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创精英 > 内容

吴达新:全世界都是泉州的观众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7-01-19

 

 

 吴达新 资料图片

 

【人物名片】

吴达新,福建泉州人。

1992 年,吴达新毕业于华侨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同年,留学日本,就读国立琦玉大学教育部研究生。2001年至2007年,移居美国,在纽约市立大学学习影像技术。2007至2008年之间,吴达新受邀参加“龙的变身”、“独白:艺术的重建”、“断舌”、“下一个”等多个国内外知名艺术展览。2008年,吴达新在纽约爱德华画廊举办名为“货币肖像”的首个个人艺术展。

 

目前正在北京准备个展的吴达新透露,个展中将会有一个与塔有关的作品,“我在这个展出上要做一个斜塔。当然这个灵感是来自于东西塔,我小的时候经常去看东西塔,对这个塔有感情。”这个用钢板制作的斜塔,是中西文化的又一次碰撞融合。吴达新也将再次用自己的作品,把家乡泉州推到世人面前。面对泉州应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这一问题,吴达新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宝库,泉州不仅有过去的文化,更应该努力创造当今的文化,而且应该是一种能够吸引世界眼光、影响全球的当代文化”。

“文化是需要向前发展的”

“当你的文化不再进步的时候,其他的文化就会把你打败。文化是需要往前推的。不能停留在以前的状态,以前的状态根本不适合现在的时代。”采访中吴达新反复提到这个观点。

“泉州在宋代就可以建出东西塔那么伟大的建筑,可见当时的经济实力、文化发展水平。拿东西塔和现在哪个建筑大师的作品比,一点都不逊色。但是文化是需要发展的,因为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已经是全球的网络化时代了,你不可能停留在宋代的时候。”在吴达新看来,“东方第一大港”的昔日辉煌,应该是扎实稳健的基石,让泉州当代文化可以站得更高,“泉州过去的成就是给我们更大的文化底气,而不是代替你现在的文化创作”。

“举个例子,贝律铭在建罗浮宫金字塔入口的时候,遭到了全法国人的反对,巴黎人都不能认可在罗浮宫这样一个国宝级的传统建筑前做这样一个玻璃的现代化的建筑。他们认为这是对罗浮宫景观的破坏。”吴达新讲起了世界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律铭与罗浮宫金字塔的故事,“后来建成了,这成为了巴黎的一个新地标,给罗浮宫增添了新的活力。罗浮宫永远不可能是原来那个样子,它需要后面的人去帮它,让它有往前走的另一种可能性”。

泉州正是另一个意义上的“罗浮宫”:历史深厚,藏宝无数,也等待着它的“贝律铭”们,让泉州文化有更多向前发展的可能性。

“全世界都是泉州的观众”

谈到资金投入,谈到文化设施建设,总让人有一种担忧:建成后谁来看呢?利用率会高吗?对这个问题,吴达新的回答十分霸气:“这点是不需要担心的,只要你做得足够好,全世界都可以是泉州的观众。”

吴达新以百老汇的歌剧为例谈了起来:“就像百老汇的歌剧,天天演,我很纳闷,怎么天天演,天天爆满呢?那是因为它的游客是全世界的。每个人到了纽约,都会想方设法去买一个百老汇歌剧的票,它根本不担心没有人看。”作为纽约市文化产业支柱之一的百老汇歌剧,集商业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观众人数以每年3%的比例增加,观众中有60%的人来自纽约以外地区,许多来纽约的人目的之一就是来欣赏百老汇歌剧,否则就是“无功而返”。泉州要做的正是打造“百老汇”一样的文化品牌,“我觉得泉州应该打这个文化牌,我们不仅有过去的文化,我们还要创造当今的文化。而且这个当今文化不是小打小闹的文化,而是世界水平的文化”。

连续14年领跑福建经济,在吴达新看来,泉州应该有这样的经济底气,更应该有创造出影响全球文化的魄力。“就比如时装发布会,你看北京的一个国际时装周,吸引了一大批的人来看,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设计,新的元素可以用在他们新产品的开发中。泉州呢?有那么多的服装品牌,我们是有这种创造时尚的能力,也是有这样的经济底气的。”

“做文化需要更纯粹一些”

每次回泉州,吴达新都会四处拜访,看到了泉州的新变化,也品出了些不同。“在文化需求上就那种渴望,比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很多人都投入到文化产业中,做起文化来。”吴达新说,他在泉州看到很多装潢精美、文化气息颇浓的书房和会所,泉州人对文化的重视和需求由此可见一斑。“但是泉州市政的建设跟不上,怎么把这种个体的力量凝聚起来,体现在整个城市的建设和规划上,这很重要。”如果将泉州文化圈比作江湖,那目前的情况便是民间藏龙卧虎,但是各占山头,少了一个舞台,可以比划切磋和展示的舞台。

“泉州现在的源和堂1916 和领show天地,我觉得是模仿北京的798,但是它们慢慢有了泉州的地方特色。”吴达新坦言泉州这两个文化创业园区还是商业了一些,“我想做文化的话,应该要更纯粹一些,当然这背后是需要一些政策、资金上的扶持”。

文化要想养活自己,就要有市场,但是市场需要培育,培育就意味着需要时间,需要前期的资金投入。这是一个“蛋生鸡、鸡生蛋”的问题。文化究竟能否养活自己?对这个问题,吴达新有另一种看法:“我经常在大都会美术馆里看到幼儿园的阿姨带着五六岁的小孩在看展览,听他们对一个艺术品的评述。这在国内是看不到的。”吴达新指出,美学教育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这是未来巨大的潜在市场,“中国就算是高校,对这方面的教育都很欠缺,更何况是普通教育。没有教育,他们就没有对这种艺术的认识和判断能力,那么这个市场慢慢就没有了”。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谢自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