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海上丝绸之路”与晋江农业文化研讨会在晋江举办。来自国内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谋划“一带一路”战略下晋江农业的创新发展路径,厘清晋江的农业历史,总结“海上丝绸之路”与晋江农业文化的关系,进一步丰富晋江的“海丝”文化内涵。据了解,本次研讨会共征集到各地专家学者的论文30多篇,内容涉及晋江的农业经济、水利、习俗,闽台农业交流和海内外的物种传播等领域。主办方将挑选出的23篇论文,汇总形成“海上丝绸之路”与晋江农业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汇编中部分论文,包括关于番薯、花生和胡萝卜传入晋江及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论文,在大会上作了主题交流。 “过去提到晋江的社会经济,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里的商业和工业,其实晋江的农业也发展得非常好。晋江农业文化源远流长,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密切,农业又与百姓息息相关,举办此次研讨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紧密相连,整个格局更大,相信会对未来晋江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与会的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理事会副秘书长张陵告诉记者。“海上丝绸之路其实与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晋江市农业局局长李友加介绍,像番薯、花生、胡萝卜等常见的食材,当时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其中晋江的衙口花生现在又通过贸易出口到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他表示,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就是希望借助这一平台,深入探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晋江农业如何进一步“走出去”、“请进来”,更好地与海丝沿线国家在农业科学技术、农产品贸易等方面深度融合、互利合作,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农业经济,提升晋江农业国际化水平。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