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创精英 > 内容

张建奎:雕龙刻凤绘春秋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12-22

近几年来,惠安石雕产业在转型提升的浪潮中,坚持产业发展与文化创意“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引导雕艺文化和工程装饰装修、园林古建、城市雕塑等建筑艺术相结合,拓展广阔的雕艺品市场;另一方面,注重大师品牌打造,引导雕艺产业与文化、艺术、科技相结合,提升产品附加值,走个性化、差异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大师不仅意味着作品的高度,也代表着市场的号召力。二十一世纪的惠安,一批纷纷崛起的艺术大师,正把惠安雕艺产业演变成令人瞩目的“大师经济”。

有这么一位大师,他出身雕刻世家,20岁那年,参与雕刻的郑成功巨型雕像,屹立厦门鼓浪屿皓月园临海的日光岩上,完成了他人生艺术创造的第一次冲顶。四年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秉承传统工艺和现代雕刻技术融合、传统与自然手法为一体的雕塑观念,追求和创新的宣言,旗帜鲜明的表现在他创作的龙柱、石狮、浮雕堵、宗教造像等大型传统石雕,以及充满现代审美意识和美学价值内涵的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的群像和组雕中。其大型雕塑内部结构安装技巧上的重大创新发明获得国家专利。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博物馆的大型浮雕《共和国从这里走来》、贵阳百里杜鹃园黄家坝阻击战群雕是其承建无数红色题材作品中的经典。

他,就是张建奎,首届中国石雕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泉州市第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福建省惠安振昌石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艺术总监。

业精于勤  薪火相传

张建奎,出身于惠安县崇武镇五峰村峰东自然村的一户雕刻世家。受家庭的熏陶,他从小就爱上传统手艺石雕这一行当。上小学时,傍晚放学,他不在学校玩耍,也不直接回家,总是悄悄跑到村里一位名石匠的工棚外,出神地偷看老师傅雕琢,把挥锤掌凿的各种手势,默默记在心里,有时还会情不自禁地挥动双手模仿几下。

1982年,张建奎中学毕业后,父亲知道他对石雕工艺如痴如醉,便让他到厦门石雕厂学习石雕工艺。临行前,郑重嘱咐:“要记住,你曾爷爷、爷爷都是有名的石雕师,你可不要让祖辈丢脸,你要认真学,把传统工艺好好传下去。”

张建奎的曾祖父张奉木,是清末时崇武的名石雕师。张建奎的祖父张水高,1920年去台湾参加台北万华龙山寺建设,雕刻龙柱,一去就是数十年。抗战胜利后,祖父回家欲接曾祖母回台湾,那时10多岁的父亲也跟着回来,可是回来后反而留下再没回去了。子承父业,父亲在祖父的指导下,也成为当地出色石雕师。

1988年,张建奎的家乡正在大力发展石雕产业,不少人创办了石雕厂。远在厦门的张建奎也坐不住了,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回来与哥哥、弟弟联合创办振东石雕厂。

万事开头难。张建奎和兄弟们兵分两路:一路外出考察,了解市场信息;一路引进人才,邀请张进财等老艺人加盟。那一段时间,他很少睡过一夜安稳觉,吃过一顿安稳饭。为了承接业务,他到处奔波,足迹遍及城市和农村。

他大胆创新,自己搞设计、画图纸、打坯样,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编织一张美丽的伟业宏图。他虚心好学,不顾疲劳挑灯夜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终以优良的质量,在强手如林的石雕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时的张建奎已逐渐成熟。在他身上,不仅有农家子弟的纯朴、善良、诚实,更具有企业家的大度、果断和精明。对石雕业的热爱,像无形的动力,把他的事业一步步推向成功的道路。1994年,他吸收台商投资,组建振昌石制品有限公司。

台湾桃园保障宫

敢挑大梁  迎难而上

1998年,振昌公司承接了台湾桃园保障宫的石雕加工业务。这是一个总投资人民币1亿元以上的工程,设计有数十对石龙柱,其中前殿门前4根蟠龙石柱,每根石柱由整块巨石雕成,总高10.84米,为世界上石雕龙柱之最。

这个项目可以说是张建奎创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项目施工难度大,工期又很赶。这对振昌公司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接与不接,这让张建奎很纠结!尽管是个大项目,但大部分厂家畏于风险和压力,只好望肉兴叹了。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骨子里始终有股不服输的拼劲,张建奎不舍得让这块到嘴边的肉给丢了。所以,他决定率领员工打一场攻坚战。为了加工这4根石龙柱,张建奎费尽心思,跟几位主雕的艺人反复探讨,不断攻克创作、施工过程中每个难点,并力求工艺出新。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完工。每根柱上蟠龙分三层,一层贴柱,两层镂空,主龙缘柱蠕蠕而动,龙首朝天昂首,魁伟峥嵘,精神抖擞,龙身转折自然有力,腾翔翻跃。张建奎充分发挥艺匠们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不仅按时按质完成浩大的工程,而且两对龙柱造型大胆创新,雕工传神入化,龙的气质和神韵都活灵活现,见者无不赞扬。这个工程不仅打破了雕艺界最高龙柱创作施工安装的纪录,也为张建奎的事业打开了一扇窗,为公司今后承接大型雕像的创作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公司的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事后,谈及这个工程,张建奎对笔者坦言:并非自己无所不能,自己也担心做不好,万一搞砸了,赔钱不说,公司的名声也将毁于自己的手上。但一想到自己出身于雕艺世家,要是自己打了退堂鼓,那几代长辈的名声往哪搁,还谈何雕刻世家?所以,我没有退路!

