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在这儿哪!”“邱小义快快下来!”“下来了!”只见邱小义高呼一声便从墙头一个后空翻稳稳落地,看得入迷的观众不禁鼓起掌来。在广西南宁“民族戏苑”周末剧场里,一出京剧《盗银壶》被来自广西戏剧院京剧团的谢德兴表演得惟妙惟肖,将人称“半空飞”的义贼——邱小义的身手敏捷、聪明机智演绎得活灵活现。
“‘民族戏苑’周末剧场的推出,让广西的桂剧、壮剧、彩调剧等剧种有了每周末轮番展演的平台,更让广西戏曲青年演员有了大量登台的机会。”广西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廖昆铭说,通过增加演出不断检验青年演员的艺术水准,通过观众的反应不断调整剧目和创作,有效地提升了剧目的整体质量和青年演员的艺术水准。
除了开展“民族戏苑”周末剧场、“戏曲进校园”、下乡惠民演出等常态化展演活动,广西还通过搭建比赛平台来促使青年演员们进一步提高技艺。其中,广西戏曲青年演员比赛就是广西发现和培养本土青年戏曲人才、推动广西戏曲艺术繁荣发展的平台之一。
前不久,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广西戏曲青年演员比赛在南宁落下帷幕。比赛中,许多梨园新秀走入了观众和评委的视野。广西戏剧院桂剧团演员杨梅娟、杨青的桂剧折子戏《李逵探母》令观众在桂剧的唱念与人物的表演中感受母子情深;柳州市艺术剧院演员石丽萍的粤剧折子戏《杀四门》将宋代女将刘金定披挂上阵大败敌军的凛凛威风刻画得入木三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演员张浩在桂剧折子戏《跌雪》的演出中,以俊朗的扮相、精湛的表演,获得观众的频频叫好。
“通过比赛,我能有机会与同行们学习交流、切磋技艺,从而借鉴他们的优点来改进自己的不足。”广西戏剧院壮剧团演员莫丰华认为,开放式的比赛比起闭门式的练功让他更有提升自己戏曲表演技艺的动力。担任过5届广西戏曲青年演员比赛评委的梁中骥认为,本届参赛的戏曲青年演员无论是参赛人数还是整体水平对比过去均有了很大提升,呈现出可喜势头。
虽然广西戏曲新秀不断涌现,但老一辈戏曲人仍从中看到了一些隐患。“广西全区普遍存在老中青戏曲演员断层、人才培养有高原没高峰的问题,导致很多代表性剧目没人能接。”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创作部部长刘辉说。
针对这些情况,广西各地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与广西艺术学校桂林分校联合办学,让戏曲青年演员既学到技艺又拥有中专文凭,从而解决演员的编制、待遇问题。“单位替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使我们能够更加安心地坚守着戏曲这块阵地。”张浩说。3年前曾因排练时左脚跟键断裂而差点告别舞台的他,如今依旧活跃在桂剧舞台上。
现今在壮剧舞台上“挑大梁”的莫丰华曾是一名舞蹈演员。“为了壮大剧团队伍,我们从一些在职的声乐、舞蹈演员中挖掘‘好苗子’,让他们从小戏小品排起,通过‘以戏育才’的模式逐步培养起来。”广西戏剧院壮剧团唐红友介绍。
凭借英气扮相、精彩演唱和高超技艺,广西戏剧院京剧团演员罗意伟的京剧折子戏《定军山》惊艳了全场,而他是该院与国家京剧院签订3年帮扶协议、通过名家带动人才进步的受益者之一。“此外,我们近些年还持续实施‘广西戏剧院尖子演员提升工程’。”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介绍,2015年,广西戏剧院共选送了43名青年艺术人才到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院校学习深造。
柳州市艺术剧院于2014年起每年均举办包含桂剧、彩调、粤剧等专场的《整合整活·创新创星》造星系列原创晚会,以此打造本土戏曲明星;广西戏剧院与南宁市多所学校共同建立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剧、桂剧、彩调剧以及国粹京剧的传习展示基地;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计划在广西省立艺术馆举办“桂林有戏”驻场演出,为戏曲青年演员增加更多登台锻炼的机会。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