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有个典故: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
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副主席、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在1992年底上任的第一天和他的团队“歃血为盟”:我们一起为泉州木偶拼一拼,拼输了要走一起走;拼出希望了,请大家和我一起干。
为了这一誓言,他毫无怨言地为木偶戏剧团奉献了21年的心血。在他的带领下,一度面临解散的剧团焕发新生,多次获得国际国内的大奖,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名牌剧团”,古老的剧种从此走向复兴之路……
使命在肩 勇攀高峰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又名“线戏”。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宋元以降,即流传于泉州地区,俗称“嘉礼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是我国不间断传承史最长,文化积淀、艺术积累最为丰厚的傀儡戏种,也是我国悬丝傀儡艺术的珍稀范本和不二代表。
近年来,从联合国总部,到奥运会开幕式,再到世博会,泉州提线木偶屡屡成为福建文化、中国文化的烫金名片。而作为泉州提线木偶戏主要传承者——泉州市木偶剧团,自建团以来,创作排演了大批剧目,足迹几乎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海峡两岸以及世界五大洲的近60个国家和地区。20多年来,在团长王景贤的率领下, 剧团在国际偶坛上更是频创佳绩,成为了一个世界级的文化交流品牌。
有人问起王景贤: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他总是笑着回答:“一是剧种本身的魅力牢牢地锁住了我,还有就是责任在肩,再难也要把它挑起。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木偶戏就会代代相传。”
正是怀着这种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王景贤不负重任,二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提线木偶的文化传承,诠释着艺术的真谛,屡屡爬坡过坎,勇攀高峰。
如今的他是国家一级编剧,担任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副主席、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副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泉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
在任期间,王景贤潜心钻研并编导一批木偶剧及戏曲、话剧、歌剧、课本剧、电视剧,多次荣获文化部金狮奖金奖、文化部文华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提名奖、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百花文艺奖,而其多部剧作和学术论文发表于国内权威刊物,曾先后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重大荣誉。
扎根艺术 复兴剧团
面对大师,人们所看到和最欣赏的往往是那些笼罩在他们头上的光环,而往往忽略他们成功背后所经历的曲折与坎坷。
正如王景贤的艺术旅程。
1981年,王景贤以优异成绩考入福建艺校第一届编剧大专班。1984年王景贤凭借出色的毕业作品《颠倒乾坤》,成为了全省最年轻的专业编剧,进入泉州市文化局工作。1992年,怀着对提线木偶艺术的热爱,王景贤离开了泉州市文化局,来到了泉州市木偶剧团。
回忆起1992年底第一次走进泉州市木偶剧团的院门,王景贤仍历历在目:小小的庭院杂乱无章地搭满了临建,如同“大杂院。当时,该剧团已经有三个月发不出工资,并且负债近20万元。更令他心寒的是,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很多演员已心生去意。如果不尽快遏制这种急剧衰退的状态,恐怕难逃剧团解散、剧种消亡的结局。
为了稳定队伍,王景贤不断推进人才体制的创新。他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两支演出队并大胆起用青年演员,为他们提供广阔舞台,重燃他们对泉州提线木偶艺术的热情。上任时,身为团长的王景贤连一张像样的办公桌都没有,他索性拎起皮包,带着油印的宣传材料开始了对泉州提线木偶不遗余力的推广,其间的辛酸,个中的苦楚,又有谁知道。
此外,在研究了木偶剧的特点之后,王景贤把剧团的复兴之路瞄向了海外市场。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剧团终于首次应邀赴台巡演,并大获成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很快,剧团就恢复了排练、演出,甚至走出国门赴法、日、韩、港、澳、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
1995年新年,王景贤向全团人员掷地有声地宣布:“从今天起,我们没有内债、外债,大家领着工资奔向新的一年!”
