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 内容

现实性、地方性和多样性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6-10-14

前不久,由中宣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在京落下帷幕,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共有31台剧目上演。笔者参加了部分剧目的“一戏一评”活动,短时间内集中看这么多地方戏,真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慨叹,同时有几点感受,与读者诸君分享。

首先,上演剧目大多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关注现实、立足当代的现实主义精神是这次戏曲会演的主旋律。这种现实主义精神,首先集中反映在现代戏的创作上。事实证明,一些近现代才发展起来的地方戏,在表现现代题材方面有优势,便于取得成功。这次基层院团会演中有17台现代戏,占总数一半以上,很好地证明了这点,也展示了当下现代戏发展的成果。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成果反映出一种可喜的现象,那就是,之前现代题材剧目以表现伟人、革命者、劳模等具有极强政治意味的先进人物为主,这次很多剧目则以那些更素朴的、更草根的,但身上具有人性光辉、体现人格力量的普通人为主角。如沪剧《挑山女人》中的王美英,一个最普通的农妇,用17年的艰辛岁月诠释了什么叫母爱、什么是担当,她身上体现出的善良坚韧和直面苦难的人格个性,让观众对其遭遇唏嘘不已的同时又为她的人格力量所感染,超越了传统的苦情戏所达到的严肃戏剧境界。还有扬剧《花旦当家》中的花旦演员林小妹、眉户剧《女大学生村官》中的梁水秀、黄梅戏《榴花不开盼哥回》中的沙玉凤,同样反映出人物对自我情感和意志的严肃追问与反思中的坚持,表达了普通人对自己生活的故园应该有的责任和深情。这些写小人物的现代戏,没有宏大叙事,写的都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琐事,因此观众感到熟悉亲切,又能从其中受到启发。除了讴歌宣扬正面的人物,对当代历史的反思也加深了这些剧目的严肃性和理性。《花旦当家》让我们反思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如何守住“传统之根”。《榴花不开盼哥回》中触及国民党抗战话题,用背面敷粉的写法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极左思潮”对人物命运产生的悲剧性影响。这都是难能可贵的地方。同时,在一些古装戏、历史剧中,同样也能感受到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莆仙戏《魂断鳌头》通过一场科举考试来反映官场赤裸裸、触目惊心的腐败,同时也表现了普通人在名利面前的人性扭曲,女主角为了让心上人得中高第,而违心嫁给主考,在新婚之日大恸而亡……这样的牺牲,是否有意义?这些问题,今天仍然启人深思。类似的如《天下第一疏》、《挂印知县》这些清官戏、反腐戏,既是自古以来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也因立足当代而有现实意义。

其次,上演剧目表现出极为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地域风情。基层院团上演的剧目,很多题材是当地发生的事,或多以当地闻名的历史人物、当代人物为原型,这就让戏曲带上了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但这只是表层的,更深层的是表现当地文化和风情。笔者在长安大戏院观摩吉剧《狼妻》时,就被剧中浓郁的地方风情所感染。这是一部满族神话题材的剧目,情节中有狼女替母亲报恩嫁给满族小伙子的段落,结合这样的情节,舞台上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满族婚嫁风俗。在这种充满民族风情的氛围下展开叙事,不仅没有感觉到是对戏剧性的疏离,反而很好地塑造了人物。其实,每个人物都是一定环境中的产物,这种环境既包括他(她)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又包括文化环境。过去强调社会环境比较多,事实上,社会环境很大部分还是通过一定的文化要素作为中介,从而影响到生活于其中的人物的心理与情感。因此,像《狼妻》这样将地域文化与戏曲叙事、塑造人物相结合,给人很深刻的印象。川剧《挂印知县》中将巴中非遗竹梆舞、巴山民歌等嵌入戏曲叙事之中;贵州花灯戏《盐道》中呈现的乌江号子、土家族文化、思南傩文化;湖北麻城东路花鼓戏《麻乡约》中的移民文化……正如在基层戏曲院团发展座谈会上,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讲话中指出的那样:“基层戏曲院团是维系民族戏曲生态的重要力量,最能让老百姓留住乡音、记住乡愁、回味乡韵”,戏曲中蕴含的地方文化,对于生长于斯者则是故园文化,是维系人与故园的情感纽带,会演中各地在京观众踊跃观看家乡戏曲演出,就让我们看到地方戏曲这种情感纽带的巨大作用。概言之,会演中所体现出的浓厚地方文化色彩和地域风情特征,是重视人物形象身上的文化基因,从而更好地塑造人物的手段和方法,是外地游子对故园的集体怀念和追忆,外地观众也在其中体验到新鲜有趣的观赏愉悦。

再次,这次会演涵盖26个地方剧种,在中国存有剧种里,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足以让人们感受到中国戏曲的多样性特征。这种多样性特征,不仅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更是地方戏艺术本身的多样性。这次呈现在舞台上的有莆仙戏那样古老的地方剧种,它的“蹀步”“抬步”“挑步”等独特舞台表演技巧乃宋元南戏的遗脉,具有古老而素朴的韵味;有吉剧那样新生地方剧种,可以结合现代化的声光电舞美,打造更为时尚的戏曲审美风范;还有山东梆子《跑旱船》那样融合现代动漫舞台剧于一体的新创艺术形式……梳理中国戏曲发展历史,我们发现戏曲艺术一直是以多样性面对各类群体观众的。既有元杂剧、明清昆曲那样主要发展于都市中的戏曲,也有宋元南戏、明清弋阳腔、高腔等活跃于民间的戏曲,还有宫廷中的仪典式戏曲、民间宗教祭祀类戏曲,戏曲的功用、艺术形式、观众群体、地域文化等多重因素决定了它的多样性特征。因此,我们在继承和发展戏曲艺术时,应该顺应它的多样性,并创造出多元的继承与发展模式。说到这里,也想提一个建议,这次会演全部是新创剧目,希望在下届会演时专门遴选各基层院团的传统经典剧目,以地方戏曲的多样性为都市戏曲的发展提供多元化思路。明乎此,则学界对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中不断争论的保守还是创新问题,就显得偏执一隅了。多样性的戏曲艺术,必须用多元化的理念去探讨它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只有“真、善、美”才是最统一的标准,而人们参与到戏曲艺术发展事业中的那份对艺术热忱真挚的深情才是关键的因素,其他都是手段和方法。我们看到这次会演中,在国家层面的支持引领下,来自基层的艺术家、主创人员,都抱着对艺术执著热爱之心在从事自己的事业,在多元化、多样性的艺术呈现中让我们感受到百花齐放的生机,即使会演剧目中存在一些不成熟的问题,但这种生机让我们对中国戏曲艺术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谢自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