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4月初,正是上市影视公司密集发布上一年业绩报告的时候。2016年中国影市寒潮对上市影视企业来说,可谓一场大考,而此次发布的业绩报告则是它们交出的成绩单。成绩优异者在新的一年自然要巩固优势,再接再厉;不及格者则是积极查漏补缺,以期卷土重来。
多家欢喜一家愁
3月27日晚,“国内影视第一股”华谊兄弟率先发布2016年财报,上市8年来首次业绩下滑。财报显示,2016年华谊兄弟营业总收入为35.03亿元,相比2015年下降9.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0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21%。财报发布后,华谊兄弟股票持续走低并再次跌破10元,逼近年初曾短暂出现过的上市以来历史最低价。
3月30日,万达院线和阿里影业也先后发布2016年财报。与华谊兄弟的“萎靡”不同,这两家“背靠大树”的影视公司各有亮点。其中,万达院线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12.09亿元,同比大增40.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6亿元,同比增长15.23%。阿里影业这家成立只有两年半的“新势力”在2016年实现营收9.04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43%,但净利方面没能延续去年财报扭亏为盈的态势,最新净亏损达9.586亿元。
虽然一些分析机构和媒体将背靠阿里集团的阿里影业与华谊兄弟、万达院线视为电影板块的新版“民营三巨头”,不过,作为老版“民营三巨头”之一的光线传媒并不示弱,并给其对标企业华谊兄弟带来了直接压力和危机感。根据光线传媒此前发布的业绩快报,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7.33亿元,同比增长13.78%;在净利润方面,虽然7.36亿元的数字低于华谊兄弟,但同比83.12%的增幅与华谊兄弟的净利负增长可谓天壤之别,并且大大高于40.86%的传媒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
北京文化、新文化、华策影视、文投控股等几家上市影视公司也不甘落后,或通过参与爆款影片,或加大在电视剧、综艺等多元化业务方面的投入,纷纷实现了营收业绩以及净利的不同程度增长。
影市低迷波及上市公司业绩
从各上市影视公司的2016年整体财务数据来看,除了华谊兄弟,过去一年几家影视公司仍处于快速上升势头。不过,聚焦具体业务板块的数据,便能看出国内影视行业过去一年的不景气,以及产业链布局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
2016年,国内电影市场全年总票房457亿元,同比仅增长了3.73%——相比2015年48%的增幅,堪称“急刹车”。受此影响,身处行业上游生产制作领域的华谊兄弟遭遇冲击最为明显,其出品的《我不是潘金莲》《罗曼蒂克消亡史》虽然聚集了范冰冰、章子怡、葛优等明星,但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票房分别为4.84亿元、1.23亿元。华谊兄弟去年上映的10部影片国内总票房仅31亿元,大大低于2015年的43亿元,这一板块的表现直接拉低了华谊兄弟的财务数据。
受总票房不景气影响的另一群体则是身处行业下游的影院,但这是否包括掌握了院线和终端放映双重渠道优势的万达院线?2016年,作为万达院线营收最主要构成的观影收入部分同比增长17.8%,不过,其中国内票房收入同比增幅仅有3.16%,远未跟上其国内自建和并购影院的节奏,而且国内市场占有率也有所下降。根据财报,万达院线观影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海外新并购的影院,其海外票房收入同比增加386.11%。而万达院线整体业绩的拉升则依赖于非票房收入,即广告、商品、餐饮等板块,同比增长达101%。
因为拥有院线和终端放映的双重渠道优势,万达院线除了在排片上享有更大的自主权,还通过并购影时尚传媒实现了银幕广告资源全面自营,这使得其广告收入同比大增43.68%,成为非票房收入板块的主力。
对比华谊兄弟、万达院线这些“老大哥”,阿里影业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谁也不敢轻视这支新军。尤其是在电影行业中游宣传发行战场,阿里影业以淘票票为核心构建的互联网大宣发体系来势汹汹,从2015年的“搅局者”姿态逐渐成长为行业龙头之一。互联网宣发的强势表现直接拉动了阿里影业的业绩大涨,但阿里影业的净亏损也主要来自淘票票——为了应对票务市场竞争,淘票票市场推广费用大大增加,而阿里影业搅动的票补波动也成为2016中国影市票房低迷的外因之一。
全产业链布局加速行业洗牌
去年底,华谊兄弟CEO王中磊曾向全体员工发出一篇公开信,对华谊兄弟2016年的表现进行复盘,其中提及华谊兄弟遭遇的“失败和考验”,即“无论是单片票房还是市场占有率都有明显退步”。近几年“去电影化”的战略,使得华谊兄弟终于在2016年的财报中尝到苦果。这份公开信在行业分析人士看来,预示着华谊兄弟重新重视电影业务,而王中磊最近也多次表示,2017年将是华谊兄弟的制作大年,多部大片将上映或开机制作。
除了在传统的内容制作领域加码,华谊兄弟也如万达一般,启动了自己的全产业链布局。与万达院线的《我不是潘金莲》排片之争,加之华谊兄弟此前多部影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使得华谊兄弟意识到自己在终端放映市场上的“受制于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华谊兄弟加强了对院线的布局,并计划在5年之内跻身行业前列。今年初,华谊兄弟更是如阿里影业一般,直接加入对国内院线排行第二的大地院线的投资;同时开始强化发行能力,携手上影等设立华影天下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相较华谊兄弟的大张旗鼓,万达院线仍按既定战略稳步推进。记者注意到,在万达院线发布去年财报的同时,还发布了一篇《关于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的公告》。公告提出,万达院线拟将公司中文名称由“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改为“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解释称,目前万达院线已形成多元化业务板块,公司着力打造的“电影生活生态圈”已基本形成,现有名称已不能完全体现公司业务现状。
这一举动令人想起万达去年积极运作将万达影视等打包装入上市公司的重组努力。在分析人士看来,此番改名再次体现出万达要在资本市场打造一艘涵盖全产业链的影视航母的决心。
“老大哥”们都在积极进行多元化集团企业的搭建,后起之秀阿里影业也不甘落后,其业务核心淘票票虽然由于票务市场投入导致战略性亏损,但阿里影业的态度十分明确——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强化淘票票的进攻队形。同时,对于出师不利的内容制作领域,阿里影业并不准备放弃,新的一年阿里影业最新业务架构已调整为互联网宣发、内容制作和综合开发三大板块,未来还要实现与阿里巴巴大文娱生态进行整合。
在分析师看来,随着携资本便利的上市影视企业纷纷启动全产业链布局战略,2017年,中国影视行业将迎来新的整合,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新一轮的洗牌将不可避免。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