时至今日,很多团员回想起那一幕依然热泪盈眶。
从面临解散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这20年,王景贤带领着泉州市木偶剧团一路征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2002年,泉州提线木偶被联合国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2005年,泉州市木偶剧团被授予“联合国南南合作网木偶艺术项目示范基地”;2006年,泉州提线木偶戏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泉州提线木偶登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2012年,泉州市木偶剧团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实现我国在此项目零的突破。
任重道远 薪火相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泉州提线木偶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最重要的品牌之一。
多年来,泉州提线木偶足迹遍及全球五大洲,在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泉州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门艺术,如果欣赏者断代,这门艺术也就没有了根。”王景贤认为,文化建设绝不能被忽视,包括政府、社会各界和直接从业者在内,都应该不断推进人才培养,优化育人环境,保证这门艺术的优秀性能得以延续。
王景贤很早就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学术研究、整理出版文物资料、抢救复排传统剧目以及后继传承人的培养是他践行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四条主线。
提线木偶戏在古代是家族、科班传承;解放后是“传带帮”传承;改革开放后至今,基本上是艺术院校培养的方式。为了让演员受到更系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王景贤努力恢复“以师带徒”的传统授课方式,即从以“演”为主变为以“教”为主。其目的在于培养和建立师徒间的情感与责任,以传承剧种内部的伦理道德,来保证传承的可持续性与质量。
“非遗传承的目的,是让剧种保持生命力,而不是让它成为‘木乃伊’”,王景贤说。
他不仅重视对传统剧目的挖掘与复排,同时还致力于在继承传统剧目精髓的基础上创作演出贴近当代观众审美追求的创新剧目,如《古艺新姿活傀儡》、《钦差大臣》。其中,《古艺新姿活傀儡》在第十届文华奖评奖中荣获“文华新剧目奖”、“文华表演奖”、“文华舞台美术奖”,以及“第25届西班牙托洛萨国际木偶节”奖。
由他本人担任编剧的《钦差大臣》(根据俄国作家果戈理同名讽刺喜剧改编的提线木偶戏)在“金狮奖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比赛”中荣获“剧目金奖”、“编剧奖”、“导演奖”、“造型设计奖”、“优秀表演奖”,又在第十一届文华奖评奖中荣获“文华新剧目奖”、“文华集体表演奖”、“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并两度进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提名”。2012年荣获国际木偶联会大会暨国际木偶节最高奖——最佳剧目奖。
之后,2012年,王景贤又一次出人意料地将中国经典悲剧《赵氏孤儿》以提线木偶戏的表演形式搬上舞台。在3米多高的高台之上,演员们手执30余条细线,悬丝而下,精准地操控着舞台上小小的偶人演绎“仁义礼智信”的大命题。这一创举不仅拓展了木偶戏的题材和表现内容,更赋予其深刻的思想意涵。作为团长,王景贤此举另有深意:演出《赵氏孤儿》的这批演员将在2013年完成一次重要的转型,即从以“演”为主变为以“教”为主。他们将与新团员缔结师徒关系,履行传承泉州提线木偶戏的神圣职责。这一代演员曾经成功地演出过经典喜剧《钦差大臣》,此次排演悲剧,王景贤是为了丰富他们的艺术履历。这“一悲一喜”的历练大大提高了演员解读角色和剧本的能力以及舞台表现力,对于日后的教学至关重要。
如今,在王景贤的剧团现有专业演员50人,入团时年龄最小的只有12岁。除了手法娴熟,演员们都会根据各种剧目的需要,动手制作提线木偶。用王景贤的话来说:“只有亲手做出来的木偶,才会真的听你的话。”
除此之外,关于演员梯队建设的问题,王景贤并没有把目光时刻停留在团里,而是看到了提线木偶更长远的未来。2006年,福建艺校泉州分校创办“06级提线木偶表演大专班”,2011年泉州市木偶剧团又与上海戏剧学院联合招收本科生,这些举措都为提线木偶的传承搭建后备人才培养的平台。
不仅如此,他还屡屡代表国家参加重大对外交流活动,特别是在联合国总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海世博会演出及参加央视、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侨联主办的春节晚会和中共中央举办的元宵晚会,更使泉州提线木偶戏获得广泛的国际声誉,被公认为“世界一流的木偶艺术”
多年前在剧团的院墙上贴着这样一段话:“不因贫弱自卑,不因艰难自弃。不为狭域自限,不为小成自满。坚守精神家园,珍爱文化遗产。不懈精益求精,持久创新发展。”
也许,这就是王景贤和泉州市木偶剧团获得成功的秘诀吧!
来源:泉州文化产业网 责任编辑:谢自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