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内容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 文化是1,产业是无限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7-10-10

2017中国(上海)文化授权交易会现场,观众参观展厅。

日前,由文化部外联局支持、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以下简称“基地”)主办的第四届“2017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化授权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化授权会”)在上海落幕。众多类似的对外文化贸易活动,逐渐使其成为中外文化贸易、交流的重要平台。

作为中国首家挂牌的自贸区,上海自贸区内的文化贸易近年来迅速增长,也为文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服务机制。目前,基地入驻文化企业约500家,年文化贸易额已超过300亿元。

这个300亿元的大蛋糕是如何烘焙而成的?

“文化+”拓展无限产业空间

在今年的文化授权会上,来自16个国家、国内18个省市的参展商达130多家,展品上万件,参展商数量、展品数量、参展品牌等均超出往届规模。

文博衍生品成为今年文化授权会的一大主题。敦煌石窟、新疆石窟等10多家文博单位参会,文博类展商占到总展商的1/10,80多个文博机构也参加了基地组织的培训。支持文物活化,让文博产品走出仓库,走进人们生活是文化创意界的热点话题。无论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朕知道了”胶带,还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萌萌哒”系列产品,都曾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年轻化、市场化发展。双创也成为突出主题,新IP和品牌占比达60%以上,很多年轻大学生携创意来此找机遇。一个笔名为“周小肉”的女孩,把中国具有传承意义和优秀价值观的历史故事,以漫画方式演绎,受到很多买家青睐。“周小肉”还曾跟着基地参加海峡两岸文创展等各项展会,初露锋芒。

国家博物馆馆藏多达140万件,在摸清自家家底后,也从两个方面推动文化和产业结合。一是携手阿里巴巴打造“文创中国”线上品牌。第二就是与上海自贸区开展合作,构建一个涵盖设计、开发、运营、销售的线下平台,推动中国文创产品“走出去”。

“基于上海的城市定位,也全面配合国家的战略步伐,今年的文化授权会也关注‘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的主题。”基地运营机构总经理任义彪介绍,今年共有16个国家参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据其中1/3强。尽管是第一次参加上海自贸区文化授权会,但厄瓜多尔这次也“组团”赴沪,带来众多文化内涵丰富的民族特色产品和文化资源进行推介,还走访了上海很多文化部门与机构,希望未来能在中厄文化贸易上多有所合作与突破。

任义彪说,相比于国际成熟的文化市场举办的如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国际品牌授权博览会等——由于这些地区的文化产业较为成熟,IP意识深入人心,IP授权会等沿袭较长,已经出现各类细分市场,国内的IP产业正在起步,因此文化授权会离国际标准化、规模、运作专业性等方面尚有差距。

但举办到第四届,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文化授权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举办第一届时,明显感觉产业对于IP、无形资产的概念不太明晰、意识不够强,参展商都寄望于实物交易。而今年厂商带去的更多是电脑上的创意方案和IP。“我们并不同于广交会的实物交易促进模式,实物贸易和IP授权的核心区别在于后者是以版权、创意等无形资产为基础,向其他产业辐射和交融。文化是1,向其他产业跨界授权,未来的产业拓展空间无限。这才是真正的‘文化+’。” 任义彪说,IP授权不能只盯着热门的影视产业,要跟更广泛的产业结合;也不能只盯着自己的领域,需要寻找转换的更大的管道。通过文化授权会和国内正在崛起的各类IP授权渠道,将大大提升国内对IP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一个门牌号集聚上百家公司

上海自贸区充分利用独特的海关监管优势,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动优秀文化产品走出去、引进来,也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铺路搭桥,基地年文化贸易额目前已超过300亿元。

以文化授权会为例,今年路演环节评选出的优胜企业与产品,将有机会参加2018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国际品牌授权博览会。上一届交易会的优胜企业——北京灌木互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在2017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品牌授权会上,他们达成了3个合作项目。

