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创精英 > 内容

刘国文:锲而不舍 匠心独运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6-06-27

刘国文在创作

张文山在创作

惠安雕艺源远流长

千百年来,惠安先民融合中原文化、民乐文化、海洋文化为一体,秉承晋唐之遗风、宋元之神韵、明清之风范,使源于黄河流域的北派雕刻艺术,逐渐融会为细腻精致、纤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并伴随着建筑艺术的发展日益繁荣,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惠安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世界石雕之都”的荣誉称号。目前,惠安县石雕企业达843家,从业人员10.8万人,“雕刻世家”23个,“中国驰名商标”石雕企业2家,“福建省著名商标”石雕企业16家,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中东、欧美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全县石雕行业实现产值166亿元,石雕业成为惠安的“顶梁柱”产业。

专注+坚持 精益求精造就大师

“惠安石雕能有今日成就,这与一代代‘惠安打石师’的苦苦追寻、努力探索分不开。”惠安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张锦山说,正是这些本地石雕工匠们的坚守,得以让惠安雕艺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刘国文、张文山就是其中两位杰出代表,他们在传承和发扬传统石雕技艺的同时,注重创新与提升,很好地阐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自15岁起,刘国文开始在石雕行业摸爬滚打,迄今已30余载。

“做石雕要想有所成就真的很难,需要经历漫长的蛰伏,方能有所表现。”刘国文告诉记者,刚开始做学徒的时候就是练习打平面,就是把一块表面凹凸不平、粗糙的石头,用手工工具打磨成类似一面面镜子那般光滑,一般掌握这项“童子功”至少得经过3年的反复练习,练好基本功后才能开始试着依葫芦画瓢地雕刻一些东西,比如狮子、龙等,这个阶段也至少要花3年的时间,才能把雕刻技艺掌握好。有了前两个阶段的积累,才能进入所谓创作阶段,可以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表达在石雕作品里,这个阶段还得花3年才能小有所成。

而从作品上升到艺术品,这就是第四阶段。“干石雕是苦命活,能吃苦最关键,要像老师傅一样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正是多年的追寻和探索,刘国文艺术境界不断提高,荣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

与刘国文一开始就从事石雕工作不同,张文山算是“半路出师”,由于家人的关系,他选择学牙科。但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他对石雕产生浓厚兴趣,即使是做牙医的那几年,他也从未放弃过雕刻。

张文山说,其实做牙医本身也是一种雕刻,而且“雕牙”工作比通常的刻玉、刻石更为精细。

随后,凭借着对石雕的钟爱,他还独辟蹊径,巧妙地把石雕艺术融入茶道、香道、花道,让一件件小巧而富于灵性的小件石雕作品,走进寻常百姓家。以石制品打入生活器皿市场,张文山开了先河,成为惠安雕艺与文创结合新常态的代表之一。2015年,张文山被评为“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传统+现代 石雕技艺提升创新

惠安石雕技艺传承1600多年,惠安石雕师已成为展示惠安形象的“软实力”。在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渗透着惠安石雕师千百年积淀而成的工匠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惠安石雕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新揉进工匠精神。刘国文、张文山正是这样努力做着。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惠安石雕”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国文一直不忘传统,潜心研究,敢于创新。他认为,传统雕刻比较直白、具象,比如镂空雕刻的使用,就可能把石头质感去没了,而相比之下,现代雕塑更讲究意境和神似,给人留下思考余地。近年来,他接触很多大型的雕塑艺术工程,设计创作时,他很好地将两种美学融合,既有对传统雕刻的传承,又借鉴现代雕塑艺术并融入自己思想的创新。

而张文山则作为惠安石雕新形式代表人物,他独树一帜的创作思维,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石雕文创之路。“我们努力呈现给人们的不是产品,而是作品,希望赋予每件作品生命,让它们使人观赏、收藏后心情愉悦。”

张文山结合国画、篆刻等传统题材,同时赋予雕艺品以独特设计和新颖材料,让这些在外人想象中笨重的石头化作造型各异、古朴隽永的创意茶盘,与字画、插花、香道相得益彰,引人入胜。

此外,除了创新结合“匠心”,在营销模式上,张文山也有自己的经营之道,“目前我们已经完成文化体系架构的组建,接下来我要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建立体验式消费空间,让每一位购买作品的人都成为代言人,通过扫描作品代码直接进入主页进行沟通。”对工艺精雕细琢的定制化模式,在工匠精神的呼唤下,被“互联网+”重新赋予生机。

文化+创意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如今,很多年轻人很不愿意从事石雕工作。”刘国文认为,惠安石雕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比如人才、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等,惠安石雕产业迫切需要利用文化内涵和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而就这方面,我们不得不佩服刘国文的远见,早在20年前他就在为惠安石雕培养下一代而努力——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他开始招收学徒,又通过企业与院校交流合作方式,与母校惠安五中联办石雕、影雕职专,亲自任雕刻课程的老师,至今有石雕、影雕学生及学徒500多人,学生遍布全国多个省市。

刘国文还积极参加行业标准的研究制订,“一直以来石雕匠师们在从事石雕创作时都是随性的,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不利于整个石雕产业的发展。”刘国文说,石雕产品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文化产业,要形成产业不能是传统的作坊式生产,必须规模化、标准化。

2010年10月,由刘国文主笔的《福建省地方标准——石雕石刻制品》发布实施,该标准填补国内同类标准的空白,扩大惠安石雕石刻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其中无疑浸透着其多年的勤奋汗水。

产业的健康发展,既需要稳扎稳打的坚守者,也需要具有超前眼界的引领者。张文山则通过对艺术、生活的不懈探索,开辟出“传统雕艺+创意”的新路径。

他在传统雕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融入茶道、香道、花道,赋予作品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对于茶具、花盆等作品的设计不仅仅停留在实用方面,而是更注重美的感觉和艺术的享受。”张文山说,凭借着独特的创意,张文山避免同质化,确立自己的独特性,创造出具有生活美学的器皿,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附加值。

当然,惠安还有许多像张文山这样具有创新意识的匠师,他们用自己的创意放大创作的附加值,提升作品含金量,从产业源头上注入涌流不息的活水,推动着传统产业更好更快地转型提升。

“推动惠安石雕产业发展仅靠一两个人的力量当然不够,需要更多人来传承与支持。”惠安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张锦山表示,今后将更多地通过借鉴互补式的对外交流,让本地传统工匠从国内外雕刻艺术大师身上吸收各种灵感与技巧,推进惠安石雕工艺在世界范围内的共享与推广,从而为惠安石雕产业注入强烈的现代艺术新观念、新标准、新创意。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谢自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