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仍在创作,与中国白瓷打了一辈子交道
邱双炯醉心创作
市第三届基层“最美人物”评选活动“最美文化工作者”获得者
姓名:邱双炯
年龄:83岁
籍贯:福建德化
职业:高级工艺美术师
核心提示
作为德化瓷雕的代表人物,有人称他为业界的泰斗、大师。可他自己在谈到这些称号时,只淡淡地说,自己不是什么泰斗,而是一名从事德化传统瓷雕艺术研究及创作的老兵;也不是大师,只是一名负责传承传统瓷雕技艺的老师。
有句老话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老年万事休,但他退休后展现出来的不懈追求、坚毅和努力,彻底改写了这句话。今年已经83岁高龄的邱双炯,依然潜心于各种陶瓷作品的创作,为陶瓷艺术殿堂增光添彩。 □记者张晓明 戴晓莹 文/图
年少坎坷 当学徒识名师
一位有点瘦却很睿智、豁达的老人,这是邱双炯先生给人留下的最初印象。在拜访前,德化的一位友人曾说,采访他时,应观察他的神态,再与其创作的弥勒佛相比较,会发现不少神似之处。细究之下,不无道理。除了那皓眉如雪、笑容可掬的样子,他“宽容大度,达观乐天”。
谈起邱老先生的瓷雕生涯,却颇具坎坷和传奇。他出生于贫苦家庭,5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靠着曾缠小足的母亲于城郊租种少量土地及小手艺加工挣得微薄收入,孤儿寡母过着清贫的日子。13岁时,他考上中学,却因交不起注册所需的45斤大米失学了。命运使然,他来到蕴玉瓷庄当学徒,拜德化著名雕塑艺术家苏勤明为师。这成为他后来攀登瓷坛艺术之峰的关键一步。
因为才思聪敏,又肯熬夜点灯,他深得师傅器重。在动荡的年代,瓷器生意一直低迷,但他依然守在师傅身边,坚定自己与瓷塑艺术结下的难舍难分的终生情缘。
40年仕途 未释瓷塑情怀
19岁那年夏天,德化县政府选招两名通信员,邱双炯幸运入选,从此走上仕途之路。过了七八年,他又成了县水利部门领导。水利工作的繁杂,使得他无暇顾及自己的志趣和爱好,但他始终未释下雕塑艺术的情怀,在工作之余翻阅了大量有关雕塑艺术与工艺、窑炉知识的书籍。虽无动手制作机会,但也不忘精神的追求向往。思到如痴如醉时,只好在家里建起“小试验室”,试配方、研手法、练雕塑,用一张小桌子设计雕塑作业,操起小刮刀创作部分人物、动物等小作品。他还在家里设计建成微型小电窑,真正开起了“小灶”。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德化瓷塑工艺品市场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古老的柴烧窑带来产量的同时也造成了当地的环境破坏,“林瓷相争”的矛盾越发突出。当时身为县领导的邱双炯意识到不能再烧下去了。在他的主张倡议下,用他多年在家里开“小灶”的经验,很快将第一条“电窑”在德化县二轻瓷厂试验成功。至此,结束了古老陈旧柴窑的烧制工艺。
直到1991年退休,40年的时间里,邱双炯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德化的水电事业。这段时间里,德化成功推广以电代柴烧制瓷器的新技术,促进了陶瓷业的迅速发展,实现陶瓷产业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退而不休 潜心作品创新
1993年,退休的邱双炯自筹资金创办到德化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他把精力投入了德化民间传统雕塑造型的研究和创作,尤其是潜心于挖掘创作高难度的陶瓷作品,专心沉浸在自己人生第二个春天的理想中。
在陶瓷创作中,他运用独特的雕塑语言表现作品的内涵,常在师法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陶瓷界开辟了自家风格。孔子、诸葛亮、关云长、杨贵妃,以及各种姿势的观音、达摩、罗汉、弥勒等,他不断完成自己确定的陶瓷实验项目,推出一件件新作品。他说,一件作品从构思到烧制出炉需要3个月时间。有时为了一条看似简单的衣褶就要想一天。可想而知,每天坐几个小时认真揣摩创作,对一位古稀老人来说谈何容易,但他却乐此不疲。
民间流传一句话,“德化无大器”。这些年邱双炯探索的项目,就是要把白如玉的德化瓷,做成大型成套作品,让德化白瓷从家庭摆设登上大型文化场所的陈列展堂。“大器晚成铸大器。”他的大型瓷塑一出,引起了艺术界的极大关注。
采访中,邱老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德化这一民间瑰宝不能丢,要传承下去,这才是德化瓷都的根,是世界性的文化遗产,我想在有生之年把它发扬光大。”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秋燕