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上海花样经一直备受市民喜爱,上海市代表性传承人郑树林的展位前总是挤满了人。(杨浦区四平街道供图)
日前,上海杨浦区一年一度的非遗行街会为市民带来一场非遗盛宴。上海港码头号子、滚灯、打莲湘、花篮马灯、绵拳、扯铃……上海杨浦区苏家屯路上,一支支来自上海各区非遗项目表演团队的表演吸引成百上千的市民拿起手机争相拍照,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紧邻苏家屯路的抚顺路两旁,剪纸、瓷刻、麦秆画、香囊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互动展示摊位前,传承人忙得不可开交,市民一会儿向他们请教技艺,一会儿请求现场展示,还不时有市民询价购买……一时间,两条街道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同往年一样,直到夜幕降临,市民们才恋恋不舍地从非遗展位前离去。当天,也是为期一个半月的“十指春风 布艺掇英——2016上海市民布艺(创意)作品大赛”作品展的最后一天,观展人群依然络绎不绝。观展市民说:“这样的手工艺品实属难见,看着都很养眼。”
并不满足于看一看
近几年来,为了传承传统优秀文化,让非遗走近市民、融入生活,杨浦区每年都会策划各式各样的非遗活动。从元宵非遗行街会,到非遗节、睦邻节,再到非遗高校行、各类非遗项目、创意赛事……大大小小的非遗活动贯穿全年。活动受到大家的热捧,有市民感叹:“能一次领略这么多非遗技艺,还能向大师学艺,真好。”
市民们的感慨也同样道出了传承人的心声。在上海全市多项非遗活动中,经常能看见一边笑着向大家介绍自己如何爱上编织棕榈叶,一边现场为市民展示技艺的棕榈叶编织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叶邦叔。她所编织的棕编公鸡、青蛙、蚂蚱等栩栩如生的作品总引得来往市民驻足停留。为了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了解、学习,叶邦叔不仅乐于参加各类非遗展示展演活动,且每次都要精心挑选得意之作,还对想学的市民耐心教授。“这些技艺都是文化瑰宝,不能让它们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失传。”她感慨,“每一次的非遗展示活动,都是一次让更多市民接触非遗、喜爱非遗的机会,所以我很珍惜。如若有个平台,可以让这些非遗项目永驻,自是再好不过了。”
此外,杨浦区还为一些非遗项目建立传承基地,例如五角场镇成立上海花样经传承基地,四平街道也正在建设布艺画传承基地等。“如今,点上的探索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一场场活动的举办,让非遗项目不断地被市民所熟知,并深受市民喜爱,杨浦区文化馆副馆长张亚非欣喜不已,“既然双方都有需求,何不趁热打铁,为他们系统性地搭建一个平台,让市民随时可以欣赏、学习到这些非遗绝活,让这些非遗项目得以传承。”
市民对非遗工艺坊反响热烈
经多方调研、讨论,杨浦区文化局2016年初提出了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建设都市非遗工艺坊的计划。建成后的都市非遗工艺坊,将打造成为一个集观摩、学习、购买等于一身的“非遗之家”:不仅为入驻的非遗项目提供作品展示空间,而且还将邀请各个项目的非遗传承人为市民开设课堂,教授技艺,市民还可以在工艺坊内购买自己喜爱的产品。目前,杨浦区政府正在进行项目招投标,预计五六月动工。
获悉杨浦区将建设都市非遗工艺坊的消息后,不少市民大为惊喜。市民张原的孩子一直对捏面人技艺颇感兴趣,平日里总喜欢在家捣弄橡皮泥,且每逢非遗展示活动就要拉着张原参加,一看就是好久。张原说:“以后有了工艺坊,就可以带他来学习了。”
来自浦东新区的范先生今年是第二次参加元宵非遗行街会。他称,他曾在上海市群艺馆看到过上海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树林的剪纸艺术(上海花样经),当时就被吸引了。“去年,本来想趁着行街会时来看郑老师现场演绎并买个作品,岂料展位上的人群一圈围着一圈,即便跳起来也看不到半点儿。”范先生说,“如果有了这么一个工艺坊,就能更好地满足欣赏、学习和购买的需求了。”
叶邦叔便是因偶然机会看到一位老爷爷编织青蛙而爱上棕榈叶编织的。她说:“非遗传承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市民接触非遗,只有接触了,才会有后来的喜爱。所以,非遗传承的起点,就是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让更多市民参与进来,工艺坊恰恰会为此创造更多便利条件。”
当然,也有些市民对非遗工艺坊建成后的利用率和效能提出了希望与质疑,希望工艺坊能够不负众望。
搭建非遗展示、传承平台
据杨浦区文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地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工艺坊的服务效能,杨浦区目前正在探索建立都市非遗工艺坊项目,包括上海花样经、布艺画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此后香囊制作技艺、立体纸艺、京剧脸谱制作、棕榈叶编织等杨浦区市区级传统手工技艺和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也将陆续纳入其中。并且,非遗工艺坊还将通过开展培训、展销,以及以工艺坊为基地举办各类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当然,都市非遗工艺坊除了让市民有更多机会接触非遗项目外,另一个重要的功效就是进行生产性保护。据了解,都市非遗工艺坊还将根据杨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物色具有创意优势的文化设计公司,委托其设计开发具有杨浦特色的非遗系列礼品,让非遗元素融入百姓生活。“如今,中国的传统非遗手工艺作品颇受国际友人的青睐,所以,我们除了打算开拓国内市场,还将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探索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有效渠道。”张亚非说。
“做好非遗工作是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有力抓手。”杨浦区文化局局长金雪萍表示,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杨浦区在非遗工作上做了一系列创新探索:通过举办非遗节,提升非遗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通过具有特色的非遗大戏,营造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通过市民布艺(创意)作品大赛,在全市掀起了一股关注、热议、参与布艺制作的流行风潮……“都市非遗工艺坊的建设旨在为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搭建一个系统全面展示和传承的平台。相信在这个平台上,会有更多的人接触、喜爱这些非遗项目,并为这些项目培育更多的‘小传承人’,让非遗焕发生机。”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