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凝结了这个民族从古至今对自然、世界、社会以及自身历史的整体认知和现实体验,体现了一个民族最深沉的价值选择与最内在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就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换言之,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明确的规定、切实的措施,来为弘扬传统文化保驾护航,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事件。
但是笔者在现实中注意到,人们即便在一些正式的场合,也常常忽略传统文化前面的定语,也就是“优秀”二字。而实际上,“优秀”二字,绝非可有可无,更不能随意抹掉或被忽略。对待传统文化,毛泽东强调要区分精华与糟粕,要批判地去继承,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胡锦涛指出,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都在提醒我们,面对传统文化,不能一味地只传承而不加辨别,更多时候需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然而,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却非一片幽幽青苔,浮在地表,可以轻易刮掉;相反,很多时候它们扑朔迷离、隐晦而暧昧,又盘根错节、渗透到现实社会的各个领域。或许有人会嘲笑中年闰土那声“老爷”叫得异常可笑,可当下不少人依然对权力顶礼膜拜,脑子里隐藏着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三寸金莲”早已换作“天足”,但“女子无才便是德”“男主外,女主内”“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等“夫为妻纲”的封建思想依然还残存在某些人的精神骨髓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传统文化中沉渣泛起的表现。
更吊诡的地方还在于,这些糟粕的部分不仅与优秀的传统文化被一并传承下来,有的还被“改头换面”,以一副现代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例如,有的学校、公司要求学生、员工必须会背诵《弟子规》,背不出来就要受到惩罚,这种做法,其初衷是好的,却在实施中变了味。又如,为提倡孝道,在街道的墙壁上画出二十四孝图,然而今天我们又该如何给孩子们讲述曾被鲁迅先生批判过的“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的故事。总而言之,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纯粹正能量的文化整体,我们不能不加思考、不加辨析地随取随用。
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哈拉尔德·韦尔策曾说过:“对自己的过去和对自己所属的大我群体的过去的感知与诠释,乃是个人和集体赖以自我认同的出发点,而且也是人们当前——着眼于未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的出发点。”要知道,“二战”结束后的西方世界,同样经历了时代的“迷惘”,同样是在精神荒原之上重塑起自身传统的信仰。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丰富。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今的中国人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精神文化诉求。可是眼下中国,“韩流”“日流”满街横溢,“欧风美雨”不断侵袭,加上“扶不起的老人”又在拷问国人的道德良知;更何况,自称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失德事件却频频成为热点,足见当代国人文化失根、价值失范的焦虑严重到何种程度。基于以上情形,从传统文化精神中寻找力量不啻为一剂良药。因而,重归传统文化,重塑精神家园,当属必然;但面对传统文化,要防止出现三种错误倾向:一是盲目美化,全盘接受;二是囫囵吞枣,良莠不辨;三是追求形式,不得要领。
我们必须站在现代文明的高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结合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需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使得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在我们的身上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