本地非遗项目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注重氛围营造 规范资金使用

注重宣传,引导群众转变文化消费观念,提升文化消费理念和行为,是推进扩大文化消费工作的重要手段和重要任务。在推进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开展期间,淄博市坚持宣传为先,着力加大文化消费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当地市委宣传部印发《关于印发〈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暨淄博市2017年文化惠民消费季宣传方案〉的通知》。组织召开淄博市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试点工作暨2017年文化惠民消费季新闻发布会,20余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同时,明确重点宣传内容,突出对文化消费知识、文化消费信息、文化消费政策等宣传。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淄博文化发布”连续推出7期“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暨首届淄博文化惠民消费季观察”系列报道。在《淄博晚报》制作专版宣传文化消费知识和政策。

针对公众对文化惠民消费券抢券途径和使用方法不了解的问题,当地在“淄博文化发布”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一大波文化惠民消费券来袭,如何领取看这里》《首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最新抢券攻略》等5篇针对性文章,并通过“淄博政务督查”微信平台发布《抢抢抢!省里给每个淄博人补贴500元,手慢无……》,扩大了文化消费券的知晓度。淄博市还注重丰富宣传形式,综合利用新闻宣传、融媒体宣传、社会宣传等形式,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体系。

重视资金保障,规范资金使用办法,是做好扩大文化消费工作的重要前提。

由于扩大文化消费工作覆盖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淄博市确定了分级负担的保障模式,市、区(县)财政共同拿出2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扩大文化消费工作。市级财政资金拨付1000万元,各区(县)积极落实100万元至200万元不等的专项财政资金,有力保障了扩大文化消费工作的顺利开展。淄博市通过山东省文化消费信息服务平台发放淄博市文化消费季专用文化惠民消费券100万元,由于前期宣传推广到位,消费券一经上线,在短短4个小时内即被广大群众领取93万元,72小时全部完成消费,参与本次活动的群众达到20695人次,拉动消费526万元。

为严格资金管理与风险控制,当地还完善资金拨付、对账、动态监测等各项制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淄博市文化部门今后将以推进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工作为抓手,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拓展文化消费空间,注重文化消费的社会效益,注重打造文化消费品牌,将扩大文化消费工作作出特色、呈现亮点,争创国家文化消费示范城市,全力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和文化名城建设。

县区亮点

张店:“扩消惠企”+大众点赞

据张店区和平小区张女士介绍,她带着儿子在淄博众和凡阅文化公司进行文化消费,以往只有在4月“读书月”进行八五折的优惠,本次文化惠民消费季推出所有服务全部八折且享受惠民补贴的优惠力度。“儿子平常对阅读的需求比较大,此次阅读方面的服务至少优惠了192元,加上其他的文化消费,最多优惠了整整600元,远远超出了自己的优惠预期。我们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文化惠民消费季的优惠力度。”

首届山东省文化惠民消费季开展以来,张店区积极落实《淄博市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淄博市2017年文化惠民消费季实施方案》,把扩大文化消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张店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张店区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督导协调。

当地及时举办业务培训,开展全区各镇、街道文化站长和文化协管员及省文化惠民消费季上线企业业务指导。张店区还及时建立了上线企业微信交流群,就上级政策的落实进行及时交流和沟通。当地将文化消费券结合“互联网+”技术优势,以电子券形式推出,适应了现代消费习惯。同时,还建立和形成了一套可延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模式,为后续的延伸扩容积累了宝贵经验。

截至10月中旬,张店共发放使用各类文化惠民消费券1619张。(黄精博)

淄川:“淄川文化云”炫彩消费季

今年,淄川区创新性打造推出“淄川文化云”惠民文化培训工程,在首届山东省文化惠民消费季期间,以改革创新引领文化消费方向,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优化升级。自4月17日试运行、6月6日上线启动以来,截至10月中旬,全区共开设舞蹈等十大门类5500余班次的课程,培训群众16.5万余人次。

“淄川文化云”惠民文化培训工程启动以来,直接拉动文化消费1200万元。群众消费结构有效改善,文化消费异军突起。文化消费季有多红火?数据说明一切:例如,通过开展摄影培训班,累计消费总额约460万元;举办书法、书画培训班150余班次,共计消费120万元;举办瑜伽、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击剑等10余类体育建设培训班200余个,培训人员1.2万余人次,消费总额达230余万元。

