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 内容

赢得市场是活下去的关键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6-03-30

苇编作品

芦苇高、芦苇长,芦苇荡边编制忙。在辽宁盘锦,居住在大洼县西安镇小亮沟村的村民,祖辈靠苇编为生。在鼎盛时期,那里的苇席等产品远销多省。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苇席等苇编制品与人们生活渐行渐远,苇编技艺也面临消失的危险。

清朝时辽河口就出现了苇编产业

芦苇丛生的辽河口,原是荒蛮之地。以前在这片土地上,没有别的作物,唯有芦苇在肆意生长。清政府为了巩固地方,迁徙大量移民至此。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正是仰仗辽河口滩涂上繁茂的芦苇,大量移民才得以安身立命。当地很多沿用至今的村屯名称也都与芦苇有关,比如王家塘、韩家塘、魏家塘等。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辽河口的移民生活十分艰苦,为了抵御冬季的寒冷,他们在窝棚里搭起了火炕。火炕虽然方便取暖,但又硬又容易起土,于是人们就地取材,试着用芦苇编成席子铺在炕上。

“早年的苇席比较粗糙,通常是将收割回来的芦苇压扁,直接进行编织。”西安镇文化站站长唐恒说,很长一段时间里,苇席都是采用这种粗犷式的编织方式。后来,随着移民越来越多,苇席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人们开始制造一些苇编工具,苇席编织无论是从质量还是速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不仅如此,人们还会将编织的苇编制品拿到官码头或者官摆渡去交换其他物品。

“当年的辽河水丰路阔,经常有挂着高高桅杆的帆船或者双层的楼船驶过。”65岁的小亮沟村民毛景芝小时候常听老人讲起辽河发达的水运,“这些过往的船只,特别是那些从南方过来的大船通常都装载着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出产的布匹、瓷器等货物,经过辽河的时候在官码头和官摆渡停靠,用布匹、瓷器换取当地的苇编制品,然后再运往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

时间长了,当地田庄台的官码头自然而然地就成了苇席的集散地,田庄台也开始有商号专门收苇席,史料上明确记载的有“义发合”“鸿兴泰”“福和”等席商。这些席商每天早市就可收买苇席数千片,苇编自那时起就已形成了一个产业。

到了民国年间,苇编技艺日趋精湛,苇席的编织花样多了起来,有三纹、双纹、格纹、斗纹、织字等,在规格上有丈一、丈二、八尺、七尺之分,品种上有苇席、茓子、鱼篓以及一些小工艺品。

苇席是老一辈人抹不去的记忆

苇编的兴起和发展,对于今人来说可能有些遥远,但对于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中老年人,苇席是他们抹不去的记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炕席也就是苇席,可以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因其物美价廉,在东北乃至内蒙古农村地区十分受欢迎。“那时村里家家户户都用炕席,每年过年的时候会换一次。一年用下来,因为热气烘烤加上踩卧,炕席会变成一种深红黄色。小时候,因为贪图炕的热乎劲儿,要求妈妈不给我铺褥子,早上起来,身上一片炕席花儿的印子,摸上去鼓鼓楞楞的。”盘锦市出租车司机孙永忱今年53岁,虽然已住进楼房20多年,但一说起睡炕席的那段时光,言语中仍流露出深深的怀念。

苇席的普遍使用,使得苇编的发展进入一个鼎盛时期。“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家家户户编苇席。”这句话的最后一部分描述的正是上个世纪60年代西安镇小亮沟村的苇编盛况。同时,苇编产地开始由西安镇扩展到营口、海城等地,苇编总户数一度达到两万余户。

“那时家家户户,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编苇席。”毛景芝说,“我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编苇席,那时候太小,自己不会踩席头(即起头,编织苇席的一道工序),通常都是大人起好了头,我再编。当时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靠去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平常不上工的时候,全家就靠编苇席补贴家用。一天下来,丈二的大席能编三四张,一等苇席差不多能卖15元。”苇编发展最鼎盛的时候,当地政府还专门成立了工副业科,常年向外推销苇席、茓子等苇编制品,销往全国各地,西安镇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苇编之乡。

有了市场,苇编又“活”了起来

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地板革以及塑料制品的普及,苇席和其他苇编制品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西安镇的中学老师刘丽莹告诉笔者,80年代末村里就有人家不再铺苇席了。现在,只有一些旅游景点为了满足人们返璞归真的需要,还在火炕上铺苇席。“前些年,恐怕整个西安镇也找不出编织苇席的人。”唐恒叹道,“即便编出来也没人要,苇塘里的芦苇只能卖给造纸厂。”

2005年,西安镇文化站向盘锦市递交了非遗项目申报书,经过多方评估,2007年苇编技艺入选市级非遗名录,2015年又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苇编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但今天如何让这门老手艺起死回生呢?

“市场是活下去的关键。”唐恒说。近年来,为了重新恢复小亮沟苇编,西安镇文化站将村里还掌握苇编技艺的老人组织起来,成立了苇编合作社。唐恒就承担起经纪人的角色,负责找市场接订单,接到订单后,按照对方要求的规格和数量安排合作社编织。有了市场,苇编技艺又“活”了起来。

“其实苇编很容易掌握,踩席头后,根据口诀‘压三挑四郎当二’进行编织就可以了,一般人只要学一天就会了。”苇编技艺传承人姜万玲说,虽然技法比较简单,但编织之前的工序相对复杂。苇编以芦苇为原料,每到秋冬季节,小亮沟的人就要收割那些又高、又白、外皮不薄不厚的芦苇,然后捆成直径约0.8米的苇捆,经过穿苇子、打苇皮、压熟、投苇子这些工序,然后才开始编织。不过,对于一个技术娴熟的苇编能手来说,这些工序都不是难事。在没有任何工具辅助的情况下,姜万玲徒手一个小时就编好了一个直径20多厘米的鸡蛋篓。

然而,近些年由于水稻增值,西安镇大多数塘片都被开发成了水田,供芦苇生长的塘片越来越少。青年人也不愿意再学苇编,想要让小亮沟苇编恢复昔日盛况,恐怕仍需要更多的时日和努力。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谢自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