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的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为冲破旧的管理体制束缚,联合向福建省委、省政府发出了“松绑放权”的呼吁,人民日报刊登了他们的呼吁书,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拉开了企业改革的序幕,由此诞生了“企业家活动日”。
今年3月24日,泉州市经信委与泉州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共同举行纪念“3·24”企业家活动日活动。政企学各界专家到场再议新常态下如何更好地发扬企业家精神,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我市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
“今年前两个月,泉州的工业用电量增加了11%。”与会的泉州市政府相关领导表示,这说明去年的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当然也要清醒地看到困难依然存在,低端产品过剩、增贷困难、高端人才难留等问题依然突出。他认为,只要继续发扬爱拼敢赢的泉州企业家精神,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新型制造业,便能稳住大盘。泉州作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之一,众多企业家正把关注度更多地放在制造升级、提升产品质量上。“坚定转型升级大方向,不断引进高科技企业,更多关注新能源应用,在今年开局向好的基础上,泉州经济必将大有可为。”他说。
“联合会将围绕企业的发展需求提供更精准的升级服务。”泉州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执行会长吴群德说,去年他们通过与企业不断地良性互动,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培训管理创新、走出去发展等方面为企业家群体提供精准服务。今年他们将进一步细化服务,通过联合省企联及市科技局发展产学研新合作及开展服务业百强企业排序评定等具体活动为抓手,树标杆、立典型,更好地为产业升级指明方向,提供经验借鉴。
推荐轻资产转型发展方式
当天,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金龙结合调研,带来“深化供给侧改革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报告。“欧美国家的企业家多年前也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他说,这是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
“中国制造的整体水平尚有较大升级空间。”陈金龙表示,当前投资、消费甚至是货币政策都不足以充分提振经济,惟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就是说要从需求上下功夫,低价促销策略已经过时,稀缺的高附加值产品才有未来。从国家层面,可以从为企业减负、增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等方面来确保改革推进;从企业自身而言,则要进一步增强居安思危的意识。所谓“居安思危”,他进一步说明,即在经济向好时不可盲目扩张,当下不少出现问题的企业都是此前盲目发展埋下的祸根;在经济下行时则不能放弃有策略的发展,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即使市场需求容量提升也与企业无关。
提及企业如何发展实现转型时,陈金龙认为,企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重资产模式,即通过建厂房等方式扩张,这一模式被证明是较为被动的。另一种则是轻资产发展模式,即通过并购参股方式将品牌影响力扩张出去。根据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未来必将形成产业寡头梯队,几家塔尖的品牌企业,后面则是产业链上的整体配套产业集群。
匹克体育董事长许景南也认为,新常态下更应该提企业家精神。泉州企业家的自我修复成长能力是很强的,在经济仍处疲软的背景下,需要更多地发扬爱拼会赢的精神,围绕需求升级方向拉升泉州产业的生命力。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