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桂东南秋高气爽。行走在广西博白县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时常能听到 “吁嘟呀、吁嘟呀啦”的桂南采茶戏唱腔从或远或近的地方飘来,在耳边萦绕不散……流传于博白一带的采茶戏在民间艺人执着与痴迷的坚守中枝繁叶茂,成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曲。
最近5年,公共文化建设大潮给城乡带来巨大的变化,也让群众对文化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文化投入上斥资甚巨,但在大多数西部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薄弱,财政投入依然不足……作为一个人口近200万的大县,如何在事业经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实现公共文化的腾飞,博白县用公共文化社会化给出了答案。
民间采茶戏热火朝天
96岁的“十五伯”是采茶戏发烧友。每当华灯初上,他便开着电动三轮车赶到县城浪平路口,等待水鸣采茶团的演出。
“天天如此,跟了好多年。”“十五伯”爽朗地说,不管戏团的演出阵地如何迁移,他总能循迹而来。实际上,这个让他疯狂追捧的水鸣采茶团,不过是一支由普通农民组成的业余剧团。
相比“十五伯”,水鸣采茶团的12名成员对戏曲更加痴迷。“白天干农活,晚上唱大戏,只要不下雨,一年365天都演出。”“服装、道具、路费全部自筹,还自编自演。”“一天不唱戏,心里就痒。”“唱着唱着就把自己唱哭了。”……谈起对唱戏的喜爱,水鸣采茶团成员的故事说不完。
如果晚上来到县城大转盘广场,更能体会博白万民追捧采茶戏的情景。少时五六个,多则近十个采茶剧团把广场占得满满当当,看戏的群众围得层层叠叠,到处都是锣鼓八音和“吁嘟呀”唱腔的声音。像这样供采茶戏团固定演出的阵地,在县城还有好几处。
据统计,博白县如今共有80多个业余采茶剧团,近500人参与演出。这些业余剧团由当地群众自筹经费组建,长年累月奔忙于各种节庆展演,身影遍及城乡各处。博白县因此也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采茶戏受热捧是博白推动公共文化社会化的一个生动的缩影。”博白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沈钧介绍,“搞文化”在博白是一种时髦。从县城到乡村,从普通群众到大小企业,处处洋溢着自办文化的气息:自筹经费建设文化活动中心,自建文化协会和社团,自办文化活动……社会力量的触角延伸到公共文化的每个角落。
引导社会力量有良方
位于玉林市南面的博白县有近200万的人口,是不折不扣的人口大县。2013年至2015年,在玉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期间,博白县对文化的财政投入翻了一番,但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这点财政投入犹如杯水车薪。
“博白县是客家大县,致富不忘桑梓的情怀让群众自办文化的热情非常高涨。”沈钧说,社会力量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的重要补充。
为发挥广大群众乐于“搞文化”的优势、更好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最近5年,博白投入了500多万元,新建或重新装修了28个乡镇文化站;以政府投入和群众捐助并举的方式投入近亿元,兴建了206个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县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完善。
在大力建设文化阵地的同时,博白通过组织培训、比赛、展演、文化节庆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间文化团体扎根农村发展。2014年以来,全县共组建文化类组织50家、群众文艺团队1000多个,每年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近百场次。
另一方面,博白县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引导鼓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系列管理办法》《关于博白县通过节会购买文化产品服务群众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和文件,多渠道鼓励和吸引非公经济与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当中,构建起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体系。
农民自办文化成风尚
在松旺镇吉水村,一座设计精美、占地10亩的客家围屋让人啧啧称赞。它的投资者陈树除了是博白海德创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新疆广西商会会长,他还是博白县被人广为称颂的新乡贤,不远处3000平方米的吉水村文化活动中心也是他捐资建设的。陈树说,家乡的发展一直是他最大的牵挂。这些年,他先后自掏腰包近千万元,为家乡兴建了文化广场、学校、客家文化展示中心等基础文化设施。
在新乡贤的带动下,博白百姓投身文化建设蔚然成风。水鸣镇村民每年春节期间自筹经费自编自演“村晚”,你村唱罢我村登场,成为博白的一大文化现象。江正村为建设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50户村民无偿捐出土地,全村群众和亲戚朋友踊跃捐资30多万元。通过展演采购、资金补助、委托服务等方式,民间文艺团队在各种文艺大展演、杂技魔术专场演出、客家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中成为演出的主力。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在弥补财政投入不足的同时,极大丰富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博白县文体广电局局长张晓东说,这不仅提高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福利,也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和创造文化的热情,形成百花齐放的文化发展局面。
如今的博白县,317个行政村平均每村每年组织8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在广大农村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可谓城乡处处文化芬芳。
随着公共文化社会化的推进,民营文艺团体和农民自办文化实体也已初具规模,并积极参与到市、县、镇每年的文艺展演、节庆和重大群众文化活动中,成为公共文化发展的生力军。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