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为“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式。资料图片
“这几天对我来说真是一次难得而又美妙的体验。”2014年11月29日,正在福建泉州参加“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韩国驻华公使衔参赞金辰坤对当地的文化建设赞不绝口:“这座城市不但具有中国文化的传统特色,同时它的文化还兼具国际性、世界性,十分特别。”
“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是“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的收官之作。去年8月,泉州当选我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把沉甸甸的荣誉化作责任担当和文化自觉,认真兑现着申办时的承诺,提出努力建设影响东亚、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
一年多来,泉州加强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另外两座“东亚文化之都”的交流互动,共同提炼“亚洲价值”;积极拓展惠及民生的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城市文化内涵;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文化经济活力奔涌。“文都”建设处处留下动人笔墨。
“四海人文第一邦”
在兼容并包、开放大气的城市“底色”晕染下,昔日的“四海人文第一邦”泉州城,再次向全世界敞开胸怀,彰显城市外交的独特魅力。
今年年初,泉州启动“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盛夏八月,来自光州、横滨的26名青少年与泉州中学生一起度过了难忘的夏令营,将文化与友谊的种子播撒在心中。一年来,三国“文都”共举办26个文化交流项目。海洋精神浸润下的三座城市携手并肩,扛起了传承弘扬东亚文化的大旗。
以“文都”为引,泉州有了更深度参与世界的契机。在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国一日·重返泉州”系列活动,让世界各国人民领略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的风貌。一年来,泉州尽情挥洒泉州元素、泉州特色、泉州气派,与光州、横滨一起,传递“东亚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的真诚,向世界展现独具魅力的亚洲文化精神家园。
文化阳光照进大众生活
“11月4日至6日,往南安洪梅新厝亭演出”“11月7日演出《凤仪亭》,8日演出《大闹花府》,9日演出《西施》……”
泉州被称为“戏窝子”,上述演出信息,就是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在其官方微博上的“广而告之”。
一年来,“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的惠民之风,从假期吹向平日,从中心市区吹向偏远乡村。早在年初,泉州就将文艺精品公益性展演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高甲戏、梨园戏、南音、木偶等艺术剧团纷纷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开展免费或低票价公益演出。一年来,泉州共开展240多场重大文化活动、两万多场群众文化活动、100多场特色民俗活动,广大群众成为“文都”建设最大的受益者。
泉州还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常态机制。过去一年中,全新的木偶剧院建成投用,影剧院、梨园古典剧院、南音艺苑、高甲剧场等文化场馆逐一得到改造提升,市民广场四大公共文化中心前期已投入6亿多元。在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的激励下,闽南文化街区、鲤城东亚文化广场、石狮城隍庙闽台民俗文化街区等30多个项目全面铺开推介。
文化产业带动转型升级
“在泉州,随便拿出一块石头都有一段故事!”在广东潮汕福建商会监事长郭明池看来,泉州是一座文化富矿,蕴含着无限商机。
拥有同样嗅觉的企业家不在少数。借“文都”建设的东风,传统产业找到了转型升级的新契机,纷纷向文化产业进军:辉煌水暖集团投资3000万元,打造《卫浴也疯狂》系列动画片,实现了动漫产业与非儿童品牌产业的首度合作;特步集团投资1500万元,邀请中、美、韩等动漫专家制作同名动画片,为进军儿童市场打好前站。
“文都”建设,也让创意无限的“草根”一族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在西街的古厝里,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创业,他们把骑楼、钟楼等泉州标志性建筑定格在明信片里,把关帝爷、清水祖师等传统信俗“请”进时尚桌游……一批批文创产品正源源不断地从这些年轻人的创意工厂走向市场。
如今,文化产业已成为“文都”发展的新引擎。今年,泉州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将突破300亿元大关。泉州进一步提出,力争用5年的时间,使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一番,让文化产业在全市GDP中分量更重、成色更足。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