在基地中,文化企业可以享受国家对出口的一系列鼓励政策以及叠加保税区、自贸区的开放创新政策。更多进口业务繁多的企业和国际机构,越来越倚重中国的自贸区创新机制。

“企业进出口时最关心的其实就是效率和成本。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的保税区所形成的缓冲区域及其效应,是国内各类自贸区能够吸引众多进口业务和外商的主要动因,也极大地吸引和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任义彪说,他们举办的海外图书版权交易洽谈会就是在保税状态下进行的,在通关手续、效率、资金等方面大大提高了展会运作效率,展示实现交易后才完税,也在前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与资金负担。“文化企业中小型居多,发展潜力与市场很大,且新创企业意识跟以前大不相同,往往具有丰富的投资回报、收支衡量等财务常识,保税展示等专业服务很受他们的欢迎。”

据介绍,更多文化领域的政策和机制创新,正在基地里紧锣密鼓地实践与探索中。如正在积极推进的文化装备融资租赁项目,企业就不用再斥巨资独立购买国际上昂贵的器材设备,可先付少量租用资金,以运营取得的现金流覆盖后期的租金。正在积极酝酿中的后期制作加工中心,则可供大型设备供应商和后期制作公司入驻保税区,在区内承接国内外影视后期加工业务。

在上海自贸区目前最成熟的艺术品交易及保税仓储等服务上,投资逾10亿元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将于年底竣工,其建筑体量达到6.83万平方米,将成为全球面积最大、设施先进、服务专业的艺术品综合服务体。

今年,上海自贸区在基地内创设的集中注册中心,引发文化创客们的“赶潮”。任义彪解释,以往成立一家公司,创业者不但要完成工商注册等流程,还要有固定且单独的常设办公地址,更要单独租房、买办公设备等。但随着国家“双创”进程,“凭借一台电脑就开一家公司”的创意产业越发活跃,集中注册中心的出炉就是配合和服务于这个产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150多家新创文化企业已经入驻基地,“不但为创客们提供低廉的成本和良好的环境,基地一个门牌号甚至可以吸引好多家公司前来集聚。”

打造文化相通的贸易桥头堡

此前媒体报道了基地300亿元的文化贸易额。任义彪表示,虽然海关和税务等机构统计的口径有差异,但这300亿元确实反映了基地内企业核心文化贸易的真实发展状况。但目前主要以实物贸易如文化产品、设备等占比较重,版权类的贸易仅占二三成,这也是他们要大力开拓文化授权的重要动因。

“基地的职责就是做好平台,明确自己服务者的定位。”任义彪表示,以文化授权会为例,4年来他们在发展轨迹上动足了脑筋,以路演、优秀评选、优惠政策、专业服务措施等多重手段进行拱卫。“我们也在考虑未来为文化授权会出台一个符合国际通行要求的版权贸易的模板文本,为文创企业和入展IP提供版权登记和后续的金融、法律等服务,这些都是我们将要重点突破、实践的方向。”他们也会把文化授权会上获奖的企业、项目带到国际上去,以官方服务资源、商务谈判、合作对接等综合优势,帮助企业告别“单枪匹马闯世界”的形单势薄。

每年,基地组织参与的国内外展会已经超过20个。作为国家级的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其服务也一直围绕着国家倡导的加大产业集聚,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知名度,提升文化外贸总量等方向突破。任义彪介绍,目前入驻基地的文化企业已近500家,基地内文化企业投资规模已超100亿元,基地内文化企业的税收贡献已超2亿元。

“自贸区是国家在新的起点上开放与创新,很多探索道路都需要人去走,以一个个案例去实践,通过政府、监管职能部门及企业间的互相深入了解、积极探索,建立起一套服务机制和政策模板。其实我们非常期待文化企业给我们出题目,因为有题目就代表着企业有需求、有痛点,也代表着需要突破和创新。”任义彪认为,以自贸区机制为创新突破口的文化外贸将有着美好的前景。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林思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