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 内容

以创新、协同、开放新理念 完善贫困地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新机制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12-11

调研发现,在贫困地区目前仍然普遍存在公共文化设施利用不充分、公共文化机构服务不规范、公共文化活动内容不丰富等现象。甚至在个别地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古朴民风有日渐消失之危,宗教迷信却有泛滥之势。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建成一支具有政治意识、现代意识、创新意识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专职、专心、专业去守好我们文化阵地、搞好群众文化活动、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以创新、协同、开放等新理念,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在选人、用人、育人等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上,颇有突破发展之举。

针对贫困地区基层文化队伍规模小、专业人员少等问题,《规划纲要》提出了稳定基层队伍、明确“输血”计划的五种解决方案:一是完善机构编制,明确要求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为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有编制人员1至2人,从而为专业人员的引入创造条件。二是探索设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岗位,配置由公共财政补贴的工作人员,从而有助于政府面向社会招贤纳能。三是将乡土文化人才纳入基层人才队伍加以建设,以充分利用他们的“一技之长”,提供专业服务。四是实施“三区”文化人才专项,每年选派1.9万名优秀文化工作者到“三区”工作和提供专业服务。五是大力弘扬志愿精神,鼓励和支持专业人员、专业组织,到贫困地区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针对贫困地区基层文化队伍专业知识缺乏、业务能力较弱等问题,《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大培训力度、完善“造血”机制的五大重要措施:一是拓宽培训主体。统筹利用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广播电视技术和各类行业组织,分级分类对公共文化人才队伍进行系统培训;充分挖掘地方院校资源,鼓励艺校、职校为当地培养优秀文化人才,提高专业技能。二是丰富党校教育、干部培训内容,让每位党员干部都普遍具备文化意识、掌握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技能。三是全国基层文化队伍示范性培训、公共文化巡讲等中央资源和项目有计划向贫困地区倾斜,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四是健全系统内文化帮扶机制,鼓励文化先进单位、发达市(县)以结对子方式为贫困地区培养文化人才。五是建立系统外帮扶机制,引导动员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包括人才培养在内的文化帮扶。

《规划纲要》在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加强统筹,勇于创新,首次提出的两大人才队伍建设专项,令人耳目一新。

一是村(社区)级公共文化岗位配置项目。要求采取“县聘乡管村用”的管理方式,探索村(社区)文化人才建设。“县聘乡管村用”,就是将责任主体适当上移,依托县级机构,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建立基层文化人员使用制度,这符合中国实际,可示范、可推广。

二是“一员三能”提升工程。这是在我国文化队伍培训中,首次明确提出培训的具体目标指向。调研表明,每年文化系统参加培训的工作人员达到80%以上,但绝大多数是短期的、讲座式的突击培训,缺少系统的、基础的、学了就能用得上的专业化职业培训。“一员三能”涵盖了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全方位要求,这实际上为基层文化队伍培训作出了顶层设计,对培训内容提出了明确范围,培训工作也有了绩效指向,以后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应付了事。

来源: 责任编辑:谢自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