“淄川文化云”惠民文化培训工程所搭建的平台间接拉动文化及相关产业消费5700余万元。这种“平台+电商”的文化消费融合平台新模式成阳光动能。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创新性融合发展,整合全区博物馆 、文化产业园区等,“淄川文化云”平台集中宣传展示,引导群众走进博物馆、文化产业园区;通过“淄川文化云”摄影培训班采风、书画班写生、旗袍秀等培训班实景拍摄等,淄川周边文化旅游景区游客量显著增加,间接拉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及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农副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消费增长3800万元。另外,陶艺培训等非遗项目培训,拉动陶瓷琉璃等艺术品消费增长550万元。(张 宁)

博山:以陶瓷琉璃与世界对话

“太神奇!太漂亮了!”自从广东省韶关市文广新局考察团一行走进“中国陶瓷琉璃艺术之乡”博山区,现场探访人立琉璃的制作过程,就一直没有停止赞美。考察团在参观了珍宝汇集的博山琉璃博物馆后,更是发出惊叹:“要不是从你们山东省文化惠民消费季的平台上看到博山琉璃,我们还真想不到小小的博山居然有这么神奇、这么古老、这么精美的琉璃工艺。”

截至2016年底,博山区共有陶琉生产企业及配套企业近300家,201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今年7月至9月,在首届山东省文化惠民消费季的整体布局下,博山区以博山陶瓷琉璃为重点的文化产品打包,通过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这个平台,将博山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力求将陶瓷琉璃打造成博山与世界对话的亮丽名片。

以文创产品为重点,当地今年实施市场主导、政府助力的文化惠民消费计划,极大撬动和促进了群众文化消费。截至10月4日,博山区文化惠民消费季用券总额约7.32万元,交易总额约37.45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博山陶瓷琉璃历史文化具有特殊的发展脉络,但由于规模、档次、参与人数等的限制,博山陶瓷琉璃在全国的认知度并不高,博山区域文化的传播力和品牌影响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当地进一步将博山陶瓷琉璃推向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燕  飞)

周村:百年老文化助推消费新活力

“这个优惠券您看看,是不是周村古商城的指定店铺都能用?”在古商城旅游景区内,游客李明义拿着几张优惠券向工作人员询问,问清楚之后便到景区内一家叫丁家煮锅的饭店吃饭。然而,结账时的优惠账单让李明义大吃一惊,用过优惠券后,极大的折扣让周围的游客也连连“点赞”。逛古商城时,李明义又来到周村烧饼店内,以最优惠的价格买了几盒周村烧饼。“周村真是个好地方,古商城值得一来,文化消费劵活动也合适得很。” 他说。

这是首届山东省文化惠民消费季最典型的缩影。“这样的优惠券全区共发放了4.6万张。消费季以来,周村烧饼、王村醋、海润丝绸等15家文化企业,拿出各自最大让利商品,通过发放优惠劵的形式,惠及百姓,让大家享受到了最大的优惠力度。”周村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工作人员介绍。

借助政府引导,受惠的不止有大众、企业,不少曾非常“低调”的文化遗产、戏曲等传统文化也逐渐频繁地进入大众视野。文化惠民消费季期间,周村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关注和传承,群众文化出行也成为了文化惠民消费季中一个典型样本。今年以来,周村区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共接待游客2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3亿元,游客同比增幅12.5%,初步实现了文化遗产“保”“用”相济、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了“让百年老文化助推消费新活力”。(黄宗志)

临淄:抓政策引导 做“惠”字文章

首届山东省文化惠民消费季开展以来,临淄区积极拓宽文化消费思路,从政策引导入手,做好“惠”字文章,积极培养居民文化消费理念,释放文化消费潜力。截至10月初,全区共有9家文化企业与山东省文化厅签约,参与消费人数近万人次,用券总额76.8万元,交易总额超391万元。

能不能把文化消费工作落到实处,最关键的是要扩大消费群体。在抓好文化消费工作中,临淄通过媒体将文化惠民下乡演出和电影下乡演出等信息积极告知民众。同时,组织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组织员工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商场及其他公共场所,发放文化惠民活动的“明白纸”,向广大市民推广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官方服务号和相关APP,宣传文化消费补贴政策。为了进一步方便民众,让消费者更好地“惠”在其中,享受生活,享受文化,有关部门在签约单位安排专人指导,形成了“扫码”“注册”“领券”“选择”“交费”一条龙服务,让消费者看得懂,易操作。

