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于2016年9月1日正式实施
为了让老年人出游更安全、舒心,2016年9月1日,我国首个“银发族参团游”的国家级行业标准——《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目前《规范》已实施半年时间,泉州老年人出游会受到哪些影响?旅游业界又会有哪些举措来更好地为长者游客们服务呢?
现象 老人旅游有规可循
时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已经不是年轻人的专属用语,老年群体也兴起了一股旅游热。不少子女鼓励老人外出看世界,于是跟团出游成为老一辈的新选择,也成了旅游市场上一抹“银色”景观。
但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出游往往面临尴尬,没有专门的产品品牌和服务标准。不是因为年龄太大没有子女陪同而吃闭门羹,就是因行动迟缓反应慢而被导游和团友“嫌弃”。自去年9月起,国家旅游局批准发布的《规范》正式实施,被业界称之为老年游“国标”。“国标”中有很多降低风险、适合老年人的安排,包括不安排清晨深夜出游、控制合适的游览时间、车程时长等。如“连续游览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可安排一定时间的午休”“连续乘坐汽车时间不应超过2个小时,每个景点应安排充裕的游览时间”等。
对于“新国标”,老年人普遍表示欢迎,李奶奶今年73岁,想趁着身体还硬朗,去国外看看,“如今有国家规定为我们老人撑腰,参团再也不怕被旅行社拒绝了”。
但旅行社和保险业目前还是处于“尴尬”境地。一泉州旅游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为了规避老年人出游面临的诸多风险,旅行社大多拒收70岁以上的老人,或者要求老年人签免责协议。另一方面,70岁以上老人出游,“旅游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不保不赔。虽然旅行社和保险公司的这些做法,均没有法律依据,但这些都成了老年人旅游的“绊脚石”。
建议 规避风险需加“双保险”
在黎明职业大学外语外贸与旅游学院苏欣慰老师看来,想要规避老年游风险,需加“双保险”。他表示,一方面,以老年游“国标”的实施为契机,倒逼相应的硬软件和基础工作的推进。这就要求旅行社、景区、运输系统、餐饮系统在基础设施方面做出配套,形成服务标准的系统化。另一方面,保障老年游,还需保险业“伴游”。随着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有能力旅游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保险产品的设计,最终得落实到消费者的需求和人性化的原则上。
2013年,作为一项优待政策,北京市推出“老年意外伤害保险”,主要经营模式为以商业保险公司为主导,政府托底。事实上,除了北京,杭州、上海等地,也推出类似的“银发无忧”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项目。至于资金的缺口,可以来自民间,也可以来自央企、国企的“特别收益金”。
提醒 执行以合同为准
记者注意到,这个《规范》并不是强制性文件,旅行社可参考,但没有硬性实施要求,具体执行还是以签订的合同为准。
东南旅行社有关负责人指出,因为这个《规范》只具有指导性,属于行业规范,并不具备法律的强制性,因此以后能不能执行下去,现在还要打个问号。如果各个旅行社都按照这项《规范》的标准来做,旅游市场上一些低价老年团可能会退出市场,老年旅游市场将进入“品质时代”。与此同时,老年游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这位负责人提醒,各旅行社对《规范》要落实到怎样的程度,目前还没有统一意见,具体执行还是以签订的合同为准,老年人在报旅行团时一定要重视合同并谨慎对待合同。
《规范》虽不具强制性,但还是有其积极意义。如《规范》要求老年游产品不宜再安排自费项目。目前老年游市场主要有两类:一是老年人自行到旅行社购买旅游产品,多是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二是子女购买,往往是中高端产品。消费者在选择老年游产品的时候,可以对照《规范》选择,明辨良莠。此外,《规范》对旅行社如何升级创新产品,也有了方向。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