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结硕果 通过《泉州共识》
昨天上午,刘梦溪专程到开元寺参观弘一法师纪念馆
第三届亚洲文化论坛完成了两天的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于昨天下午闭幕。在研讨过程中,亚洲各国学者围绕本届论坛主旨,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畅所欲言。
第三届亚洲文化论坛以“‘一带一路’建设与亚洲文化对话”为总议题,下设“亚洲合作对话中文化的角色与作用”、“从亚洲文化的特性看‘一带一路’合作”、“亚洲文化合作共赢的路径”三个分议题。来自ACD成员国中国、日本、韩国、柬埔寨、印尼、缅甸、泰国、越南、阿富汗、孟加拉、斯里兰卡、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13个亚洲国家、ACD临时秘书处和相关艺术研究机构共1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作为本次亚洲文化论坛的成果,昨天下午宣读并通过了《泉州共识》。
□论坛声音
丝绸之路创造了巨大的文化成果——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贾磊磊
亚洲文化论坛已举办三届,分别在重庆、昆明和泉州。它已成为亚洲艺术节的品牌活动,在亚洲国家间搭建起了文化艺术交流的高层平台,对增进亚洲各国专家学者和学术之间的理解与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泉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在这座城市中,我们可以在古老的码头上、石桥旁凭栏远眺,遥想当年络绎不绝的商船、熙熙攘攘的街市和琳琅满目的商店,也可以在庙宇、石碑前驻足,体会不同的宗教、文化、艺术交流。
丝绸之路不仅是连接亚欧非重要的贸易通道,更是连接人类几大文明人文交流的桥梁。勤劳智慧勇敢的亚洲人民,通过丝绸之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通过丝绸之路,创造了巨大的文化成果。
需要找到新的“人类文明之舟”——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环境与政策研究中心教授 胡惠林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给亚洲文化发展提出了新命题,带来了新机遇,创新了亚洲文化对话的新形势。文化全球化需要亚洲文明向世界贡献新的文化成果,古代亚洲人是用脚丈量出自己的对话方式和关系,无论是西北方向的陆上丝绸之路,还是东南方向的海上丝绸之路,它们都有象征性的共同载体,陆上丝绸之路通过骆驼来实现,骆驼有“沙漠之舟”的美称,海上丝绸之路是通过航海的大船来实现。当下,则需要找寻或创新出新的人类文明之舟,促进亚洲文化关系的现代演化,重构亚洲文化新关系。
建议设立“一带一路”教育基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方长平
“一带一路”建设应该注意提供公共产品。不仅仅是物质,更应该是观念、制度、文化形态并行,也就是说,要有意识地把文化价值以公共产品形态传播到外部世界。文化不应该是一体化的,跨文化的交流很重要,可以起到民心相通的作用。文化教育应有内在自主性,不应该过度强调文化交流为经济服务的功利性。
要推进人文教育、文化教育,应该让更多学生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去交流、学习。建议设立“一带一路”教育基金,从国家层面推进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
□人物专访
刘梦溪:古城泉州更要懂得珍惜文化和文物
“弘一法师是‘以律为师’的一代宗师,泉州有孕育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昨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74岁高龄的刘梦溪老师,在参加完第三届亚洲文化论坛后,专程前往开元寺,参观了弘一法师纪念馆和泉州湾古船纪念馆。虽然已过12点,但他还是坚持拄着拐杖从东塔走到西塔。
刘老说,15年前他曾到过泉州,此次再来,很多有特色的东西都没变。刘老是研究“新儒家三圣”之一的马一浮的专家,因此对马一浮的好友弘一法师也格外钦佩。在开元寺逗留的两个半小时中,有近一个半小时是在参观弘一法师纪念馆。
在弘一法师生前用具还原展区,不少展览物品让刘老感慨良多。如弘一法师常年使用的杨柳枝“牙刷”,刘老认为,法师严格持守大乘戒律,谨守佛门训则,当时的牙刷大都是用牛骨和猪鬃等制成,他觉得有杀生之嫌,因此特地选用杨柳枝沾盐水洁齿,堪称“以律为师”的一代宗师。
在弘一法师书法作品展览馆,刘老一再嘱咐大家不要开闪光灯。他说,这些作品不仅是书法作品,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需要好好爱护。“传统的文化珍存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贝,泉州是个古老多元的城市,更要懂得珍惜自己的文化和文物,让更多后人能够看到。”
来源:海峡都市报 责任编辑:徐毓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