工作中,临淄把提升“人文素养”作为重点板块,结合第十四届齐文化旅游节推出了“春秋季图书展”“倡导环保‘天堂寨’千人环跑赛”“寻古探宝展销”等文化消费活动,举办了包括钢琴、手风琴、古筝、吉他、二胡、架子鼓等乐器比赛在内的“齐风雅韵”器乐大赛,共有130余人报名参加,促进文化消费约8万元。(刘 勇)

桓台:群众得实惠 商家添收益

近日,由桓台县文化出版局主办的淄博青青艺术中心专场巡演在桓台县起凤镇文体广场上演, 10余个舞蹈、歌曲节目,引得现场观众连连叫好。

起凤镇起南村的魏慧君,带着孩子来参加演出。在整场演出中,她的孩子参与了3个节目。她说:“起凤镇文体广场一直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演出等活动,近段时间以来,以‘文化惠民消费季’为主题的演出越来越多,演出涉及的类型也多种多样,有舞蹈、戏曲、曲艺、皮影戏等,看得真过瘾。”

在文化惠民消费季刚开始推广的阶段,桓台县便在全面深化“百姓大舞台”的基础上,打造了“曲艺专场巡回展演”“非遗项目——皮影戏专场演出”“第五届戏迷票友电视大赛”“百姓大舞台”“百花艺校专场演出”“国学体验培训推广”等十大以“文化惠民消费季”为主题的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并加大宣传力度。截至10月下旬,共组织各类文化演出活动100余场次,为文化惠民消费季增加了社会关注度,提高了品牌效应。

据当地文化部门负责人介绍,基层文化产业发展大多存在形式单一,缺乏“生长土壤”的问题,而文化惠民消费季在基层的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惠民之间搭建起了桥梁,让二者可以联合起来,既能带动当地文化类企业、艺术辅导机构的发展,更能起到利民悦民、惠及群众的作用。(胡正鹏)

高青:“小微文化”烹盛宴

10月21日,高青县文化新闻出版局文化产业科的同志看着一组统计数字喜上眉梢:当地12家与山东省文化厅签约的文化企业,共使用文化消费劵近20万元,参与消费近3.5万人次,拉动文化消费近100万元。这是在今年山东省首届文化惠民消费季期间,高青县结出的一大硕果。

办好文化消费盛宴,必须紧密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小微文化”是高青县的特色品牌,近年来,该县致力于破解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突出问题,从“小”处入手,从“微”处着眼,全力建设“小微文化”:“微书苑”引导全民阅读,“微剧团”经常下乡演出,“微课程”送培训到最基层,“微订单”满足个性化需求,“微循环”教出文化“轻骑兵”,“微节庆”打造基层文化品牌。

高青县以“小微文化”为主抓手,依据近年来对高青居民文化消费的大数据统计,做好“微课堂”“微节庆”“微书苑”等与文化惠民消费季的结合文章。在首届消费季即将结束时,仍有近10家文化机构还在咨询签约事宜。

高青县还定期到签约企业督导,详细了解企业用券情况,全面掌握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银联钱包注册步骤多、“文惠购”资金周转期长等实际问题,通过积极引导、安排专人手把手教、工作人员代办、顾客集中消费、增加消费商品种类、鼓励大额消费等有效措施,基本解决了消费活动瓶颈,大大提高了企业和居民消费的积极性。(于广丽)

沂源:借势消费季形成共赢局面

近年来,非遗保护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重视,但巨大的保护投入无疑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沂源县充分利用县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结合不同非遗项目的特点,为各非遗相关企业“量身定做”了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方案,得到了相关企业的积极响应。沂源县文化出版局积极发动非遗相关企业参与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不仅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同时提升了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同时,沂源县文化出版局会同沂源县旅游局,借助文化惠民消费季的有力政策,整合了县域内的旅游资源,实行“一票通”制度,而且价格非常优惠,差额部分还有政府补贴。“以前去九天洞的花费,现在可以玩遍全沂源。”一位在当地景区游览的游客说,“每个景点都有文化惠民消费季宣传海报,通过简单的手机操作,就可以领券获取优惠,真是非常方便。”

为了响应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沂源县文化出版局各下属单位更是打出漂亮的“组合拳”:文物管理所举办了“美乐沂源”大型图片展,唤起了老一辈人的乡愁;沂源县图书馆举办了“书香墨韵”书法讲座,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沂源县文化馆举办了“唱响沂源”歌手大赛,唱出了沂源人的幸福生活。

据沂源县文化出版局负责人介绍,文化惠民消费季已经成为沂源县彰显县域文化魅力、激发文化产业活力、促进区域文化消费一体化的集中展示和宣传推介平台。(刘  洋)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傅少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