共和国从这里走来

创新发展  转变提升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张建奎十分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保护,加强对创作作品版权的登记注册,对一些重大发明和技术创新成果申请专利。正是这些知识和技术能量支撑着公司快速发展。如今,大型神佛像和寺院工程建设已经成为振昌公司的主打业务,公司的大型石雕作品遍布神州大地。其中不少被行内公认为是经典杰作。例如: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博物馆的大型浮雕《共和国从这里走来》、贵阳百里杜鹃园黄家坝阻击战群雕等。

张建奎在创业道路上的不断拼搏,赢得了企业的飞速发展,产值从初始阶段的10多万元增长到现在的1000多万元。“振昌公司真是今非昔比,鸟枪换了大炮”。五峰人如此夸奖张建奎。

但笔者认为振昌石制品公司更重要的突破还在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在于作品、技术的创新。如今的振昌公司,石雕品种不但圆雕、浮雕、沉雕、线雕、镂空雕样样齐全,而且雕塑工艺也已从过去传统简陋的手工操作,转化并实现了现代化机械设备、电脑和石工技艺“三结合”的突破。企业功能也从原有单一的传统石头雕刻,转化为技术研发、创意设计、品牌推广和市场开拓于一身,走上了石制业个性化、高端化、品牌化的新路子,体现了“大师经济”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心境决定意境,角度决定高度。传统石雕工艺,其创作题材多为花鸟虫鱼、虎蛇龟鳖之类,而把革命题材融入石雕艺术创作之中则相当少见。真正把革命题材纳入石雕工艺的主创基调,并作为永久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主体,至今则恐怕只有“振昌公司”一家。张建奎说:“石雕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惠安石雕是中国石雕一绝。开创红色石雕领域,意义深远、前景无限。”张建奎,无愧是惠安雕刻这一题材的领军人物。如今,创新已经成为振昌公司的一种文化,成为公司产业提升必不可少的一件利器。

华夏始祖门

石艺名家  成绩斐然

在企业渐入佳境、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张建奎并没有放弃学习,放弃成为一个工艺美术大师的梦想。这个梦想从他爱上石雕开始就已经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他希望自己能把雕刻世家继续传承下去。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坚持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雕刻技艺水平,积极参与雕塑专业培训班等课程,并赴厦门集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进修学习。可以说, 他是在不断的学习和雕刻实践中逐渐蜕变成为一个雕刻大师的。

2002年,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及福建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授予他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2008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他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2年,张建奎被授予首届中国石雕艺术大师称号。

张建奎的人物石雕作品,都能巧妙地驾驭雕塑特点,无论怎样将作品进行夸张、变形、再加工,都能使人第一眼就认出来,并给人一种真正的艺术享受。

他的作品《仁者寿》,采用青石材质,运用圆雕雕塑技法,独巨匠心地把仁者形象酣畅淋漓的表现出来。其用独自静坐、心无杂念来体现儒道思想的精髓,整体雕塑着重于对人物面部表情的精细琢磨,达到画龙点睛之效果,整尊作品蕴含“仁、义、礼、智、信”的五常道德高尚者长寿寓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建奎的作品多次在省级以上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举办的展会上获奖:作品《石破天惊》获首届中国雕艺节雕刻大奖赛一等奖,《海峡和平女神》获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华茂杯”雕刻赛金奖;《弘一法师》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作品《毛泽东》获得金奖......

仁者寿

石破天惊

进言献策  大师使命

惠安雕艺源远流长,其源于黄河流域的雕刻艺术,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汲晋唐遗风、宋元神韵、明清风范之精华,形成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与建筑艺术交相辉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成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

现在,在民间仍广泛散落着不少古建筑构件,有些尚保存良好,极具历史价值,亟需政府保护。如何通过展现泉州古建筑精致美观的石雕装饰,巧妙构思的石构件细部处理等艺术魅力,增强人们的古城文化保护意识,为现代建筑中石雕艺术提供有益的借鉴呢?身为泉州市人大代表、工艺美术大师,张建奎觉得自己不应只顾埋头创作,应该做点什么?于是,他极力向县政府建言,建议规划一个惠安雕艺文化园,把民间一些有价值的,亟需保护的古建筑或构件,修旧如旧,集中在园区内,既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对园区整体包装推广,为雕艺产业的发展和旅游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德艺双馨  一生修行

当笔者问什么才是支撑他不断创作的动力时,张建奎直言:一方面是自己从心里爱上雕刻,另一方面则是自己出身雕刻世家,祖上几代均是当地有名的雕刻师傅,自己决不能让他们蒙羞,这让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张建奎的眼里,一个优秀的雕刻大师,不只是才艺出众,更重要的是一个大师的修行。他时常以德高望重的祖辈为榜样,不断鞭策自己、告诫自己,别当了大师就不是人。带徒授艺,帮扶乡邻,修桥造路,关心教育,这些在他的眼里是一生必备的修行。

来源:泉州文化产业网 责任编辑:谢自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